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俊杰

作品数:11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内蒙古民族大学文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文学

主题

  • 6篇文学
  • 2篇代文
  • 2篇学史
  • 2篇文学史
  • 2篇文艺
  • 2篇小说
  • 2篇美学
  • 2篇民族文学
  • 1篇当代文学
  • 1篇当代文学史
  • 1篇道德
  • 1篇言情
  • 1篇言情小说
  • 1篇意象
  • 1篇有无相生
  • 1篇鸳鸯
  • 1篇鸳鸯蝴蝶
  • 1篇鸳鸯蝴蝶派
  • 1篇少数民族文学
  • 1篇数字技术

机构

  • 8篇内蒙古民族大...
  • 4篇东北师范大学
  • 2篇吉林大学
  • 1篇通辽教育学院

作者

  • 9篇何俊杰
  • 3篇赵沛林
  • 1篇裴浩星
  • 1篇庞丽云

传媒

  • 2篇山西师大学报...
  • 2篇内蒙古民族大...
  • 2篇文艺评论
  • 1篇社会科学家
  • 1篇赤峰学院学报...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对中国近现代社会畸变和文学演变的反思
2008年
中国近代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阻碍了社会基础的工业化改造,导致一百多年的动荡战乱,中国社会的发展与世界发达地区相比形成了巨大差距。文学艺术的发展处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受到时事的强烈干预和政治的强烈影响,在贡献于新文化和社会启蒙的同时,也发生了重大的历史性的失误,使得近现代乃至当代的文学创作往往局限于短暂的而非长远的、片面的而非全面的、主观的而非客观的利益要求,表现出苍白与单薄,未能形成宏伟的气象。其中包含的美学和历史的教训是深刻的,对其进行反思和探讨,既有实践的意义,也有理论的意义。
赵沛林何俊杰
关键词:文学美学
老子文艺思想特征及对后世的影响
2001年
老子是道家创始人,在论说文艺时常持消极态度,甚至语言过于偏激。与儒家强调文艺社会教化作用的实用功利不同,也与墨、法片面尚质和简单否定有别,他的许多言论在创作规律和审美方面,提出自己的审美理想,接触到艺术创作内部规律精微之处,富于启发性,对后世文艺创作、艺术审美及文艺批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一、由推重自然之道而强调"有无相生"的对立统一论《老子》认为"常(恒)道"是自然永恒运动着的客观物质存在,然而恍惚而玄妙,未容充分认识与道说。所以他在第一章劈头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按字面的解释就是:"道"可以用言辞表达的,就不是常"道","名"可以说得出的,就不是常"名"。更深一层解释。
何俊杰庞丽云
关键词:老子自然之道消极态度有无相生
文学的历史预言性初探被引量:2
2012年
随着我国数字技术的发展,传播媒介和通讯方式的巨变直接影响到了文学艺术的存在方式。传统、经典文学艺术日益缩小其领地,几乎成了消费时代的装饰品。以网络为载体的泛文学艺术方兴未艾,呈现出光怪陆离的景象。电子化潮流在深刻改变人类物质生活方式的同时,也迅速地改变着人类包括审美生活在内的精神生活方式,其规模与速度都是史无前例的。
何俊杰赵沛林
关键词:文学艺术数字技术传播媒介
从概念界定到民族文学研究
少数民族文学概念阐释,在歧见丛生中显示出界定标准上的误差。影响着对少数民族文学学术研究的确指性。少数民族文学,不单是民族的,也不单是文学的,是民族与文学统一系统内部的有机融合。少数民族文学概念阐释的主要分歧,恰是由于对二...
何俊杰
关键词:民族文学
文献传递
纷飞蝴蝶归何处——谈鸳鸯蝴蝶派言情小说思想性
2001年
鸳鸯蝴蝶派言情小说含有丰富的进步思想内容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的历史发展面貌 ,显示了中国人民在新旧过渡时期思想转变的过程 ,透视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时代特征 ,揭露了旧社会的冷酷与黑暗 ,引发了人们的爱憎和对社会人生诸问题的思考 ,绝非仅写“私情”和单纯为人提供娱乐 ,更非“赞美恶浊社会”。认识到这一点 ,才能正确评价该派的文学价值 ,进而正确观察现今乃至今后的通俗言情小说作品。
何俊杰
关键词:鸳鸯蝴蝶派言情小说
浅谈中国现代文学创作中的道德描述与精神价值取向被引量:2
2008年
道德是人性的产物,然而人性道德常以非人性表现为另一种人性的生存道德,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会产生不同的道德认识和道德现象,中国现代文学创作形象生动地展现了道德的相对性、变异性及其原因、条件与相关因素。从而把人们带入丰富的思想认识世界,拓展了道德描写本身的精神价值取向。
何俊杰
关键词:道德文学
鲁迅《故事新编》中的透视风格新解被引量:1
2009年
鲁迅的《故事新编》历来多有解说,但因作品以深刻的审美反思透视历史,以独特的艺术方法创造意象,看似"只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骨子里却综合多种现实与艺术因素融贯而成。鲁迅凭借独创的艺术想象,将审视人类历史过程的感悟演为文学世界,突破已有的文学表现范式,从而创造了文学对多元存在、多重关系进行全新表现的成功范例。其多元存在贯穿于历史过程,其多重关系关涉到生存空间,而其全新表现则综合小说与杂文、漫画与写实、文献与虚构、象征与影射等多种叙事因素。因此,这部故事集的审美对象性基础乃是鲁迅独特的旧题翻新意的想象,唯有采取超越单一批评方法的透视性、综合性的风格研究,才可望成功解读这部作品。
何俊杰
关键词:《故事新编》意象
论民族文学体系化建构的观念被引量:2
2012年
中国文学是中华民族文化共融的人类精神瑰宝,由此总结出的文学审美认识,也是中华各民族合力的结晶。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当前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下简称民族文学)在现当代文学史、文学批评史、文学翻译史、文艺学美学、文艺批评学、文学理论研究以及管理体制等体系化建构上,仍然存在着与实际情形不相适应的状况。
裴浩星何俊杰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学文艺学美学现当代文学史文学理论研究文学批评史
陈独秀的小说理论及其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2011年
陈独秀在五四运动前后发表的一系列小说评论文章,以及大量有关小说艺术的零散意见,构成了他小说理论的基本内容。他批判明清小说中的封建陈腐习气和"名山著述思想",抨击传统小说中的载道宗圣和无病呻吟的弊端,但赞赏其中批判现实、张扬自由、鼓吹反抗的积极因素,在文学的独立精神和现实主义宗旨方面提出了鲜明的现代美学理想,并将艺术风格技巧视为新文学的努力方向,从而为中国现代文学的诞生注入了新锐的思想动力。
何俊杰赵沛林
关键词:小说艺术启蒙精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