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傅云斌

作品数:4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杭州市卫生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医学会临床科研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单肺
  • 2篇单肺通气
  • 2篇结核
  • 2篇肺通气
  • 1篇单肺通气期间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类
  • 1篇信号
  • 1篇胸椎
  • 1篇胸椎结核
  • 1篇再灌注
  • 1篇真核
  • 1篇真核细胞
  • 1篇真核细胞起始...
  • 1篇手术
  • 1篇舒芬太尼
  • 1篇双腔气管导管
  • 1篇气管
  • 1篇气管导管

机构

  • 4篇浙江省中西医...

作者

  • 4篇万海方
  • 4篇汪国香
  • 4篇傅云斌
  • 2篇黄丽霞
  • 2篇陶凡
  • 1篇姚丽伟
  • 1篇范皓
  • 1篇罗宏
  • 1篇黄焱明
  • 1篇赵文胜

传媒

  • 2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7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浅低温对脑缺血再灌注小鼠海马磷酸化真核翻译起始因子2α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评价浅低温对脑缺血再灌注小鼠海马磷酸化真核翻译起始因子2α(p-eIf2α)表达的影响。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C57BL6小鼠60只,8~12周龄,体重20~3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20):假手术组(S组)、脑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浅低温组(H组)。采用阻断双侧颈总动脉15 min后恢复灌注的方法制备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H组再灌注即刻小鼠全身喷洒酒精行体表降温,维持直肠温度32~34 ℃,持续3 h。于再灌注24 h时进行神经功能缺陷评分。随后处死小鼠取海马,观察海马CA1区病理学结果,采用TUNEL法检测神经元凋亡情况,计算神经元凋亡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eIf2α的表达。结果与S组比较,I/R组和H组再灌注24 h时神经功能缺陷评分和海马神经元凋亡率升高,p-eIf2α表达上调(P〈0.05);与I/R组比较,H组神经功能缺陷评分和海马神经元凋亡率降低,p-eIf2α表达下调(P〈0.05)。结论浅低温通过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小鼠海马p-eIF2α表达,减轻内质网应激,抑制神经元凋亡。
赵杰万海方汪国香傅云斌张燕
关键词:细胞内信号肽和蛋白质类
肺保护通气策略在肺结核纤维板剥脱术患者单肺通气期间的肺保护作用
2020年
目的研究肺保护通气策略在肺结核纤维板剥脱术患者单肺通气(One lung ventilation,OLV)期间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择期全麻下行肺结核纤维板剥脱术的患者58例,年龄18~75岁,体重指数17~25 kg/m2,ASA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n=29):容量控制通气(Volume control ventilation,VCV)组和保护性通气(Protective ventilation,PV)组。于双肺通气改变体位后15 min(T0)、单肺通气30 min(T1)和恢复双肺通气后15 min(T2)时,采集桡动脉血液进行血气分析,检测pH值、血氧分压(PaO2)和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等指标;同时记录呼吸力学指标包括气道峰压(Peak pressure,Ppeak)、气道阻力(Airway resistance,Raw)和肺动态顺应性(Dynamic compliance,Cdyn)。分别于麻醉诱导前及术毕采集桡动脉血样,采用ELISA法测血浆NE、TNF-α、IL-6和IL-8的浓度。结果与VCV组相比,PV组Ppeak、Raw降低,Cdyn增加;术毕血浆NE、TNF-α、IL-6和IL-8浓度降低(P<0.05)。结论保护性肺通气可减轻肺结核纤维板剥脱术患者单肺通气期间肺损伤,减轻炎性反应,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万海方赵杰黄焱明傅云斌汪国香陶凡
关键词:肺结核纤维板剥脱术肺保护单肺通气
靶控输注丙泊酚时舒芬太尼抑制肺结核患者双腔气管导管插管反应的量效关系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确定靶控输注丙泊酚时舒芬太尼抑制肺结核患者双腔气管导管插管反应的量效关系。方法择期全麻下行胸科手术的肺结核患者10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性别不限,年龄24~58岁,体重指数〈30 kg/m2,Mallampati气道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n=20):Ⅰ-Ⅴ组麻醉诱导分别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35、0.40、0.45、0.50、0.55 μg/kg,靶控输注丙泊酚(血浆靶浓度3.5 μg/ml),静脉注射维库溴铵0.15 mg/kg,双腔气管导管插管后机械通气。双腔气管导管插管后5 min内MAP升高〉基础水平20%和/或HR〉90次/min,为气管插管反应阳性。采用Probit法计算舒芬太尼抑制肺结核患者双腔气管导管插管反应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95%有效剂量(ED95)及其95%可信区间(95%CI)。结果靶控输注丙泊酚时舒芬太尼抑制肺结核患者双腔气管导管插管反应的ED50为0.411 μg/kg,95% CI为0.370~0.441 μg/kg,ED95为0.635 μg/kg,95% CI为0.556~0.888 μg/kg。结论靶控输注丙泊酚(血浆靶浓度3.5 μg/ml)时舒芬太尼抑制肺结核患者双腔气管导管插管反应的ED50为0.411 μg/kg,ED95为0.635 μg/kg。
罗宏陶凡汪国香黄丽霞万海方范皓傅云斌赵文胜
关键词:舒芬太尼剂量效应关系插管法
人工鼻在胸椎结核手术单肺通气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人工鼻用于胸椎结核手术单肺通气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60例择期全麻行胸椎后路内固定联合经胸入路病灶清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人工鼻组(A组,30例)和非人工鼻组(B组,30例),全麻双腔支气管导管插入后A组在双腔管与麻醉机螺纹管间接人工鼻,B组不接人工鼻,两组均由纤维支气管镜确定或调整导管位置;监测单肺通气前后的气道峰压,计算气道峰压增加率,记录术后患者呼吸道感染和咳嗽、咳痰情况。结果 A组气道峰压增加率(0.353±0.012)%较B组的(0.282±0.020)%略有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术后呼吸道感染2例、感染率为6.67%,B组呼吸道感染8例、感染率26.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发生咳嗽、咳痰者5例、发生率为16.67%,B组17例、发生率56.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人工鼻可明显减少术后呼吸道感染、咳嗽、咳痰发生率,不增加气道阻力,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胸椎结核手术单肺通气中。
姚丽伟傅云斌万海方黄丽霞汪国香
关键词:人工鼻单肺通气呼吸道感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