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丽魁
- 作品数:52 被引量:390H指数:11
- 供职机构:河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河南省土壤湿度年变化规律被引量:4
- 2005年
- 利用河南省土壤墒情预报模型中建立的河南省台站土壤墒情数据库资料,对不同类型土壤湿度进行分析,从而确定不同类型土壤湿度差异、地下水对土壤湿度的影响及河南省土壤湿度的年变化规律。
- 方文松王友贺师丽魁
- 关键词:土壤湿度年变化规律土壤墒情数据库地下水
- 河南省冬小麦灌溉需水量及年型特征
- 本文以麦田水分平衡为基础,系统分析了冬小麦需水量、生育期降水量和底墒水储藏量三个分量的变化及其对冬小麦灌溉需水量的影响。不同气候年型冬小麦生育期降水量和前一年夏季降水量对冬小麦灌溉需水量有很大的影响。通过分析,河南省冬小...
- 马志红许蓬蓬朱自玺李树岩师丽魁
- 关键词:冬小麦灌溉需水量气候变化
- 文献传递
- 一种防鸟兽蒸发测量器
-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气蒸发量测量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鸟兽蒸发测量器,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防鸟兽装置、传感器装置和立杆,传感器装置包括蒸发皿、称重传感器、顶盖和保护罩,蒸发皿设置在称重传感器顶部,蒸发皿和称重传感器设置...
- 陈海波杨闯李鹏师丽魁张振强阙艳红
- 黄淮地区降低农业干旱风险的综合防御技术推广应用
- 试验表明,充足底墒水、深耕、药剂拌种、秸秆翻压还田、秸秆覆盖、有限灌溉、喷施多功能防旱剂和防御小麦干热风制剂是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和降低干旱风险的有效措施.这些措施有利于作物生长前期土壤水分的积累,促进后期植株蒸腾作用和...
- 王友贺朱自玺刘荣花方文松师丽魁
- 关键词:黄淮地区农作物干旱土壤结构
- 文献传递
- 秸秆覆盖农田的小气候特征和增产机理研究被引量:67
- 2009年
- 利用2000-2002年的试验资料和2002-2003年的示范推广资料,对秸秆覆盖的农田小气候和增产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秸秆覆盖对农田近地层气温、空气湿度和地温均产生明显影响,但对风速的影响不明显;秸秆覆盖可使地表层显热通量增大,潜热通量和土壤热通量减小,从而使土壤蒸发受限;由于覆盖抑制土壤表面蒸发,使土壤水分无效消耗减少,增加前期土壤水分积累,有利于植株后期蒸腾,使水分消耗从物理过程向生理过程转化,从无效消耗向有效消耗转化,从而增加作物产量,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秸秆覆盖可使冬小麦增产8.08%-10.71%,水分利用效率提高3.5%-8.4%;夏玉米增产6.08%-11.97%,水分利用效率提高7.8%-14.4%。
- 方文松朱自玺刘荣花马志红师丽魁
- 关键词:秸秆覆盖冬小麦夏玉米小气候特征增产机理
- 夏玉米水分—产量反应系数研究被引量:12
- 2007年
- 利用3 a的试验资料,对夏玉米生长发育期间的气象条件、产量性状、水分利用效率(WUE)和水分—产量反应系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夏玉米各个生长发育阶段水分亏缺对产量的影响不一样,其中抽雄期水分亏缺对产量的影响最大,水分—产量反应系数达1.443,说明这个阶段是灌水增产的关键期。
- 方文松朱自玺刘荣花王友贺师丽魁
- 关键词:夏玉米水分
- 郑州市南北郊气温对比分析被引量:1
- 2007年
- 对近45 a气象资料分析结果表明:郑州市南郊和北郊气温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年平均气温、季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南北郊气温在20世纪50年代差异不大,随着郑州市的不断扩大,北郊进一步城市化,两地气温差异逐渐加大,北郊年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和季节平均气温均高于南郊,80年代以后,差距更为明显。
- 马志红许蓬蓬师丽魁
- 关键词:气温
- 黄淮海地区植被绿波、褐波的推移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 利用1981-2000年的NOAA/AVHRR逐旬数据,采用最大变化斜率法、曲线拟合法等方法分析黄淮海地区植被生长季开始及结束时同,选取典型样带,制作基于逐像元的NDVI变化图,通过绿波、褐波的推移研究近20a来植被活动...
- 刘忠阳陈怀亮杜子璇师丽魁刘伟昌
- 关键词:NDVI气候变化黄淮海地区
- 文献传递
- 基于土壤湿度的夏玉米干旱影响评估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土壤湿度的夏玉米干旱影响评估模型的构建与应用。旨在解决现有方法无法快速准确、低成本评估干旱对于夏玉米产量的影响技术问题。本发明利用分离出的夏玉米气象产量与对应年份的6月上旬至9月下旬的土壤相对湿度进行...
- 薛昌颖李树岩李军玲师丽魁田宏伟张弘
- 文献传递
- 河南省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网的建设与运行管理被引量:14
- 2011年
- 河南省是产粮大省,但是粮食生产时常受到旱灾的影响。为满足新时期抗旱工作的需要,河南省气象局自2009年开始布设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截至2010年年底在作物地段安装127部,在固定地段安装11部,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网覆盖了全省120多个县区,形成了较为有效的土壤水分与干旱监测网络。为了实现高效管理、设备及时维护、确保自动土壤水分观测数据可用,河南省完善了台站日常维护工作流程,加强了保障部门业务监控和技术支持能力建设,加大了管理部门考核与管理力度,规范了对比观测、标定分析等业务标准。目前,河南省土壤水分服务产品有土壤重量含水率、体积含水率、相对湿度、有效水分贮存量分布图等;自动土壤水分观测资料已应用于农业气象周报、干旱服务材料、冻土深度、降雨渗透深度服务等方面。
- 薛龙琴陈海波师丽魁
- 关键词:土壤水分自动化运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