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好氧
  • 3篇好氧颗粒
  • 2篇污泥
  • 2篇活性恢复
  • 1篇性状
  • 1篇有机废水
  • 1篇有机废水处理
  • 1篇生命周期
  • 1篇水处理
  • 1篇碳源
  • 1篇同步硝化
  • 1篇同步硝化反硝...
  • 1篇脱氮
  • 1篇脱氮性能
  • 1篇全生命周期
  • 1篇硝化
  • 1篇硝化反硝化
  • 1篇理化性状
  • 1篇颗粒化
  • 1篇颗粒污泥

机构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3篇刘剑梅
  • 2篇濮文虹
  • 2篇罗应东
  • 2篇杨昌柱
  • 1篇杨进
  • 1篇许杰

传媒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环境科学

年份

  • 2篇2011
  • 1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基质对好氧颗粒的影响及其降解动力学研究
好氧颗粒是微生物在特定情况下自发凝聚形成的结构密实、多种菌群共存、生物活性高、沉降性能好的特殊生物聚集体。在好氧颗粒的形成、稳定、活性恢复及污染物降解等各个阶段,基质对好氧颗粒的全生命周期都会产生较大影响。   本研究...
刘剑梅
关键词:好氧颗粒污泥活性恢复降解动力学全生命周期有机废水处理
文献传递
活性污泥颗粒化过程中理化性状及脱氮性能的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在SBR反应器中对活性污泥进行颗粒化培养,研究了活性污泥在颗粒化过程中的理化性状及脱氮性能.结果表明,活性污泥颗粒化过程可以分为颗粒形成﹑颗粒生长和颗粒成熟3个阶段.第1阶段SVI值迅速降低,在30 d内由接种时的110mL/g降低到23 mL/g;第2阶段颗粒粒径迅速增加,在15 d内由0.25 mm增加到0.82 mm,该阶段好氧颗粒污泥的SOURh值随着粒径的增加而降低,由80 mg/(g.h)逐步降到35 mg/(g.h)左右,随着颗粒化过程的进行,反应器的反硝化能力逐渐体现,TN去除率由接种时的55%逐步提高到80%;第3阶段颗粒污泥的理化性状及反应器脱氮效果逐步稳定,总氮去除率可达85%,实现了同步硝化反硝化.
罗应东濮文虹杨昌柱刘剑梅杨进
关键词:颗粒化好氧颗粒脱氮同步硝化反硝化
碳源对解体后好氧颗粒活性恢复的影响
2010年
在序批式反应器(SBR)中,分别以葡萄糖,葡萄糖-乙酸钠混合碳源,乙酸钠为碳源,对解体后的好氧颗粒污泥进行为期30天的活性恢复.研究结果表明:活性恢复过程中,好氧颗粒对COD和NH3-N的去除几乎不受碳源的影响,10d后好氧颗粒污泥对COD和NH3-N的去除活性完全恢复.碳源会较大地影响好氧颗粒污泥的物理特征及对TN,TP的去除,采用乙酸钠进行活性恢复后的好氧颗粒脱氮除磷效果最好,20d后对TN和TP的去除率可从解体时的45%和42%恢复到74%和81%;而采用混合碳源进行活性恢复后的好氧颗粒的COD比降解速率最大,达到10.74kgCOD/(kgMLSS?d),恢复至颗粒解体前的112%;以乙酸钠为碳源可使好氧颗粒硝化,反硝化能力得到较好的恢复,NH3-N和TN的比降解速率分别达到0.335kgNH3-N/(kgMLSS?d)和0.272kgTN/(kgMLSS?d),分别恢复至颗粒解体前的97%和101%.
刘剑梅杨昌柱濮文虹许杰罗应东
关键词:SBR好氧颗粒碳源活性恢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