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若南

作品数:6 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卫生厅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再灌注
  • 5篇缺血
  • 5篇缺血再灌注
  • 5篇脊髓
  • 5篇灌注
  • 4篇蛋白
  • 4篇再灌注损伤
  • 4篇缺血再灌注损...
  • 4篇热休克
  • 4篇热休克蛋白
  • 4篇灌注损伤
  • 3篇热休克蛋白2...
  • 2篇损伤脊髓
  • 2篇染色
  • 2篇肿瘤坏死因子
  • 2篇组织化学
  • 2篇组织化学染色
  • 2篇免疫
  • 2篇免疫组织
  • 2篇免疫组织化学

机构

  • 5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郑州大学

作者

  • 6篇周若南
  • 5篇夏磊
  • 3篇殷铁林
  • 3篇杜琳
  • 2篇王肖虎
  • 1篇孟志强
  • 1篇李来好
  • 1篇王义生
  • 1篇丁勇
  • 1篇王凯

传媒

  • 3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年份

  • 3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甲泼尼龙预干预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对热休克蛋白27和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研究甲泼尼龙(MP)预处理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SCⅡ)对热休克蛋白27(HSP27)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健康纯种成年雄性SD大鼠150只随机分成三组(n=50):对照组只暴露腹主动脉,不做模型;SCⅡ组夹闭腹主动脉30min后松开,再灌注3h建立SCⅡ模型,然后处死大鼠,取腰段脊髓标本;MP组于建立SCⅡ模型前30min尾部静脉注射MP(30mg/kg)。通过HE染色观察损伤节段脊髓病理形态学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脊髓组织HSF27和TNF-α的表达,并对大鼠后肢运动功能进行评分。结果对照组:神经元细胞轮廓清晰,极性存在,核圆,核仁清楚,尼氏体呈网状均匀排列于细胞核周围,胞浆均匀深染,组织结构完整清楚,无中性粒细胞浸润,无出血、水肿等异常现象;SCⅡ组:神经元细胞肿胀,数目减少,极性变钝,核仁轻度萎缩,尼氏体呈颗粒状,淡染,组织中有中性粒细胞浸润;MP组:部分神经元细胞轻度水肿,极性稍变钝,核仁尚清,组织中未见中性粒细胞浸润。SCⅡ组脊髓组织内HSP27及TNF—α大量表达,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组脊髓细胞内TNF—α表达明显降低,而HSP27表达更显著,二者分别与SCⅡ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SCⅡ后肢功能评分降低,MP组大鼠后肢运动功能评分较SCⅡ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P预处理可降低大鼠SCII中TNF-α的表达,增加HSP27的表达,并能提高大鼠后肢运动功能评分,预防性应用MP能减轻SCⅡ,保护脊髓神经功能。
夏磊殷铁林杜琳周若南王义生
关键词:甲泼尼龙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热休克蛋白质类
甲基强的松龙上调缺血再灌注损伤脊髓热休克蛋白27表达的剂量研究
背景与目的 脊髓是中枢神经的一部分,不仅为支配肢体运动、感觉、内脏活动的低级中枢,而且是联系大脑和外周神经系统的关键结构,上、下行神经传导束密集。局部的损伤也会有严重的后果,如永久性的瘫痪、感觉功能丧失、大小...
周若南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脊髓损伤热休克蛋白2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文献传递
预防性应用不同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脊髓热休克蛋白27表达的不同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 研究预防性运用不同剂量甲基强的松龙(MP)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SCII)后热休克蛋白27(Hsp27)表达的不同影响,探讨运用MP预防SCII的最佳剂量.方法 随机将100只大鼠平均分成A、 B、 C、 D、 E五组,采用夹闭腹主动脉后再灌注的方法建立大鼠SCII模型.A组不夹闭腹主动脉,余组用上述方法制SCII模型,C、D、E三组在术前30 min分别预防性应用10、20、30 mg/kg MP,B组给予同等剂量生理盐水,都通过尾静脉注射给药.3 h后取各组大白鼠脊髓标本,行HE染色观察,并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测量Hsp27的相对含量.结果 E组大鼠神经元的形态改善最明显.E组Hsp27的表达量最高,五组之间总体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防性运用30 mg/kg MP可使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的Hsp27表达上调最明显,减少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效果最好.
周若南夏磊崔新会王肖虎丁勇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脊髓损伤热休克蛋白2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甲基强的松龙对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的影响
2009年
目的研究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SCⅡ)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d)的表达及甲基强的松龙(MP)预干预对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150只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n=50)仅手术暴露腹主动脉,不做进一步处理;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纽(SCⅡ组)(n=50)建立SCⅡ模型,夹闭腹主动脉30min后松开,再灌注3h;甲基强的松龙组(MP组)(n=50)于建立SCⅡ模型前30min尾部静脉注射MP(30mg/kg),而A组和B组于术前30min分别注入等量的生理盐水。3组均取腰段脊髓标本,观察损伤节段脊髓病理形态学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脊髓组织TNF-α的表达,并对大鼠后肢运动功能进行评分。采用SPSS1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①SCⅡ组脊髓组织内TNF—d呈高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MP组脊髓细胞内TNF-α表达明显降低,与SCⅡ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后肢功能评分降低,MP组后肢运动功能评分提高。结论①SCⅡ后脊髓细胞TNF-α呈高表达。②预防应用MP可降低TNF-α的表达,也即预防应用MP能减轻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脊髓神经功能。
殷铁林夏磊杜琳周若南
关键词: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肿瘤坏死因子-Α脊髓保护
后路经椎弓根半椎体切除融合内固定治疗半椎体畸形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 评价后路经椎弓根半椎体切除、植骨内固定治疗半椎体畸形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共30例接受经椎弓根半椎体切除、植骨内固定治疗的先天性半椎体畸形病例,比较术前、术后脊柱全长正侧位片及脊柱侧凸Cobb角.结果 术前冠状面主弯Cobb角平均46.52°,术后Cobb角14.64°,侧凸平均矫正率68.51%,术前术后主弯Cobb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内固定断裂、出现神经症状病例.结论 后路经椎弓根半椎体切除、融合内固定治疗半椎体畸形可有效地矫正畸形.
崔新会夏磊周若南王肖虎孟志强王凯
关键词:半椎体切除内固定椎弓根
甲基强的松龙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损伤脊髓中热休克蛋白27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3
2008年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预防性应用甲基强的松龙(methylprednisolone,MP)后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局部热休克蛋白27(HSP27)表达的变化,探讨MP预防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最佳用药时间。方法:75只SD大鼠随机分为A、B、C、D、E组,每组15只。A组仅暴露腹主动脉,而不做其他处理;B、C、D、E组均通过夹闭腹主动脉30min造成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C、D、E组分别于损伤前30min、1h、3h尾静脉注射30mg/kgMP,B组于损伤前30min尾静脉注射与MP组等容量的生理盐水。A组于术后3h、其他组于损伤后3h取脊髓标本固定、切片,行HE染色观察脊髓神经元胞体、胞核、核仁的形态,神经元的极性和尼氏体的染色情况;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HSP27表达,用染色阳性物质平均吸光度值A代表相对含量。结果:HE染色显示,A组为正常的神经元表现;B组神经元胞体萎缩,胞核、核仁、尼氏体均显示不清,极性消失;C组胞体萎缩较B组明显减轻,可观察到胞核和核仁,极性存在,尼氏体显示欠均匀;D组胞体萎缩较重,个别神经元内无法分辨胞核、核仁,极性不明显,尼氏体染色不均匀;E组与B组比较无明显差别。A、B、C、D、E组的HSP27染色阳性物质平均吸光度值A分别为63.76±3.02、100.32±4.13、132.05±5.03、121.92±4.68、102.16±5.96,C组、D组HSP27表达均较B组增强(P<0.05),且C组与D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E组和B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缺血再灌注损伤前30min使用MP可最大程度上调HSP27的表达,减轻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
夏磊杜琳殷铁林李来好周若南
关键词: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热休克蛋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