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广华
- 作品数:8 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电子电信机械工程更多>>
- 非接触压电马达驱动机理分析被引量:9
- 2005年
- 主要研究行波型非接触压电马达的驱动机理,该文引入边界层概念,对振动体产生的边界层进行分析,探讨行波型超声波非接触驱动机理。给出在振子产生的边界层内超声波非接触驱动主要为声流驱动,而在边界层外是由壁面行波产生的斜向声辐射压力驱动。
- 刘景全杨斌周广华蔡炳初杨志刚
- 关键词:压电马达非接触
- 声表面波马达
- 2004年
- 给出了超声马达的新进展—声表面波马达。由于其驱动信号是可以由结构简单的叉指电极激发的声表面波,因而克服了一般的超声马达结构复杂,制造困难以及小型化困难等缺点。本文给出了国内外声表面波马达的研究现状,并对其进一步的研究作了探讨。
- 周广华刘景全杨斌黄水华
- 关键词:超声波马达多自由度叉指电极小型化
- 一种新型非接触圆盘压电微电机
- 2006年
- 提出了一种新型圆盘压电微电机,定子与转子间是非接触型的。定子工作在B06振动模态,并激励定子产生圆周方向单向行波。该电动机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制作、转速高等特点,电动机测试最高转速达到2 225 r/m in。
- 周广华刘景全杨斌
- 关键词:压电电动机
- 圆盘型非接触压电微马达的相关理论与试验研究
- 本文基于接触式压电马达的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以空气为媒介的圆盘型非接触式压电微马达。主要研究基于行波驱动的圆盘型非接触压电微马达。
有关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对国内外压电马达的研究情况的综述。...
- 周广华
- 关键词:压电微马达振动模态有限元分析
- 圆盘型非接触超声波马达定子的振动模拟与测试
- 2005年
- 介绍一种圆盘型非接触超声波马达的结构。利用有限元法计算了超声波马达定子在不同振动模态下的固有频率,并用激光测振仪对定子进行了测试,结果两者吻合较好。由于振幅和非接触马达的声辐射压力密切相关,因此通过谐响应分析计算了定子的振幅与定子驱动电压的关系,从而为马达的实验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在最优模态B21下进行转子转速测试,测得最高转速为1600 rpm。
- 杨斌刘景全周广华陈迪方华斌蔡炳初
- 关键词:有限元模拟振型振幅
- 圆盘型非接触超声波马达定子的有限元分析被引量:2
- 2006年
- 阐述一种圆盘型非接触超声波马达的结构。利用振动理论和有限元法分析计算了超声波马达定子在不同振动模态下的固有频率,并讨论了定子的内、外径比和厚度对其影响。结果两者吻合较好。由于振幅和非接触马达的运行密切相关,因此利用有限元计算了定子的振动幅度与定子的内、外径比、厚度和定子所加电压的关系,从而为马达定子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 杨斌刘景全周广华陈迪方华斌蔡炳初
- 关键词:超声波电机有限元分析振动模态固有频率振幅
- 非接触压电微马达的仿真与实验研究被引量:4
- 2005年
- 提出了一种基于四区和八区2种激振方式的新型非接触压电微马达,并进行了振动模态的有限元数值模拟。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定子进行模态分析,并用激光测振仪对四区和八区2 种激振方式下的定子进行位移扫频和振型测试,得出:最优驱动频率分别为34.4 kHz和46.3 kHz,相应的模态分别为B21和B22,二者结果吻合较好。对微马达的输出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三叶片和六叶片转子在八区最优模态激振下转子的转速约是四区的2倍。说明了增加定子的分区数不仅改变了定子的最优驱动频率而且能够明显提高转子的转速。而且当A B间相位差从90°调谐到270°时,行波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从而实现了转子的换向。实验还表明,转子的正反转的转速基本一致。
- 杨斌刘景全陈迪周广华蔡炳初
- 关键词:振动模态非接触压电微马达有限元模拟
- 基于SU-8胶转子的非接触压电微马达被引量:3
- 2005年
- 研制了一种非接触压电微马达,通过阻抗分析仪对定子进行扫频测试,确定其共振频率,并且详细介绍了SU 8胶转子制作的工艺流程。利用转速仪比较不同形状和尺寸的转子在调频和调压下的转速,从而确立压电微马达的最优转子。转子半径为6mm,叶片宽度为6mm的三叶片转子转速最高为3569r/min。转子的启动电压和最高电压分别为8V和24V。
- 杨斌刘景全周广华陈迪张金娅蔡炳初
- 关键词:非接触压电微马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