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丽冉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病理
  • 2篇发病
  • 2篇发病机制
  • 2篇病理分析
  • 2篇病理学
  • 2篇DYSFER...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类
  • 1篇营养
  • 1篇症状
  • 1篇肢带型
  • 1篇染色
  • 1篇组织化学
  • 1篇组织化学染色
  • 1篇临床症状
  • 1篇免疫
  • 1篇免疫组织
  • 1篇免疫组织化学
  • 1篇免疫组织化学...

机构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张丽冉
  • 2篇胡静
  • 1篇沈宏锐
  • 1篇赵哲
  • 1篇邴琪
  • 1篇李娜

传媒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神经损伤与功...

年份

  • 3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Dysferlinopathy临床、病理学发病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3年
Dysferlinopathy是由DYSF突变导致dysferlin蛋白表达异常的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骨骼肌疾病。Dysferlin及其相关蛋白在膜损伤修复过程有重要作用。本文对dysferlinopathy临床及病理学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张丽冉胡静
关键词:DYSFERLINOPATHY发病机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dysferlinopathy患者40例临床和病理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40例dysferlinopathy患者临床及活检骨骼肌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病理变化,探讨dysferlinopathy的临床、病理诊断价值。方法对40例dysferlinopathy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对活检骨骼肌进行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病理分析。结果患者一般临床表现:进行性加重的肌无力、萎缩;根据病初受累肌群分为:肢带型肌营养不良2B型27例,Miyoshi远端型肌营养不良12例,以及胫骨前肌起病的远端肌病1例;血肌酸激酶水平呈不同程度的升高(134—19795U/L);全部患者肌电图呈肌源性损害;12例行骨骼肌MRI,其中9例行双侧大、小腿MRI检查,3例行双侧小腿MRI检查;近端肌受累为主4例、腓肠肌受累为主7例、胫骨前肌受累为主1例。骨骼肌活检组织化学染色病理表现:肌纤维变性、坏死和再生活跃,结缔组织不同程度增生,16例可见肌内膜、肌束膜和小血管周围炎性细胞浸润;抗一dysferlin单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30例dysferlinopathy患者肌纤维膜上dysferlin蛋白完全缺失,10例重度减低。结论本病典型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加重肌无力、肌萎缩,根据病初受累肌群区分临床表型;血肌酸激酶显著增高,符合膜蛋白破坏型肌营养不良特点;骨骼肌MRI可清晰判断受累肌群范围、程度,帮助判断临床表型及选择合适的骨骼肌活检部位;病理特点为肌营养不良改变,部分患者有炎性细胞浸润,需要结合临床与炎性肌病相鉴别;肌纤维膜dysferlin蛋白缺失或重度减低,是dysfefiinopathy分子病理诊断的重要依据。
张丽冉胡静赵哲李娜沈宏锐邴琪
关键词:肌营养不良肢带型膜蛋白质类活组织检查
40例dysferlinopahty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Dysferlinopathy是由DYSF突变导致dysferlin蛋白表达异常的一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肌肉疾病。Dysferlin及其相关蛋白在膜损伤修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Dysferlinopathy...
张丽冉
关键词:临床症状发病机制病理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