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立生

作品数:297 被引量:2,089H指数:2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成都地奥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5篇期刊文章
  • 45篇会议论文
  • 4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3篇医药卫生
  • 67篇理学
  • 61篇生物学
  • 5篇化学工程
  • 5篇农业科学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09篇学成
  • 109篇化学成分
  • 32篇化学成分研究
  • 27篇生物碱
  • 25篇质谱
  • 25篇三萜
  • 23篇二萜
  • 22篇化合物
  • 22篇黄酮
  • 21篇中药
  • 21篇活性
  • 21篇二萜生物碱
  • 18篇皂苷
  • 15篇植物
  • 13篇鲱鱼精DNA
  • 10篇内酯
  • 8篇提取物
  • 8篇配合物
  • 8篇羟基
  • 7篇植物药

机构

  • 285篇中国科学院成...
  • 29篇西南科技大学
  • 21篇兰州大学
  • 16篇中国科学院
  • 12篇西南民族大学
  • 8篇浙江大学
  • 7篇成都医学院
  • 7篇温州医学院
  • 6篇四川大学
  • 5篇遵义医学院
  • 5篇四川省中医药...
  • 3篇成都理工大学
  • 3篇成都中医药大...
  • 3篇湖南大学
  • 3篇龙岩学院
  • 3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合肥工业大学
  • 2篇泸州医学院
  • 2篇四川师范大学
  • 2篇西北农业大学

作者

  • 295篇丁立生
  • 107篇彭树林
  • 56篇王明奎
  • 53篇周燕
  • 39篇廖循
  • 29篇王兴明
  • 23篇青琳森
  • 21篇梁健
  • 20篇陈耀祖
  • 19篇吴凤锷
  • 17篇李帮经
  • 14篇李伯刚
  • 13篇张晓瑢
  • 12篇李锐
  • 12篇白冰如
  • 11篇薛莹
  • 11篇肖世基
  • 10篇胡亚敏
  • 10篇张晟
  • 10篇黎泓波

传媒

  • 39篇天然产物研究...
  • 27篇中草药
  • 16篇中国中药杂志
  • 13篇Acta B...
  • 12篇药学学报
  • 1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0篇有机化学
  • 9篇分析测试学报
  • 6篇化学学报
  • 5篇高等学校化学...
  • 4篇质谱学报
  • 4篇西南科技大学...
  • 3篇分析化学
  • 3篇武汉大学学报...
  • 3篇中南大学学报...
  • 3篇第十二届有机...
  • 3篇第十六届有机...
  • 3篇第十届全国有...
  • 3篇中国化学会第...
  • 2篇中国药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7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11篇2017
  • 8篇2016
  • 7篇2015
  • 6篇2014
  • 12篇2013
  • 8篇2012
  • 14篇2011
  • 17篇2010
  • 17篇2009
  • 16篇2008
  • 7篇2007
  • 12篇2006
  • 11篇2005
  • 16篇2004
29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亚甲基蓝与鲱鱼精DNA相互作用的光谱法研究被引量:18
2008年
以吖啶橙(AO)作为光谱探针,采用UV和荧光光谱等方法研究了亚甲基蓝(MB)与鲱鱼精DNA的作用机制.确定了在低浓度MB时,MB与DNA以嵌插方式作用;而在高浓度MB时,MB与DNA之间为混合作用方式.结合比n(MB)∶n(DNA)=10∶1,结合常数K26℃=2.46×105L·mol-1,MB-DNA复合物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5.70×106L·mol-1·cm-1.同时研究了酸度和温度等对MB与DNA相互作用的影响,热力学研究推导了MB结合DNA为焓驱动反应.
费丹王兴明黎泓波丁立生胡亚敏张欢赵仕林
关键词:亚甲基蓝吖啶橙鲱鱼精DNA
苄基苯乙胺类生物碱的植物化学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09年
苄基苯乙胺类生物碱是主要分布于石蒜科植物中具有较强生理活性的一类重要生物碱。本文概述了该类生物碱的化学结构、生源关系和波谱特征等,并给出了1995年以来新发现的不同结构类型的该类生物碱的结构及其植物来源。
郑颖刘鑫丁立生
关键词:石蒜科新结构植物来源
ESI-MS/MS法对银莲花素A质谱裂解方式的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以化学衍生结合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MS)法研究银莲花素A的质谱裂解方式。将银莲花素A与三苯甲基氯反应,产物经ESI-MS/MS分析发现,银莲花素A在裂解过程中除了发生常规裂解以外,还伴随着重排裂解发生。结果表明,银莲花素A中糖的连接顺序不能仅用ESI-MS/MS来确定。
李甫丁立生王明奎
黄芪苷酸盐的一步制备法
本发明属于化合物合成领域,具体涉及黄芪苷酸盐的一步制备法。具体技术方案为:室温下,在pH缓冲体系中,加入卤化盐和水;搅拌至溶解完全后,加入黄芪甲苷和四氢呋喃,冰水浴降温至0~5℃,随后加入TEMPO,再滴加次氯酸盐水溶液...
青琳森丁立生杨雪锋彭树林梁健
文献传递
聚花过路黄化学成分的研究被引量:37
1999年
目的:对聚花过路黄(Lysimachiacongestiflora Hemsl.) 全草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方法:采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用MS,1HNMR,13CNMR(DEPT) ,1H1HCOSY 谱鉴定化合物。结果:分离得到7 个化合物:杨梅树皮素(1),杨梅树皮苷(2) ,槲皮素(3),柽柳素(4) ,豆甾醇(5) ,仙客来D3OβD吡喃木糖基(1→2)βD吡喃葡糖基(1→4)[βD吡喃葡糖基(1 →2)]αL吡喃阿拉伯糖苷(6) 和珍珠菜苷(7) 。结论:化合物7 为新化合物,化合物4 和6 为首次从珍珠菜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张晓彭树林王明奎丁立生
关键词:聚花过路黄中药化学成分
梭果黄芪与黄芪化学成分的串联质谱分析
梭果黄芪(Astragalus ernestii Com6)主产四川理塘地区,为川产道地药材,被《四川省药品标准》 收载作为黄芪入药。根据文献报道及我们对这两种药材化学成分研究的结果表明梭果黄芪和药典收载的正品...
孙莉嫚徐凯节梁健李宇飞丁立生彭树林
文献传递
地奥心血康原药甾体皂苷成分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Di’ao Xinxuekang were analyzed by HPLC-MS/MS method.Five steroid saponins were investigated b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何芝洲付铁军徐凯节刘忠荣及元桥丁立生
关键词:STEROIDSAPONINHPLC-MS/MS
绿绒蒿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被引量:19
2011年
绿绒蒿属植物主要化学成分有生物碱、黄酮和挥发油等,本文综述了近几十年来绿绒蒿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为今后对该属植物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吴海峰丁立生王环张晓峰
关键词:生物碱黄酮挥发油药理活性
从单条草中分得一个新的三萜皂苷(英文)被引量:7
2002年
目的 对报春花科珍珠菜属药用植物单条草 Lysimachia candida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硅胶柱层析进行分离和纯化 ,通过波谱和化学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正丁醇萃取部分分离出 1个三萜皂苷类化合物 ,结构鉴定为 :3β,16α-二羟基齐墩果 - 12 -烯 - 2 8-醛 - 3- O-β- D-吡喃葡萄糖基 - 2 3- O-α- D-呋喃核糖苷 ,命名为单条草苷甲 ( )。结论 单条草苷甲是新结构的三萜皂苷。
张晓瑢彭树林王明奎丁立生
关键词:三萜皂苷珍珠菜属化学成分
瓜叶乌头的二萜生物碱被引量:11
1994年
A new diterpenoid alkaloid, hemsleyanaine (1), was isolated from the roots of Aconitum hemsleyanum Pritz.Its structure was elucidated as 8 acetyl 14 benzoyl ezochasmanine on the basis of chemical and spectral evidence.Together with this new compound there known diterpenoid alkaloids, chasmanine (2), indaconitine (3) and talatisamine (4), were isolated and identified.
丁立生陈瑛王明奎彭树林陈新民吴凤锷
关键词:二萜生物碱生物碱
共3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