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琳

作品数:10 被引量:61H指数:5
供职机构:江西省胸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卫生厅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结核
  • 3篇抗结核
  • 2篇胸腔
  • 2篇药物
  • 2篇药物过敏
  • 2篇支气管
  • 2篇结核病
  • 2篇结核性
  • 2篇介入
  • 2篇过敏
  • 1篇导管
  • 1篇导管置管
  • 1篇多药
  • 1篇性疾病
  • 1篇胸膜
  • 1篇胸膜肥厚
  • 1篇胸膜炎
  • 1篇胸腔闭式
  • 1篇胸腔闭式引流
  • 1篇胸腔内

机构

  • 10篇江西省胸科医...

作者

  • 10篇姚琳
  • 4篇史安良
  • 3篇王小路
  • 2篇彭亦平
  • 2篇熊国亮
  • 1篇宗佩兰
  • 1篇辛茶香
  • 1篇胡群芳
  • 1篇黄茶英
  • 1篇谭彩萍
  • 1篇钭方芳
  • 1篇万赞燕
  • 1篇袁小兰
  • 1篇吴娟

传媒

  • 4篇实用临床医学...
  • 2篇实用中西医结...
  • 1篇中国防痨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2013年结...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抗结核药物过敏1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多种抗结核药引起过敏反应的原因。方法对18例对抗结核药过敏患者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大多数抗结核药都能引起过敏反应,而且有部分患者同时对多种抗结核药过敏。结论抗结核药易出现过敏,并可出现多种药物同时过敏,应引起临床...
姚琳
关键词:结核病患者
文献传递
抗结核治疗过程中病情恶化的原因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临床症状和(或)影像学出现恶化的原因,分析各原因发生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结核病患者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出现病情恶化及诊断、治疗情况。结果 25例患者中,病情恶化的原因为:类赫反应11例(44.0%),原发性耐药或继发性耐药4例(16.0%),肺结核合并肺癌、胸腔积液4例(16.0%),继发肺部感染3例(12.0%),气管、支气管结核导致支气管狭窄或闭锁3例(12.0%)。结论各种原因所致病情恶化临床表现相似,易相互混淆。鉴别诊断是诊治该现象的关键。
姚琳
关键词:结核病病情恶化抗结核治疗
应用PCR-反向点杂交技术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突变基因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 评价PCR-反向点杂交技术在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突变基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12月江西省胸科医院住院的部分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1071例。研究对象均送检了痰液标本,共1071份。所有患者均经病原学或病理学证实,或符合菌阴肺结核诊断标准。采用PCR-反向点杂交技术对研究对象痰标本进行异烟肼(H)、利福平(R)、链霉素(s)、乙胺丁醇(E)耐药基因检测,并以痰培养阳性标本的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检测结果作为金标准,来验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及评价其检测效能。结果PCR-反向点杂交检测的1071例患者中,596例结核分枝杆菌阳性,阳性率为55.65%。其中,218例(36.58%)检出H、R、S、E耐药基因突变,分布于所测13个位点。H、R、S、E最常见突变位点分别位于KatG的315M(82.53%,137/166)、rpoB的$531L(69.50%,98/141)、rpsl的43M(78.65%,70/89)、embB的306M2(55.13%,43/78)和306M1(39.74%,31/78)。433例患者标本同时行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培养阳性且同时PCR反向点杂交检测阳性157例。以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为金标准,PCR-反向点杂交法对H、R、S、E的耐药检测经Kappa检验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77、0.73、0.66、0.49);敏感度分别为88.89%(40/45)、79.66%(47/59)、67.57%(25/37)、63.16%(12/19);特异度分别为91.07%(102/112)、91.84%(90/98)、95.00%(114/120)、91.30%(126/138)。结论PCR-反向点杂交技术用于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检测较为可靠,对早期临床用药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彭亦平宗佩兰辛茶香熊国亮胡群芳袁小兰史安良姚琳王小路万赞燕吴娟
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基因
结核性变态反应综合征47例临床分析
2012年
目的:探讨结核性变态反应综合征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误诊情况、治疗及预后。方法:综合分析我院47例诊断为结核性变态反应综合征的病例资料。结果:47例患者中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38例(80.8%),有关节炎36例(76.6%),多发性红斑28例(59.6%),口干3例(6.4%),反复口腔溃疡2例(4.2%);结核菌素实验47例患者全部阳性,血结核抗体阳性32例(68.1%),血沉阳性37例(78.7%),抗"O"阳性16例(34.0%),类风湿因子阳性8例(17.0%),C反应蛋白阳性42例(89.4%);胸部CT发现肺部陈旧性病灶4例,36例骨关节炎患者有30例(83.3%)出现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无1例骨质破坏;47例患者中,误诊42例,误诊率达89.4%,其中,误诊为结缔组织病27例(64.3%)、骨性关节炎6例(14.3%)、风湿热4例(9.5%)、皮肤病3例(7.1%)、其他2例(4.8%);47例患者均在我院正规抗结核治疗后症状明显好转出院,并随访2年,无1例复发。结论:结核性变态反应综合征误诊率高,结核菌素实验及血结核抗体对结核性变态反应综合征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姚琳史安良王小路
关键词:预后
胸腔内注射尿激酶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纤溶活性及胸膜肥厚的影响被引量:19
2014年
目的观察胸腔内注射尿激酶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纤溶活性及胸膜肥厚的影响。方法 6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分成尿激酶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胸腔置管引流,并予3HRZE/9HR方案抗结核治疗,尿激酶组同时予胸腔内注射尿激酶。两组均于引流前后检测胸腔积液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因子-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Ⅲ型前胶原(PCⅢ),并于治疗结束时测定胸膜厚度。结果尿激酶组治疗后胸腔积液纤溶活性增高,PCⅢ下降。对照组治疗前后纤溶活性无明显变化,PCⅢ虽下降,仍高于尿激酶组。尿激酶组在胸膜厚度及粘连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胸腔内注射尿激酶能增高胸腔积液纤溶活性及降低PCⅢ浓度,能减轻胸膜肥厚及减少胸膜粘连。
彭亦平谭彩萍姚琳史安良熊国亮
关键词:结核性胸膜炎尿激酶纤溶活性胸膜肥厚
中心静脉导管置管行胸腔闭式引流2种固定方法的比较被引量:16
2012年
目的比较中心静脉导管置管行胸腔闭式引流2种固定方法的效果。方法将行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胸腔积液的患者200例,按放置引流管的单日、双日分为2组。试验组106例,穿刺处常规消毒后覆盖3M透明敷贴,单腔中心静脉导管侧翼处用3M透明敷贴固定;对照组94例,穿刺处常规消毒后,覆盖无菌纱布,用布胶布或纸胶布加以固定,单腔中心静脉导管侧翼处上下3cm用布胶布或纸胶布加以固定。比较2组患者的引流管固定效果及患者的舒适影响度。结果试验组患者的胶布松动率、引流管脱出率分别为5.7%、0.9%,明显低于对照组21.3%、7.4%,试验组患者的皮肤瘙痒不适率、担心引流管脱出率分别为0.9%、11.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5%、31.9%(均P<0.05)。结论单腔中心静脉导管穿刺处及侧翼处用3M透明敷贴固定效果优于布胶布或纸胶布固定法。
黄茶英姚琳
关键词:胸腔闭式引流中心静脉导管3M透明敷贴护理
抗结核药物过敏1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多种抗结核药引起过敏反应的原因.方法:对18例对抗结核药过敏患者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大多数抗结核药都能引起过敏反应,而且有部分患者同时对多种抗结核药过敏.结论:抗结核药易出现过敏,并可出现多种药物同时过敏,应...
姚琳
关键词:药源性疾病病例分析抗结核药物
文献传递
支气管结核介入治疗进展被引量:5
2010年
姚琳钭方芳
关键词:支气管结核
免疫联合介入治疗在耐多药的空洞型肺结核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评价免疫联合介入治疗在耐多药的空洞型肺结核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8例耐多药的空洞型肺结核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治疗组:介入治疗2个月+免疫治疗6个月+全身化疗21个月;对照组仅给予21个月全身化疗。治疗后3、21个月对2组患者的痰菌阴转率、空洞闭合有效率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治疗3个月:治疗组痰菌阴转率及空洞闭合有效率分别为48.3%及48.3%,对照组痰菌阴转率及空洞闭合有效率分别为24.1%及21.0%,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21个月:治疗组痰菌阴转率及空洞闭合有效率分别为82.8%及79.3%,对照组痰菌阴转率及空洞闭合有效率分别为48.3%及51.7%,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组发生气胸2例,少许血痰3例,经对症治疗后好转。结论免疫治疗联合介入治疗在耐多药的空洞型肺结核治疗中疗效显著、安全。
王小路姚琳史安良
关键词:空洞型肺结核耐多药免疫介入
支气管镜下球囊扩张术治疗结核性支气管狭窄的临床价值被引量:5
2013年
摘要:目的:探讨经支气管镜球囊扩张术治疗结核性支气管狭窄的临盘床价值。方法:对确诊为结核性支气管狭窄的患者22例进行球囊扩张治疗。充血水肿型待水肿消退后、糜烂坏死及肉芽增生型待坏死增生病灶好转后仍旧狭窄者行扩张,疲痕型直接进行扩张,分剐测定扩张术前、术后和最后一次球囊扩张治疗后狭窄段气道直径、气促评分和FEV1,对其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6~12个月随访情况进行评价,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资料t检验,P〈0.05有统计意义。结果:22例患者气道狭窄段直径明显增大(f=6.651.P〈0.05).95.4%患者扩张术后气道直径即刻增大,其中充血水肿型、糜烂坏死型及瘢痕型扩张后均为100%,肉芽增生型扩张后75.0%。扩张后气促评分明显降低(t=5.151,P〈0.05),HEV1明显增加(f=5.152,P〈0.05)。经过6~12个月随访,再狭窄率为31.8%,其中充血水肿型及糜烂坏死型均为40.0%,肉芽增生型再狭窄率为50.0%,瘢痕型再狭窄率为12.5%。22例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支气管镜下球囊扩张术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它对以纤维瘢痕为主的结核性支气管狭窄疗效较好,而对非瘢痕性结核性支气管狭窄远期疗效不佳。
姚琳
关键词:支气管镜球囊扩张结核性支气管狭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