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良库

作品数:20 被引量:166H指数:8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卫生局医学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关节
  • 6篇关节炎
  • 4篇膝骨
  • 4篇骨关节
  • 4篇骨关节炎
  • 3篇酸钠
  • 3篇膝关节
  • 3篇疗效
  • 3篇疗效分析
  • 3篇基因
  • 2篇动脉
  • 2篇应激反应
  • 2篇软组织
  • 2篇软组织缺损
  • 2篇神经病
  • 2篇神经病理
  • 2篇神经病理性
  • 2篇神经病理性疼...
  • 2篇生物膜
  • 2篇手指软组织缺...

机构

  • 9篇西安交通大学
  • 7篇重庆医科大学...
  • 7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20篇黄良库
  • 7篇李鹏
  • 7篇夏雷
  • 5篇许玉本
  • 5篇陈世荣
  • 4篇唐进
  • 4篇徐涛
  • 3篇彭李华
  • 3篇冯清林
  • 3篇李东
  • 2篇聂发传
  • 2篇吴绪才
  • 2篇徐西东
  • 2篇张红星
  • 2篇魏安宁
  • 2篇吴刚
  • 2篇姜蓉
  • 2篇田钊
  • 1篇杨团民
  • 1篇刘淼

传媒

  • 4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疼痛医学...
  • 1篇临床超声医学...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华手外科杂...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川北医学院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实用手外科杂...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2
  • 6篇2011
  • 4篇2010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复合硫酸钙-脱钙骨基质人工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的理化性能被引量:5
2011年
背景:临床研究表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的生物活性较差,不太适合单独用于经皮椎体成形。目的:探索一种能满足经皮椎体成形填充材料理化要求的具备生物活性的多孔复合材料。方法:将碳酸氢钠、硫酸钙-脱钙骨基质颗粒粉末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按不同质量比例(1:40:60,0:40:60,1:0:100)混合构成A、B、C3种复合材料。检测各种复合物凝固时间、聚合温度、抗稀散性及成型材料的抗压性,以扫描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结果与结论:A、B组与C组材料的凝固时间、聚合温度、抗压强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但均符合经皮椎体成形填充材料基本要求,抗稀散性均良好。扫描电镜示A组结合较B、C组材料疏松,材料内部孔隙较多。提示复合材料A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能,能满足作为经皮椎体成形填充材料的基本条件,且具备较好的孔隙结构,可以进一步研究其组织相容性、可降解性、骨传导性及骨诱导性等生物学性能。
朱建华柯珍勇黄良库蒋将
关键词:脱钙骨基质颗粒骨形态发生蛋白2椎体成形
塞来昔布联合正清风痛宁片对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7
2016年
目的:探讨塞来昔布联合正清风痛宁片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淋巴细胞的影响及疗效。方法: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2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7例,单用塞来昔布治疗;观察组65例,塞来昔布联合正清风痛宁片治疗,疗程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L-1、IL-6、TNF-α水平及类风湿因子(RF);肿胀疼痛关节数、VAS疼痛评分及疗效。结果:(1)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66.15%vs.52.63%,P<0.05);(2)治疗后观察组RF、IL-6、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19.27±3.81)vs.(36.64±4.11)]U/m L、[(10.34±1.64)vs.(14.37±3.21)]ng/L、[(8.54±2.47)vs.(12.58±1.69)]μg/L,均P<0.05;(3)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肿胀疼痛关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塞来昔布联合正清风痛宁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症状,缓解疼痛,减轻炎症反应,其疗效优于单用塞来昔布治疗。
夏雷许玉本李鹏黄良库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塞来昔布正清风痛宁片炎性因子疗效
尺骨短缩截骨治疗尺骨撞击综合征的疗效分析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系统评价尺骨短缩截骨术治疗尺骨撞击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2016年8月采用尺骨短缩截骨术治疗尺骨撞击综合征18例的病例资料,通过比较其术前术后的腕关节活动度、前臂活动度、握力以及改良Mayo腕关节评分,对该术式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18例均获随访,截骨部位均获得骨性愈合。比较其术前术后的腕关节活动度、前臂活动度、疼痛、握力,腕关节的活动度有一定的改善。其中握力、疼痛较术前改善明显;腕关节屈伸活动范围术前为健侧的(81.5±12.3)%,术后为健侧的(91.2±11.5)%;前臂旋转活动范围术前为健侧的(82.1±9.3)%,术后为健侧的(93.1±10.3)%;腕关节尺桡偏范围术前为健侧的(68.7±10.2)%,术后为健侧的(88.6±11.7)%;VAS评分术前(4.7±1.1)分,术后(0.6±0.4)分;患手占健侧的握力术前(66.7±11.9)%,术后(94.7±9.7)%。末次随访时改良的Mayo腕关节评分平均为86分,优12例,良4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为88.9%。结论尺骨短缩截骨术治疗尺骨撞击综合征,可缓解患者腕部疼痛,改善腕关节功能,提高握力,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黄良库杨团民李鹏夏雷徐涛刘生熙
关键词:尺骨截骨尺骨撞击综合征
两种手部带蒂逆行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疗效分析被引量:30
2017年
目的观察应用两种带蒂逆行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疗效分析。方法此项前瞻性研究从2011年4月至2015年3月,共有46例患者纳入研究,所有病例均为除拇指外的手指皮肤及软组织缺损,将手指末梢血运差需要再植手术及皮肤缺损面积大于4.0 cm ×3.0 cm的病例排除;并将所有患者编号,利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掌背动脉穿支皮瓣组28例,指掌侧固有动脉背侧支为蒂逆行岛状皮瓣组18例,术后对皮瓣的并发症、成活率、手的功能恢复及外观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掌背动脉穿支组和指掌侧固有动脉背侧支组分别平均随访18、15个月,所有皮瓣全部成活;掌背动脉穿支组修复指端缺损8例,指掌侧固有动脉背侧支组修复指端缺损16例。掌背动脉穿支组修复指端缺损的8例患者中有2例早期出现静脉危象,2例出现皮瓣浅表坏死,其余病例均成活良好;指掌侧固有动脉背侧支为蒂逆行岛状皮瓣组修复指端缺损中有1例患者出现水疱;两组所有病例感觉恢复良好,掌背动脉穿支组两点辨别觉为6.0-9.0 mm,平均(7.1±0.5)mm;指掌侧固有动脉背侧支组两点辨别觉为4.0-7.0 mm,平均(5.2±0.4)mm,两组均达到S3+级以上,但两组两点辨别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各指指间关节活动与健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掌背动脉穿支组10例高出正常皮面5 mm,指掌侧固有动脉背侧支组仅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掌背动脉穿支皮瓣和指掌侧固有动脉背侧支皮瓣血供安全、可靠,是修复手指缺损的理想皮瓣;对于手指指端缺损的修复,考虑到指端的感觉功能和外观,指动脉背侧支皮瓣优于掌背动脉穿支皮瓣。
夏雷许玉本张红星李鹏黄良库
关键词:外科皮瓣掌背动脉指掌侧固有动脉
补体C3对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脊髓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观察补体C3对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脊髓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方法:81只补体C3基因敲除小鼠随机分三组(n=27):A组:假手术组;B组:慢性坐骨神经结扎模型(CCI)组;C组:CCI模型补体C3干预组。测定小鼠的热痛阈值和机械痛阈值,并取腰5、6脊髓节段测定GFAP mRNA和GFAP表达。结果 :术前三个组小鼠热和机械痛阈无明显差异,术后1天A组热和机械痛阈下降,其后恢复。B组和C组继续下降,C组下降幅度更大(P<0.05)。术后第1天,B组和C组胶质细胞激活轻微,术后第3、7天B组和C组脊髓组织GFAP mRNA和GFAP表达量逐渐增加,且C组其表达量明显高于B组。结论 :补体C3的存在与神经病理性模型小鼠星形胶质细胞激活显著相关,并由此影响到慢性疼痛状态的出现和维持。
徐涛魏安宁黄良库聂发传
关键词:神经病理性疼痛基因敲除小鼠星形胶质细胞
夫西地酸钠联合利福平对表皮葡萄球菌体外培养生物膜的作用被引量:5
2011年
背景:表皮葡萄球菌是材料植入后感染的主要病原体,致病机制是在材料表面形成生物膜,生物膜形成后,单一用药抑制其细菌生长的效果较差。目的:建立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体外模型,观察夫西地酸钠联合利福平对表皮葡萄球菌体外培养生物膜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生物膜,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最低抑菌浓度,将低于最低抑菌浓度的夫西地酸钠和利福平单独或联合使用作用于表皮葡萄球菌早期与成熟期生物膜,观察其对表皮葡萄球菌早期和成熟生物膜的影响。结果与结论:夫西地酸钠和利福平均可抑制表皮葡萄球菌的黏附和生物膜的形成,对早期及成熟期生物膜内细菌有杀菌效应,二者联合应用后疗效明显优于单独应用(P<0.05)。提示夫西地酸钠联合利福平可明显抑制抑制表皮葡萄球菌的黏附和生物膜的形成,对早期及成熟期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有破坏作用,具有明显杀菌活性,是治疗细菌生物被膜相关感染的良好选择。
黄良库徐涛唐进彭李华陈世荣
关键词:生物膜夫西地酸钠利福平表皮葡萄球菌
低频脉冲超声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分析被引量:21
2010年
目的观察低频脉冲超声对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治疗的疗效。方法总结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门诊和住院按疗程治疗的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246例。将患者按随机化区组设计分为低频脉冲超声加口服塞来昔布胶囊治疗组(A组)86例、单纯低频脉冲超声治疗组(B组)80例和口服药物组(C组,口服塞来昔布胶囊)80例。对比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的VAS评分、Lequence评分、关节液炎症介质指标(IL-1、MMP-9)。结果治疗8周后,针对疼痛的VAS评分,A组总有效率93.0%,B组83.8%,C组75.0%,3组间疗效有统计学差异(P<0.05)。针对关节活动情况的Lequence评分,A组总有效率87.2%,B组76.3%,C组68.8%,3组间疗效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后IL-1、MMP-9的变化量A组分别为(51.30±9.29)pg/ml和(49.23±8.45)ng/ml;B组(39.21±10.62)pg/ml和(40.12±7.36)ng/ml;C组(34.06±9.98)pg/ml和(33.78±10.02)ng/ml;A组各项观察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与B、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和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超声治疗骨关节炎可明显减轻关节局部的症状,缓解关节肿胀,增加关节的活动度,减轻关节炎症,疗效优于单用口服药物和单纯低频超声治疗,提示二者可能有协同作用。
唐进黄良库李东徐西东陈世荣
关键词:膝骨关节炎VAS评分IL-1MMP-9
慢性下尺桡不稳的尺骨短缩截骨联合韧带重建术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介绍尺骨短缩截骨联合韧带重建的手术技术和初步临床效果。[方法]对16例慢性下尺桡关节不稳患者行尺骨短缩截骨联合韧带重建治疗。于前臂尺背侧行纵行切口,显露尺骨干,行尺骨截骨,根据术前测量所得尺骨变异长度行尺骨短缩,恢复下尺桡水平对应关系,截骨断端用钢板固定。切取自身掌长肌腱,按照Adams&Berger法重建下尺桡韧带。[结果]1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随访12〜18个月。末次随访时,患者腕关节活动度、握力及局部疼痛均较术前显著改善,改良Mayo腕关节功能评分平均(89.81±5.42)分;临床效果评定:优9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为87.50%。[结论]尺骨短缩截骨联合韧带重建治疗慢性下尺桡不稳显著改善腕关节功能,短期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黄良库徐涛张红星李鹏夏雷蔡鹰刘生熙
关键词:韧带重建
补体3干预补体3基因敲除鼠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的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观察补体3(C3)在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中的作用。方法:36只C3基因敲除小鼠随机分3组:A组:假手术组;B组:慢性坐骨神经结扎(CCI)模型组;C组:CCI模型干预组。测定小鼠的热痛阈值和机械痛阈值、脊髓SOD活力和MDA的组织含量。结果:与A组相比,B、C组痛阈均明显下降,P<0.05;C组与B组相比,C组痛阈下降幅度更大,差异具有显著性。与A组相比,B组小鼠术后第3、7天脊髓组织SOD活力明显降低而MDA显著升高;C组SOD和MDA变化幅度显著大于B组;C组内第7天与第3天相比,SOD活力增加且MDA含量减少。结论:C3显著增加了补体C3基因敲除小鼠痛敏状态,促进和维持了神经病理性疼痛状态。
徐涛黄良库聂发传魏安宁
关键词:神经病理性疼痛
侵袭性垂体腺瘤中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和MAPLC3的表达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检测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和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3,MAPLC3)在侵袭性和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侵袭性垂体腺瘤侵袭性的关系。方法 61例垂体腺瘤手术标本按侵袭性垂体腺瘤综合判定方法分为侵袭组和非侵袭组,采用免疫荧光检测Beclin-1和MAPLC3蛋白的表达,RT-PCR法检测Beclin-1和MAPLC3mRNA的表达,分析侵袭组和非侵袭组Beclin-1和MAP1LC3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 61例垂体瘤患者中,32例为侵袭性垂体腺瘤,29例为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侵袭性垂体腺瘤组Beclin-1的蛋白和mRNA表达均低于非侵袭性腺瘤组(P<0.05),MAPLC3的蛋白和mRNA表达也均低于非侵袭性腺瘤组(P<0.05),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和MAPLC3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表达下调,提示其可能与侵袭性垂体腺瘤的侵袭性有关。
冯清林霍钢唐茂源姜蓉冉建华黄良库
关键词:自噬BECLIN-1垂体腺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