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钱琦

钱琦

作品数:4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动脉
  • 3篇心肌
  • 3篇心肌梗死
  • 3篇梗死
  • 3篇冠状
  • 3篇冠状动脉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心包
  • 1篇心包填塞
  • 1篇心衰
  • 1篇心衰程度
  • 1篇心源性
  • 1篇心源性休克
  • 1篇心脏
  • 1篇心脏性
  • 1篇心脏性死亡
  • 1篇休克
  • 1篇血管
  • 1篇易损斑块
  • 1篇右冠状动脉

机构

  • 4篇同济大学附属...

作者

  • 4篇钱琦
  • 4篇蒋金法
  • 1篇杜蕾
  • 1篇邓良

传媒

  • 2篇上海医学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冠状动脉易损斑块的检测和识别被引量:2
2005年
钱琦蒋金法
关键词:易损斑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心包填塞一例
2006年
钱琦蒋金法
关键词:介入治疗后心包填塞后壁心肌梗死病理性杂音右冠状动脉糖尿病史
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合并心源性休克2例被引量:1
2005年
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是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左主干病变的临床预后极差,虽然大多数患者在造影后无任何心肌缺血表现,但有症状的患者预后十分凶险.急性左主干病变综合征的患者,不管是急诊搭桥或是急诊PCI,其死亡率均很高.特别是因严重左主干病变所致心源性休克的患者,24 h内的死亡率最高约为80%[1].
钱琦邓良蒋金法
关键词:冠状动脉左主干心源性休克心肌梗死
血BNP检测对ACS危险分层和预后判断的意义
2007年
目的通过检测ACS和稳定型心绞痛(SA)患者及ACS各亚组患者入院时的血浆BNP、cTnI、hsCRP和白细胞(WBC)的浓度,评价BNP单独或和cTnI、hsCRP、WBC联合检测对ACS的危险分层和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选择ACS患者67例为试验组,SA20例为对照组, ACS组分为③个亚组:ST抬高心肌梗死(STEMI)组27例、非ST抬高心肌梗死组(NSTEMI)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20例。入院后24 h、5 d分别床旁测定血浆BNP、cTNI浓度,同时测hsCRP和WBC浓度,并查心电图、心超,行CAG术,记录患者病变的部位范围及各参数的值;并通过随诊访问患者或其家属了解30 d内、3个月内心血管事件(梗死后心绞痛、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律失常、靶血管血运重建及心脏性死亡)发生情况来判断预后。结果①ACS组和SA组之间的BNPI (559.59±735.) 16pg/ml比(23.28±11.69)pg/ml]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NP水平在STEMI组明显高于NSTEMI组和UA组[(1050.59±932.31) pg/ml比(357.65±263.48)、(98.69±96.99)pg/ml, P<0.051;②前壁AMI患者B N P浓度高于其他壁AMI患者(806.3548±973.22604比347.1028±326.99646,P<0.01)。BNP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r=-0.759,p<0.05)。③冠脉3支病变组血浆B N P浓度明显高于1支病变组[(972.54±224.05)pg/ml比(249.29±192.1)pg/ml,P <0.01]。血清BNP与hsCRP(r=0.459,P<0.001)及cTNI(r=0.548,P<0.001)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④BNP对30 d死亡率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87(95%CI为0.805-0.969: P<0.05),当BNP>100 pg/ml时的敏感性为75%,特异为97%,正确性为81%。BNP预测3个月心血管事件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87 (95%CI为0.672-0.902;P<0.05),敏感性84%,特异性69%,正确性64%。⑤ACS组与SA组比较: cTnI[(16.06±13.15)ng/ml比(0.05±0)ng/mL]、hsCRP[(40.86±42.22)mg/L比(4.61±4.12)mg/L)、WBC[(9.04±3.39)×109个/L比(5.63±0.97)×109个/L],
钱琦杜蕾蒋金法
关键词:ACS心脏性死亡心衰程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