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超峰

作品数:192 被引量:779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3篇期刊文章
  • 76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83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11篇脊柱
  • 84篇后路
  • 73篇结核
  • 47篇手术
  • 47篇脊柱侧
  • 47篇脊柱结核
  • 43篇植骨
  • 43篇脊柱侧凸
  • 43篇侧凸
  • 38篇内固定
  • 38篇病灶清除
  • 36篇畸形
  • 35篇后凸
  • 30篇后凸畸形
  • 29篇矫形
  • 25篇手术治疗
  • 22篇腰椎
  • 19篇特发性脊柱
  • 19篇特发性脊柱侧...
  • 19篇后路病灶清除

机构

  • 191篇中南大学
  • 2篇广西壮族自治...
  • 2篇郴州市第一人...
  • 2篇新疆医科大学...
  • 2篇湘雅医院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昆明医学院第...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南华大学

作者

  • 191篇郭超峰
  • 186篇张宏其
  • 111篇唐明星
  • 103篇刘少华
  • 77篇刘金洋
  • 71篇王昱翔
  • 70篇吴建煌
  • 68篇高琪乐
  • 55篇邓盎
  • 46篇陈静
  • 45篇陈凌强
  • 39篇王锡阳
  • 34篇邓展生
  • 32篇胡建中
  • 26篇龙文荣
  • 26篇鲁世金
  • 25篇王永福
  • 25篇陈静
  • 20篇葛磊
  • 15篇李劲松

传媒

  • 35篇中国矫形外科...
  • 13篇中华骨科杂志
  • 13篇中国脊柱脊髓...
  • 10篇第3届湘雅国...
  • 7篇脊柱外科杂志
  • 7篇中国骨与关节...
  • 7篇中国组织工程...
  • 7篇第16届全国...
  • 6篇中国现代医学...
  • 6篇第三届全国脊...
  • 6篇第八届全国脊...
  • 5篇医学临床研究
  • 3篇中国医师杂志
  • 3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中华创伤杂志
  • 2篇中国医学工程
  • 2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华中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3
  • 8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5篇2019
  • 5篇2018
  • 31篇2017
  • 9篇2016
  • 9篇2015
  • 8篇2014
  • 11篇2013
  • 10篇2012
  • 16篇2011
  • 6篇2010
  • 19篇2009
  • 12篇2008
  • 26篇2007
  • 11篇2006
  • 1篇2004
19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对脊柱结核易感性的影响被引量:10
2006年
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vitaminDreceptor,VDR)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湖南省汉族人群脊柱结核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004年10月至2006年2月我院收治的湖南省汉族新发脊柱结核患者42例(病例组)及志愿者64例(对照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检测两组对象VDR基因FokI酶切位点多态性,并进行VDR基因分型。结果:VDR-FF、VDR-Ff与VDR-ff三种基因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14.29%、35.71%、50%和23.45%、54.69%、21.86%;两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VDR-ff基因型在病例组中的分布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值比(oddsratio,OR)为3.571(P<0.05),其95%可信区间(confidenceinterval,CI)为1.561~8.167。结论:VDR基因FokI酶切位点多态性与湖南省汉族人群脊柱结核的易感性相关,VDR-ff基因型可能是其易感基因型。
张宏其郭超峰陈静吴建煌林涨源胡建中王锡阳
关键词: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脊柱结核
牵引结合后路手术治疗重度脊柱侧凸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Halo-股骨髁上牵引结合后路矫形对柔韧性30%~40%重度脊柱侧凸患者的疗效。[方法]对2000年1月~2006年6月治疗的41例柔韧性30%~40%重度脊柱侧凸患者,按照是否行牵引治疗分为两组。牵引组A组...
张宏其王永福唐明星刘金洋赵迪刘少华陈凌强郭超峰
关键词:脊柱侧凸后路矫形
文献传递
后柱缩短钛网植骨治疗活动期胸腰段结核成角后凸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后柱缩短钛网植骨治疗活动期胸腰段结核成角后凸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6年12月,共对25例活动期胸腰段结核成角后凸患者行病灶清除后柱缩短钛网植骨术,总结分析围手术期、随访与影像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术中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均安全度过围术期。手术切口均达一期愈合。病例均获得随访,平均(36.25±6.32)月。末次随访时,25例患者VAS、ODI及JOA评分均显著改善(P<0.01)。影像方面,与术前相比,术后即刻局部后凸Cobb角、胸椎后凸角(TK)、腰椎前凸角(LL)、矢状面偏移(SVA)及骨盆倾斜角(PT)显著减小(P<0.05),而骨盆入射角(PI)和骶骨倾斜角(SS)显著增加(P<0.05)。与术后即刻相比,末次随访时上述指标无显著变化(P>0.05)。至末次随访时,25例患者无断钉断棒、拔钉等内固定失败情况,无钛网断裂、移位、沉降;所有患者结核病灶静止,达到骨性融合,无假关节形成。[结论]后柱缩短病灶清除钛网植骨技术是一种治疗活动期胸腰段结核成角后凸安全有效的方法。
李昱张宏其王昱翔郭超峰刘少华邓盎高琪乐徐鹏
关键词:后凸胸腰段
经后路多点锚定技术治疗Ⅰ型神经纤维瘤病伴营养不良性脊柱侧凸的临床疗效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经后路多点锚定技术治疗Ⅰ型神经纤维瘤病伴营养不良性脊柱侧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05年1月~2013年12月本科收治的Ⅰ型神经纤维瘤病伴营养不良性脊柱侧凸23例;年龄10~22岁,平均13.6岁;其中胸弯13例,胸腰双主弯4例,胸腰弯3例,双胸弯2例,腰弯1例;术前冠状面Cobb角48.9°~91.4°,平均68.3°;凸侧Bending相Cobb角40°~79.2°,平均57.4°;柔韧性8.3%~28.1%,平均15.7%;顶椎旋转度2°~3°,平均2.3°;矢状面胸椎后凸Cobb角46.4°~79.6°,平均58.2°,胸腰段后凸Cobb角21.1°~35.7°,平均28.3°。均采用经后路多点锚定技术进行矫形融合固定。[结果]随访12~96个月,平均52个月。术后冠状面Cobb角16.3°~46.7°,平均28.4°;顶椎旋转度1°~2°,平均1.2°;矢状面胸椎后凸Cobb角16.1°~38.3°,平均25.3°,胸腰段后凸Cobb角-4.3°~18.7°,平均8.9°;术后各指标均获得良好的矫正,侧凸矫正率为46.3%~74.1%,平均56.9%。末次随访时侧凸矫正丢失率仅3.1%,无神经系统并发症,仅1例假关节形成。[结论]经后路多点锚定技术治疗Ⅰ型神经纤维瘤病伴营养不良性脊柱侧凸可获得较满意的矫形融合效果。
邓盎张宏其郭超峰唐明星刘少华王昱翔高琪乐吴建煌刘金洋
关键词:神经纤维瘤病后路
有限元法预测支具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效果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利用有限元方法分析支具治疗后椎间盘凸侧和凹侧椎间盘应力分布的变化,预测支具治疗效果。方法基于已建立的Lenke1A型特发性脊柱侧凸模型,利用有限元方法分析支具治疗后主胸弯椎间盘凸侧和凹侧椎间盘应力分布的变化,并应用公式计算1年后椎体高度增加值和椎体楔形病变增加的角度值。结果随着横向矫形力的增加,T6~11椎体的楔形病变逐渐减小,预计1年后总的椎体楔形病变也呈减小趋势。其中在加载100N矫形力后,主胸弯椎体楔形病变角度总和被逆转为负数。结论利用有限元方法研究脊柱侧凸椎间盘凸侧和凹侧的应力,并应用凸侧和凹侧应力值预测支具治疗的效果,为预测支具治疗效果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
唐明星张宏其王永福赵迪刘少华陈凌强郭超峰王昱翔
关键词:脊柱侧凸有限元分析
单纯一期后路半椎体切除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
半椎体是由一侧椎体完全形成障碍而引起的脊椎畸形,约占先天性脊柱侧凸的46%;大部分类型潜在进展能力较强、自然预后较差,因此多主张早期手术治疗。半椎体切除理论上能够直接去除致畸因素,是治疗此类畸形的理想
张宏其郭超峰刘少华陈静
有限减压及椎板重建在单节段胸椎结核手术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探讨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基础上,采用有限减压、硬膜囊外可吸收性止血绫覆盖及椎板重建治疗单节段胸椎结核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9月-2010年3月收治的90例单节段胸椎结核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对照组46例采取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治疗组44例在此基础上联合有限减压、硬膜囊外可吸收性止血绫覆盖及椎板重建治疗。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变节段、术前Cobb角、Frankel分级、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90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4~44个月,平均38个月。术后1周及3个月两组ES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检查示,治疗组植骨均融合,硬膜外未见明显瘢痕组织,无内固定失效,对照组出现3例内固定失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两组术后Cobb角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术后2年及末次随访时Cobb角及其矫正丢失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ODI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ODI及其改善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Frankel分级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Uc=4.368,P=0.000)。结论与传统手术方法比较,一期后路有限减压、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联合硬膜囊外可吸收性止血绫覆盖及椎板重建,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及患者术后功能恢复佳等特点,是治疗单节段胸椎结核的一种有效手术方法。
罗一邓展生陈静郭超峰
关键词:椎板重建
Halo-股骨髁上牵引一期后路手术治疗先天性脊髓纵裂脊柱侧凸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大重量halo-股骨髁上牵引辅助一期后路手术治疗伴脊髓纵裂的僵硬型先天性脊柱侧凸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1~2016年本科收治的伴脊髓纵裂的僵硬型先天性脊柱侧凸患者18例,年龄10~24岁,平均(16.33±4.61)岁;主弯位于胸段9例,胸腰段2例,腰段7例;其中分节不良10例,形成障碍2例,混合型6例;合并I型脊髓纵裂4例,II型脊髓纵裂12例,复合型2例。术前主弯冠状面Cobb角60°~113°,平均(81.28±16.25)°;凸侧侧向弯曲位Cobb角44.50°~98.00°,平均(70.31±19.35)°;柔韧性5.85%~28.66%,平均15.81%;所有患者术前均未发现神经功能异常。均采用术前大重量halo-股骨髁上牵引辅助一期后路矫形手术。[结果]手术时间240~380 min,平均(327.78±44.10) min;术中出血量640~2 100 ml,平均(1 285.56±523.52) ml。随访12~36个月,平均(20.44±8.29)个月。大重量牵引后主弯冠状面Cobb角减少至35.60°~87.50°,平均(56.38±16.35)°;后路矫形术后主弯冠状面Cobb角减少至19.10°~56.20°,平均(35.92±13.74)°;侧凸矫正率为48.19%~69.40%,平均(60.24±9.04)%;末次随访时主弯冠状面Cobb角19.50°~57.10°,平均(36.36±13.42)°,与矫形术后相比无明显丢失。术中、术后及随访时均未出现神经功能损伤表现。[结论]大重量halo-股骨髁上牵引辅助一期后路手术治疗伴脊髓纵裂的僵硬型先天性脊柱侧凸,在不切除纵隔和脊柱缩短截骨的情况下,可获得较满意的矫形效果和安全性。
邓盎张宏其郭超峰唐明星刘少华王昱翔高琪乐刘金洋吴建煌
关键词:脊髓纵裂后路一期手术
Bryan颈椎间盘假体置换治疗硬膜外型颈椎间盘脱出症
[目的]探讨 Bryan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应用于硬膜外型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手术技巧并评价其近期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2月~2005年12月,对5例硬膜外型颈椎间盘脱出症患者实施前路减压+Bryan 颈椎间盘假体置换术...
张宏其郭超峰龙文荣陈静胡建中葛磊邓展生王锡阳
文献传递
前、后路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结核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胸腰段脊柱结核理想的手术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总结2000年1月-2005年6月期间行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胸腰段脊柱结核患者51例。所有病例分为:A组(24例)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钉板 (棒)矫形内固定...
张宏其陈凌强陈静王锡阳胡建中郭超峰邓展生龙文荣
共2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