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秋红 作品数:12 被引量:79 H指数:8 供职机构: 中国科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更多>>
家蚕scaffold中新微卫星标记的获得与Dll基因的遗传连锁分析 被引量:6 2007年 在进行家蚕遗传连锁图谱的整合过程中,需要寻找两个作图群体中都有多态的共有标记,但这种共有标记数量较少。为此,利用已有的简单重复序列(SSR)与家蚕基因组进行比对,寻找到匹配的scaffold,再采用SS-RHunter1.3搜索其中的SSR区域,排除掉原有SSR序列,选择重复次数在6~23之间的微卫星区域设计引物,用BC1群体的亲本及F1进行多态性的筛选,选择有多态性的标记用7019×(F50B×7019)BC1群体进行基因型分析。结果显示:根据原家蚕第2连锁群上SSR位点新设计的邻近的7对引物中,有6对引物在BC1群体的亲本中有多态性,选择其中2个进行遗传连锁分析,作图结果与原有相应SSR标记的作图结果基本保持一致,其中根据S0207所在scaffold上开发的NS02071和NS02072之间的图距达到6.9 cM;根据家蚕大造和C108的回交一代初步定位的D ll基因的位置与后来在其所在scaffold上所设计的临近引物D ll1和D ll2的定位一致,且这两个标记在遗传连锁图上的图距为0.0 cM,表明这两个标记在遗传图上的位置重叠。由此,在较短的DNA区域内(在遗传连锁图上表现1个位点)便有多个SSR标记可供使用,将为定位家蚕重要经济性状基因、分子辅助育种及功能基因研究等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郭秋红 詹帅 相辉 赵云坡 李卫华 黄勇平关键词:家蚕 微卫星标记 SCAFFOLD 家蚕黄血抑制基因的SSR定位 被引量:15 2008年 家蚕黄茧性状主要由3个基因控制,分别是黄血基因(Yellow blood,Y),黄血抑制基因(Yellow inhibitor,I)和黄茧基因(Out-layer yellow cocoon,C)。I基因阻止类胡萝卜素从中肠上皮细胞到血淋巴的转运,是天然黄茧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控制基因。利用家蚕雌性不发生交换的特点,采用黄血黄茧品系KY和白血白茧品系巴格达特(Ba)组配正反交群体(Ba×KY)×KY和KY×(Ba×KY),分别记作BC1F和BC1M,根据已经构建的家蚕SSR分子标记连锁图谱对I基因进行了定位及连锁分析。筛选出3个与I基因连锁的SSR标记。BC1F群中的所有白血个体均表现出与(Ba×KY)F1相同的杂合型带型;而所有黄血个体带型与亲本KY一致,为纯合型。利用另一个群体BC1M构建了关于I基因的遗传连锁图,连锁图的遗传距离为38.4cM,与I基因最近的引物为S0904,图距为7.4cM。 李霞 李木旺 郭秋红 徐安英 黄勇平 郭锡杰关键词:家蚕 SSR定位 家蚕裸蛹基因(Nd)的SSR定位 被引量:10 2009年 家蚕裸蛹是自然突变产生的,裸蛹基因(Nd)与丝素重链基因(Fib-H)同处于第25染色体上,二者紧密连锁。利用家蚕雌性不交换的特点,以家蚕正常茧品种P50和裸蛹品种Nd为亲本获得P50×(P50×Nd)和(P50×Nd)×P50回交群体(分别记为BC1M和BC1F),再用已经构建的家蚕SSR分子标记连锁图谱对Nd基因进行定位,共筛选出7个与Nd基因连锁的SSR标记。BC1F群体中的所有裸蛹个体均表现出与(P50×Nd)F1相同的杂合型带型;而所有正常茧个体带型与亲本P50一致,为纯合型。利用另一个群体BC1M构建了Nd基因的遗传连锁图,连锁图的遗传距离为96.8 cM,Nd基因位于60.8 cM。同时得到了2个与Nd紧密连锁的SSR标记S2511及S2513,与Nd基因的距离分别为0.1 cM和1.1 cM。 杨晓博 李木旺 汪生鹏 王修业 郭秋红 徐安英 黄勇平 郭锡杰关键词:家蚕 SSR定位 利用SSR标记对家蚕耐氟基因进行连锁定位分析 被引量:16 2008年 采用家蚕耐氟品系T6和敏感品系733新组配正反交群体(733新×T6)×733新和733新×(733新×T6),分别记作BC1F和BC1M。基于雌性家蚕染色体不发生交换,用已构建的家蚕SSR连锁图上的标记对耐氟基因(dominant endurangce to fluoride,Def)进行了定位及连锁分析。在28个连锁群上都找到了多态标记,其中只有3个位于12连锁群上的SSR标记与耐氟基因连锁。根据第12连锁群上已有的微卫星序列,寻找其所在的Scaffold上的其它SSR位点,并设计引物,找到一个新的多态性SSR标记。BC1F群中的所有耐氟个体均表现出与(733新×T6)F1相同的杂合型带型,而所有敏感个体带型与亲本733新一致,均为纯合型,说明家蚕耐氟性状是由位于第12连锁群上单个显性主效基因控制的。利用另一个群体BCM构建了耐氟基因的遗传连锁图。 白会钗 徐安英 李木旺 赵云坡 郭秋红 钱荷英 张月华 赵远 黄勇平 郭锡杰关键词:家蚕 微卫星标记 利用SSR标记鉴定家蚕不同系统的品种初探 被引量:10 2005年 选择能够区分中国系统和日本系统的分子标记对品种鉴定和杂交率检测具有重要意义。采用了17对微卫星标记(SSR)引物,对7个中系品种、7个日系品种和3个欧系品种及1个中系×日系杂交种进行了多态性分析。筛选出15对具有多态性的SSR引物,其中11对SSR引物在中系品种和日系品种间具有多态性,同时获得2个理想的SSR位点,其组合完全可以对供试的中系品种和日系品种进行鉴定。引物FL1148在中系的7个品种间的条带基本一致,在日系的7个品种间,除保存品种6048外,均具有一致的带型,保存品种6048具有和7个中系品种一致的带型,引物FL1113在6048和7个中系品种间的带型均不相同。引物FL1148和FL1125的PIC值分别为0.654、0.785,说明SSR标记引物FL1125能对家蚕品种进行有效鉴定。 郭秋红 李木旺 李明辉 司科 苗雪霞 徐安英 黄勇平关键词:家蚕 微卫星标记 杂交率 多态性 利用SSR标记进行家蚕部分品种资源的指纹图谱分析 被引量:25 2006年 【目的】通过构建家蚕品种资源的指纹图谱,研究品种间的亲缘关系。【方法】用35个SSR标记研究96个家蚕品种资源的指纹图谱。【结果】这些SSR标记在家蚕品种间表现出丰富的多态性,等位基因数量在3~28个,平均为12.77个,多态性指数(PIC)在0.299~0.919,平均0.71。根据各品种的指纹图谱,用Nei(1978)的方法计算了各品种间的遗传距离,最大为0.1983,最小为0.0641,并用UPGMA方法进行了聚类,得到的分子系统图与传统意义上的形态分类方法接近但存在一些微小的差异。根据遗传分析结果,探讨了家蚕的起源与进化关系。【结论】SSR标记是适于进行品种资源的指纹图谱分析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一种标记,可在家蚕核心种质资源库的构建中发挥主要作用。 侯成香 李木旺 张月华 钱荷英 孙平江 徐安英 苗雪霞 郭秋红 相辉 黄勇平关键词:家蚕 品种资源 SSR标记 指纹图谱 利用SSR标记对家蚕黄血基因的定位及连锁分析 被引量:24 2006年 位于家蚕第2染色体的黄血基因(yellow blood,Y)控制类胡萝卜素由中肠进入血淋巴,是形成黄色茧系的基础。利用家蚕雌不发生交换的特点,采用黄茧品系KY和白茧品系C108组配正反交BC_1群体(C108×KY)×C108和C108×(C108×KY),分别记作BC_1F和BC_1M,根据已经构建的家蚕SSR分子连锁图谱,对Y基因进行了定位及连锁分析。筛选出6个与Y基因连锁的SSR标记,这些标记在BC_1F群中的所有黄血个体均表现出与(C108×KY)F_1相同的杂合型带型;而所有白血个体带型与亲本C108一致,为纯合型。利用另一个群体BC_1M构建了关于Y基因的遗传连锁图,遗传距离为18.9cM,Y基因位于15.6cM。 赵云坡 徐安英 李木旺 李明辉 郭秋红 孙平江 钱荷英 张月华 郭锡杰关键词:家蚕 微卫星标记 遗传连锁图 对家蚕第2隐性赤蚁基因(ch-2)的SSR标记定位及连锁分析 被引量:3 2010年 家蚕蚁蚕体色突变之一的第2隐性赤蚁(ch-2)有作为特殊遗传系统的实用价值。采用家蚕正常黑蚁品种P50和第2隐性赤蚁品种k04为亲本组配正反交群体,回交后获得回交群体(k04×P50)×k04和k04×(k04×P50),分别记作BC1F和BC1M,基于雌性家蚕的W与Z染色体不发生交换的特点,用已构建的家蚕SSR分子标记连锁图谱对ch-2基因进行定位和连锁分析。在第18连锁群上的20个多态性标记中共筛选出7个与ch-2基因连锁的SSR标记。根据第18连锁群上已有但不表现多态性的微卫星序列,寻找其所在Scaffold上的其他SSR位点并设计引物,结果找到2个新的多态性SSR标记。BC1F群体中的所有黑蚁个体均表现出与F1(k04×P50)相同的杂合型带型,而所有赤蚁个体带型与亲本k04一致,为纯合型,说明家蚕ch-2基因位于第18连锁群。利用另一个群体BC1M构建了ch-2基因的SSR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图,连锁图的遗传距离为70.7cM,ch-2基因位于69.6 cM处。2个与ch-2最近的SSR标记为S1814和S1819,与ch-2的距离分别为7.9、1.1 cM。 张蕊 梅兴林 王修业 郭秋红 李冰 汪生鹏 徐安英 黄勇平 郭锡杰 李木旺关键词:家蚕 SSR定位 遗传连锁图 哺乳动物N-糖基化途径中关键酶唾液酸合酶和CMP-唾液酸合成酶基因在转基因家蚕中的表达 2011年 对昆虫的N-糖基化途径进行修饰改变是扩展昆虫蛋白表达系统应用范围的重要途径。本研究利用基于piggyBac转座子的家蚕Bombyx mori转基因技术表达昆虫所缺乏的哺乳类糖基化途径中的关键基因,构建了可以同时表达小鼠Mus musculus唾液酸合酶和小鼠CMP-唾液酸合成酶两个基因的piggyBac表达载体,选用家蚕肌动蛋白A3启动子控制基因的表达,并导入3×P3启动子控制下的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GFP作为分子标记。在得到的G1代转基因家蚕中对转入的基因进行了分子水平的鉴定和分析,为在家蚕这种模式昆虫中模拟哺乳类糖基化途径奠定了基础。 汪泰初 李瑞雪 郭秋红 谭安江关键词:糖蛋白 家蚕 转基因 结合SSR标记和STS标记对家蚕无鳞毛翅基因的定位 被引量:13 2010年 家蚕突变表型无鳞毛翅(non-lepis wing,nlw)由隐性基因nlw控制。由于家蚕雌性不发生交换,文章采用有鳞毛翅品系P50和无鳞毛翅品系U06两个品系组配F1代及BC1回交群体,(U06×P50)×U06和U06×(U06×P50)分别记作BC1F和BC1M,根据已经构建的家蚕SSR分子标记连锁图谱及已经发表的有关序列对nlw基因进行了连锁及定位分析。得到8个与nlw基因连锁的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标记和1个STS(Sequence-tagged sites)标记。BC1F群中的所有正常翅个体均表现出与(U06×P50)F1相同的杂合带型;而所有无鳞毛个体带型与亲本U06一致,为纯合型。利用BC1M群体构建了关于nlw基因的遗传连锁图,连锁图的遗传距离为125.7cM,与nlw基因最近的引物为STS标记cash2p,图距为11.4cM。 王修业 李木旺 赵云坡 徐安英 郭秋红 黄勇平 郭锡杰关键词:家蚕 基因定位 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