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廖名湘

作品数:6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转移酶
  • 3篇谷胱甘肽
  • 2篇肿瘤
  • 2篇转录
  • 2篇相互作用
  • 2篇基因
  • 2篇基因表达
  • 2篇基因表达调控
  • 2篇谷胱甘肽S-...
  • 2篇反式作用因子
  • 1篇单杂交
  • 1篇蛋白质相互作...
  • 1篇英文
  • 1篇杂交
  • 1篇增强子
  • 1篇肿瘤病
  • 1篇肿瘤病因
  • 1篇肿瘤病因学
  • 1篇转录调控
  • 1篇转录激活

机构

  • 4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6篇廖名湘
  • 5篇方福德
  • 3篇左瑾
  • 3篇刘东远

传媒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Chines...

年份

  • 1篇2002
  • 3篇2000
  • 2篇199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应用酵母单杂交体系筛选与大鼠谷胱甘肽S-转移酶P增强子GPEⅠ相互作用的转录激活因子被引量:5
2000年
目的 探讨谷胱甘肽 S-转移酶 (GST- P)基因表达调控机制的多样性及其与化学致癌的关系 ,筛选与大鼠 GST- P增强子元件 GPE 相互作用的调控因子。方法 采用酵母单杂交体系筛选与 GPE 核心序列相互作用的转录激活因子 ,应用 DNA序列测定及计算机分析等手段对所测的 DNA序列进行分析。结果 共获得两个阳性克隆 p YGPE1和 p YGPE2。 DNA测序分析表明 :p YGPE1的插入片段与大鼠原癌基因 c- jun c DNA具有 99%的同源性 ,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大鼠 c- Jun蛋白具有 10 0 %的同源性。 p YGPE2的插入片段与大鼠线粒体腺苷酸转位酶 c DNA具有 99%的同源性 ,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大鼠腺苷酸转位酶具有 10 0 %的同源性。结论 大鼠 c- Jun蛋白和线粒体腺苷酸转位酶在酵母细胞内与大鼠 GST- P增强子 GPE 核心序列结合 ,可能是作用于 GPE 的反式作用因子。
廖名湘左瑾刘东远方福德
关键词:谷胱甘肽S-转移酶
谷胱甘肽S-转移酶Pi基因与肿瘤被引量:2
1999年
谷胱甘肽S-转移酶Pi基因与肿瘤廖名湘(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05)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S-transferase,GST)家族是一个属于Ⅱ相代谢解毒酶的同工酶大家族。根据这些同工酶N-末端氨基酸的同源性,作...
廖名湘
关键词:GST肿瘤
酵母单杂交体系——一种研究DNA-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有效方法被引量:22
2000年
酵母单杂交体系是借鉴酵母双杂交体系的基本原理 ,通过观察酵母细胞内报告基因的表达状况 ,研究DNA-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筛选 DNA文库可直接得到与靶序列相互作用的蛋白质基因序列 ,而无需分离、纯化蛋白 ,从而克服了体内研究的局限性。目前酵母单杂交体系已被广泛应用于寻找与目的 DNA片段相互作用的蛋白质分子 ,该体系是一种用于研究 DNA-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有效方法。本文就酵母单杂交体系的原理、具体实现方法、在研究 DNA结合蛋白质中的应用及其优缺点等方面作一简要介绍。
廖名湘方福德
关键词:相互作用
3种化学诱导物对大鼠GST-P基因表达的影响及机理被引量:1
1999年
大鼠谷胱甘肽S_转移酶P(GST_P)基因可被多种化学致癌物诱导表达 .采用基因诱导实验、共转染报告质粒瞬时表达实验、凝胶阻滞实验和分子杂交实验探讨了 3种化学物诱导GST_P基因表达的机理 .结果表明 ,佛波酯 (TPA)、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 (GMA)和H2 O2 对GST_P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机理不甚相同 :TPA和GMA主要通过激活AP_1或相应转录因子与GPEⅠ增强子元件相作用而促进GST_P表达 ,H2 O2
廖名湘刘东远左瑾张红云方福德
关键词:癌变基因表达调控
反式作用因子对大鼠谷胱甘肽S-转移酶P1基因转录调控的作用(英文)
2002年
目的 探讨肿瘤细胞中反式作用因子对大鼠谷胱甘肽S 转移酶P1(ratglutathioneS transferaseP1,rGSTP1)基因转录调控的作用。方法 采用凝胶电泳迁移率变更实验检测结合于大鼠谷胱甘肽S 转移酶P1基因上个增强子元件GPEⅠ ,GPEⅡ 1上的反式作用因子 ,DNA 蛋白质紫外交联实验确定反式作用因子的分子量。结果 分析对比不同细胞中结合于GPEI核心序列 (cGPEI)、GPEⅡ 1上特异性核结合蛋白 ,发现HeLa(人宫颈腺癌细胞系 )、CBRH7919(大鼠肝癌细胞系 )细胞中存在的cGPEI特异性结合蛋白及GPEⅡ 1特异性的 6 4kDa结合蛋白在正常大鼠肝细胞中不存在。结论 HeLa、CBRH7919细胞内结合于cGPE ,GPEⅡ上特异性的结合蛋白对rGSTP1基因在肿瘤细胞中的高水平转录起重要的作用。
刘东远廖名湘左瑾方福德
关键词:基因表达调控反式作用因子肿瘤病因学
大鼠谷胱甘肽S-转移酶P1基因增强子及其反式作用因子的研究被引量:3
2000年
探讨大鼠谷胱甘肽S-转移酶P1基因上游增强子元件及作用于其上特异性结合蛋白与该基因在癌细胞中高表达的关系,用荧光素酶报告系统在HeLa及CBRH7919细胞中确定了增强子元件Ⅰ(GPEⅠ)及增强子元件Ⅱ(GPEⅡ)的活性,并将GPEⅡ的增强子活性部位定位于其上游84bp的GPEⅡ-1区域内。分析对比不同细胞中结合于GPEⅠ核心序列(cGPEⅠ)、GPEⅡ-1上特异性核结合蛋白,发现HeLa,CBRH7919细胞中存在的cGPEⅠ特异性结合蛋白及GPEⅡ-1特异性的64ku结合蛋白在正常大鼠肝细胞中则不存在。因此,上述反式作用因子可能与GPEⅠ,GPEⅡ的增强子活性及该基因在癌细胞中高表达密切相关。
刘东远廖名湘方福德
关键词:增强子癌细胞反式作用因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