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磊
- 作品数:39 被引量:246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科普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自然科学总论社会学政治法律更多>>
- 公民科学素质指标体系研究--公民科学素质指数的创立
- 基于中国7次公民科学素质调查而形成的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指示体系,以及2007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提出的“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指数”,本文概述了用“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指数”表征公民科学素质综合水平的缘起、测算结果及其在公民科...
- 何薇任磊
- 创建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指数被引量:5
- 2008年
- 本文在总结历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国内国际公民科学素质研究的趋势,基于2007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的数据分析,首次提出"公民科学素质指数"的概念,经过2007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数据的分析实践,证明"公民科学素质指数"能更好地对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进行表征,有利于分析公民科学素质水平的变化及原因,进而为有关部门提供更加明确、细致的决策参考依据。
- 张超任磊何薇
- 中国公民的科学素质及对科学技术的态度——2015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被引量:29
- 2016年
- 本文是对2015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的概况和主要结果的描述与分析。力求从研究者的角度,通过对全国及32个省级行政区域的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发展状况、公民获取科技信息和参与相关活动的情况及公民对科学技术的态度等方面调查数据的综合计算、分析和比较,全面客观解读2015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及其数据结果的全貌,为公民科学素质相关领域的研究和科学技术有关部门的决策提供基础数据和参考依据。
- 何薇张超任磊
- 关键词: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数据分析
- 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公平发展的指数量度研究
- 为每一位公民提供获取科学技术知识、信息的机会和渠道,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水平已成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战略需要。国家和地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资源的公平普惠是全面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水平的重要前提。本文从《中国科普统计》提取与公民科学素...
- 张锋任磊何薇
- 关键词: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公平
- 文献传递
- 科学素质高质量发展指数的构建及测度研究
- 2023年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科学素质建设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进一步发挥重要作用。基于以全民科学素质服务和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通过解析高质量发展的内在结构及核心要素,梳理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主要路径,探析科学素质高质量发展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为此,研究构建了以科学素质质量、科学发展环境、科技创新效能为主要维度的科学素质高质量发展指数,开展助力高质量发展的科学素质评价研究,划分出五种不同阶段的科学素质高质量发展类型,从科学素质视角探析各地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的特征与方向,进一步丰富对高质量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
- 任磊盛婷竹高宏斌严洁
- 中国公民的科学素质及对科学技术的态度——2020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报告被引量:62
- 2021年
- 从研究者的角度描述和分析2020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的概况和主要结果,通过对全国及各地区、各分类人群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发展状况进行比较,对公民获取科技信息和参与科普活动的情况、公民对科学技术的态度等方面的调查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和比较,全面客观解读2020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及其数据结果的全貌,为国家、各地区"十三五"公民科学素质评估和公民科学素质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与决策参考。
- 何薇张超任磊黄乐乐
- 关键词: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
- 应急科普中的多元行动者:使用微博数据分析应急科普主体间的议程设置
- 2023年
- 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强制属性给议程设置带来的挑战,应急科普多元主体间如何进行有效的议程设置?聚焦于这一核心困惑,本研究将政府、媒体、团体机构、名人和普通用户视为社交媒体的应急科普主体,使用时间序列和网络分析方法分析了2020年1月至4月第一波COVID-19疫情期间的2000万条微博数据。研究发现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增强议程设置效果:(1)根据格兰杰因果检验的结果,相比于其他主体,团体机构和名人在应急科普主体间的网络议程设置中发挥了更加重要的作用;(2)信源网络相关性检验显示,通过影响名人进而引导公众关注核心信源有助于对公众进行议程设置;(3)核心议题随着疫情阶段的变化发生变化,对于建议科普类议题的关注集中于疫情暴发期和持续期;(4)议题间存在相互推动作用,可以通过关联议题推动对目标议题的设置。综上,抓住关键时期、发挥团体机构和名人的主体优势、引导公众关注核心信源、用关键议题引导关注目标议题有助于加强社交媒体多元主体间的议程设置。
- 李媛媛闫丽涵姜新雅任磊王成军
- 关键词:网络议程设置
- 公民科学素质建设能力研究
- 公民的科学素质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公民自身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影响.201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
- 何薇任磊张超
- 关键词:公民
- 我国公民网络科技信息辨识的行为模式与特征分析——基于2020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的分析被引量:5
- 2022年
- 基于2020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数据,首先对我国公民利用网络获取科技信息的行为进行描述性分析,梳理我国公民利用网络获取科技信息的总体情况及行为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公民网络科技信息辨识能力的回归模型,进一步探讨网络科技信息辨识能力与公民科学素质的关系。分析表明,科学素质是公民网络科技信息辨识能力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公民网络科技信息辨识能力的高低则反映出科学素质的层次差异。“十四五”期间,进一步提升公民数字能力,消除不同群体间的数字鸿沟,深入实施科普信息化提升工程,将是持续推动公民科学素质在数字时代发展与提升的重要举措。
- 任磊郭凤林黄乐乐
- 关键词:数字鸿沟
- 中国公民科学素养及其影响因素模型的构建与分析被引量:29
- 2013年
- 以2010年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验证性因子分析(CFA)抽取公民对科技的兴趣度、参与度和科技信息来源等因子,利用结构方程模型(SEM)构建中国公民科学素养及其影响因素模型,并进行模型的信度、效度检验,定量分析了教育、大众媒体、科普场馆和设施等因素对中国公民科学素养的影响。通过与美国学者构建的相应模型进行比较,分析不同社会语境公民科学素养的影响因素特点,给出有效提高中国公民科学素养水平的模式和途径。
- 任磊张超何薇
- 关键词:公民科学素养结构方程模型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