徐维刚
- 作品数:18 被引量:82H指数:6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预防性断流术在门静脉高压症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断流术在预防门静脉高压症引起的食管下端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1995年5月至2005年5月收治的128例无上消化道出血史的门静脉高压症病人分为非手术组和手术组,非手术组主要采取保肝、利尿、减慢心率等治疗,定期随访。手术组行断流术(Hassab术或改良Sugiura术)。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以及长期随访结果。结果手术组总并发症发生率25.0%,总手术死亡率3.6%,远期出血率2.0%,无肝性脑病,死亡率2.0%。非手术组远期出血率24.2%,肝性脑病发生率4.8%,死亡率9.7%。结论断流术在门静脉高压症病人中施行是安全的,预防食管下端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也是有效的,使外科医生在治疗时多了一种选择。Hassab术比改良Sugiura术更加适合应用在预防性治疗中。
- 胡国华顾大镛徐维刚林志品吴肇光
- 关键词:外科手术
- 心肝核素显影比值对门静脉高压症的诊断价值被引量:4
- 1994年
- 作者采用经直肠心肝核素显影法判断门静脉高压症。91例经直肠注入 ̄99mTc-MIBI后测定心肝核素显影比值(H/L),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15例)H/L。为0.267±0.1,病毒性肝炎组(8例)H/L轻度上升(0.455±0.13),而肝硬变组(68例)则显著升高。其中Child-A组患者的H/L为0.57±0.12,child-B组为1.0±0.19,Child-C组为1.19±0.25。H/L。与Child-pugh分级呈趋势相关(P<0.01)。23例在手术时测定的门静脉压力与H/L,呈显著相关(r=0.87,P<0.01)。从公式Y=0.785±3.24H/L可以推算出门静脉压力。以H/L,≥0.62为阳性标准诊断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的敏感度为96%,特异度为89%,准确率为94%。经直肠 ̄99mTc-MIBI测定是无创伤性诊断门静脉高压的可靠安全的新方法。
- 陈福真徐维刚王吉耀陈绍亮
- 关键词:肝硬变锝99MMIBI门脉高血压
- 门脉高压症术后死亡分析
- 1996年
- 门脉高压症术后死亡分析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徐维刚,朱新伟,吴肇汉,陈福真,孟承伟门脉高压症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出血的治疗方法很多,但没有一种方法一定能起到止血目的。各种肝硬化均有一定程度肝功能损害,在遭受手术打击后,特别是大出血急症手术后,可能出现肝...
- 徐维刚朱新伟吴肇汉陈福真孟承伟
- 关键词:外科手术
- 远端脾肾分流术的血流动力学研究被引量:1
- 1995年
- 彩超观察门静脉高压血流动力学变化简便易行,有良好临床应用价值。为进一步评价远端脾肾分流术(DSRS)的疗效,作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观察DSRS手术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将8例DSRS和14例断流术与对照组比较,结果:DSRS术后3周,门静脉血流(PVF)较术前降低50%。随访2年,部分患者PVF继续下降。DSRS与断流比较,PVF降低更明显(P<0.001)。结论:DSRS术后早期PVF下降,部分病例有持续下降趋势。DSRS选择性分流作用不完全。断流术维持PVF作用优于DSRS。
- 郑起徐维刚徐智章孟承伟吴肇光
- 关键词:门脉高血压血液动力学
- 联合断流术术式的改进及其疗效的评价被引量:10
- 2007年
- 目的 探讨一种新的联合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引起的食管下端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1995年5月至2005年5月本院共对174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施行了联合断流术,即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和胃壁肌层、黏膜下层的血流阻断,后者应用吻合器或闭合器来完成。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死亡率以及长期随访的结果。结果 本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3.9±1.0)h,平均输血量(598±650)ml,其中32.8%未输血,术后平均住院(17±7)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5%,手术死亡率为2.3%,无肝性脑病的发生。随访147例(86.5%),平均随访时间(36±23)个月。远期再出血率、肝性脑病发生率和死亡率分别为15.0%、2.0%和4.8%。结论 应用该术式后患者发生并发症少,死亡率低,远期疗效满意,是防治门静脉高压症引起的食管下端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理想术式。术后加强胃黏膜的保护,止酸、抑酸对防治再出血有着积极的意义。
- 胡国华顾大镛郑烈伟徐维刚吴肇光
- 关键词:食管和胃静脉曲张手术后并发症断流术
- 外科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术中肝功能再评价的意义——146例治疗经验小结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探讨外科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术中肝功能再评价对术式选择及其疗效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总结 10年间手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 14 6例。其中肝炎后肝硬化 118例 ,血吸虫性肝硬化 6例 ,酒精性肝硬化 1例 ,混合性肝硬化 5例 ,其它原因 16例。按Child分级标准 ,术前肝功能评价A级 4 5例 ,B级 92例 ,C级 9例。术中肝功能再评价 (腹水量 ,肝脏萎缩程度 ) :A级 33例 ,B级 78例 ,C级 35例。本组断流术 89例 (6 1.0 % ) ,各种分流术 5 7例 (39.0 % ) ;其中包括预防性手术 2 7例 (18.5 % ) ,急诊断流术 2例 (1.4 % )。结果 :手术死亡 1例 (0 .7% ) ,死亡原因为上消化道出血。术后早期出血 9例 (6 .1% )。断流术 5例 ,分流术 4例 ;术后早期脑病2例 (1.4 % ) ,断流术、分流术各 1例。随访 98例 ,随访率 6 7.6 %。其中分流术 37例 ,断流术 6 1例。随访时间 6月~ 9年。远期再出血 12例 (12 .2 % ) ;其中分流术 3例 ,断流术 9例 ,发生时间平均在术后 17月 (4~ 4 1月 ) ;远期脑病 6例 (6 .1% ) ,均是分流术病例 ,发生时间平均在术后 19月 (3~ 4 0月 )。分流术组与断流术组的远期再出血率分别为 8.1% (3/ 37) ,14 .9% (9/ 6 1) ,P >0 .0 5 ;脑病发生率分别为 16 .2 % (6 / 37) ,0 % (0 / 6 1) ,P <0 .0 1。死亡 8例
- 顾大镛徐维刚林志品罗哲吴海福
- 关键词:外科治疗门静脉高压症肝功能
- 外科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术中肝功能再评价的意义——146例治疗经验小结
- 2002年
- 目的 :探讨外科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术中肝功能再评价对术式选择及其疗效的意义。方法 :回顾总结 10年间手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 14 6例。其中肝炎后肝硬化 118例、血吸虫性肝硬化 6例、酒精性肝硬化 1例、混合性肝硬化 5例、其他原因 16例。按Child分级标准 ,术前肝功能评价A级 4 5例、B级 92例、C级 9例。术中肝功能再评价 (腹水量 ,肝脏萎缩程度 ) :A级33例、B级 78例、C级 35例。本组断流术 89例 (6 1.0 % ) ,各种分流术 5 7例 (39.0 % ) ;其中包括预防性手术 2 7例 (18.5% ) ,急诊断流术 2例 (1.4 % )。结果 :手术死亡 1例 (0 .7% ) ,死亡原因为上消化道出血。术后早期出血 9例 (6 .1% ) ,断流术 5例、分流术 4例 ;术后早期脑病 2例 (1.4 % ) ,断流术、分流术各 1例。随访 98例 ,随访率 6 7.6 %。其中分流术 37例 ,断流术6 1例。随访时间 :6个月~ 9年。远期再出血 12例 (12 .2 % )分流术 3例 ,断流术 9例 ,发生时间平均在术后 17(4~ 4 1)个月 ;远期脑病 6例 (6 .1% ) ,均是分流术病例 ,发生时间平均在术后 19(3~ 4 0 )个月。分流术组与断流术组的远期再出血率分别为8.1% (3/ 37)、14 .9% (9/ 6 1) ,P >0 .0 5 ;脑病发生率分别为 ,16 .2 % (6 / 37)、0 % (0 / 6 1) ,P <0 .0 1。死亡 8例 (5 .5 % ) ,?
- 顾大镛徐维刚林志品罗哲吴海福
- 关键词:外科治疗肝功能门静脉高血压分流术断流术
-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 1993年
-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食道静脉曲张出血,尤其是Child C级患者急性出血时,外科手术治疗病死率很高。因此,寻求一种非手术方法降低门脉压力,是临床医生多年来研究的课题之一。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TIPS)
- 郑起吴肇光徐维刚
- 关键词:颈静脉肝内分流术
- 个体化手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
- 2003年
- 目的 根据门静脉高压症病人不同情况 ,选择不同手术方法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法 前瞻性的选择门静脉高压症病人 ,视入院前出血次数、量 ,再出血倾向及彩色多普勒、MRI检查门静脉系和下腔静脉系血管情况 ,进行个体化的手术治疗。有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PCDV)、脾肾分流术 (SRS)、肠腔分流术 (MCS)、脾腔分流术 (SCS) ,测定手术前后门静脉压力。结果 分流组手术后门静脉压力与PCDV手术后压力下降差异有显著意义 ;而分流组中不同术式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 提出了门静脉高压症个体化治疗概念。
- 潘海斌徐维刚
- 关键词:个体化治疗手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并发症肝硬化
- ^(99m)Tc-MIBI显象无创伤性诊断门静脉分流被引量:15
- 1992年
- 通过直肠给药^(99m)Tc-MIEI测定门脉-系统循环短路。对8例正常对照者与58例各种肝脏疾病患者作了测定。正常对照者5min内肝影显示而其他器官放射性极少。门脉高压性肝硬化患者心影明显,其心脏与肝脏比值(H/L)明显高于正常组、急性和慢性肝炎组(P<0.01)。H/L值与茚菁绿试验(ICG)值具有良好相关。H/L值与手术直接测定门静脉压力值之间也有着明显相关性。本方法是一种实用、可靠的诊断门脉分流的手段。
- 陈绍亮陈雪芬金刚王吉耀徐维刚刘厚钰赵惠杨
- 关键词:门脉高压放射性核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