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学军

作品数:16 被引量:98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自然科学总论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天文地球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6篇青藏
  • 6篇青藏高原
  • 4篇冰川
  • 3篇冰芯
  • 2篇地表
  • 2篇映射
  • 2篇映射关系
  • 2篇元数据
  • 2篇源数据
  • 2篇数据访问
  • 2篇气候
  • 2篇温度变化
  • 2篇角色控制
  • 2篇冰芯记录
  • 2篇层次树
  • 2篇O
  • 1篇登录
  • 1篇地球
  • 1篇地球科学
  • 1篇地形

机构

  • 16篇中国科学院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科学院西...

作者

  • 16篇郭学军
  • 9篇姚檀栋
  • 4篇徐柏青
  • 3篇段克勤
  • 2篇刘先勤
  • 2篇余武生
  • 2篇王宁练
  • 1篇吴艳红
  • 1篇蒲建辰
  • 1篇田立德
  • 1篇杨晓新
  • 1篇鲁安新
  • 1篇王永杰
  • 1篇朱立平
  • 1篇杨威
  • 1篇谢营
  • 1篇赵华标
  • 1篇李真
  • 1篇王有清
  • 1篇李治国

传媒

  • 2篇中国科学(D...
  • 2篇地学前缘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冰川冻土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中国科学:地...
  • 1篇大数据
  • 1篇中国科学数据...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0
  • 5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气甲烷的冰芯记录被引量:4
2005年
冰芯包裹气体的提取分析提供了历史时期大气CH4含量变化最直接的信息.“三极(南极、格陵兰及青藏高原)”冰芯的大气甲烷记录的恢复,刻画了自然变化时期大气CH4含量的详细变化情景及不同纬度间的变化差异,并以此可进一步分析大气CH4含量变化与气候变化的关系以及陆地CH4排放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冰芯研究揭示,工业革命以来大气CH4含量的急剧增长及其现阶段的大气含量是过去几十万年来任何气候变化时期从未发生过的.
徐柏青姚檀栋刘先勤郭学军
关键词:冰芯气候变化
开放科学背景下的科学数据开放共享: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的实践被引量:14
2022年
介绍了开放科学和开放数据实践活动的概念、内涵和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性;详细阐述了现阶段开放数据面临的挑战,如数据引用、数据计量、数据互操作和大数据分析等;并以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为例,阐述其在数据引用、数据互操作和大数据分析等开放数据方面的举措和数据共享成效;最后展望了数据中心对开放数据的促进作用。
潘小多李新冉有华郭学军
关键词:开放数据数据互操作地球科学
中国冰川目录多维数据分析模型的建立和应用
郭学军
关键词:冰川数据库联机分析处理数据挖掘
青藏高原冰芯记录的过去100年温度变化及南北差异
2000年,我们在位于羌塘高原的普若岗日冰原钻取了4根冰芯。本文以其中150m冰芯为基础,结合已获取的青藏高原南部的达索普冰芯、西北部的古里雅冰芯和东北部的敦德冰芯,综合研究了过去100年来δ18O记录所反映的青藏高原温...
姚檀栋郭学军段克勤王宁练浦建辰徐柏青孙维贞
文献传递
青藏高原野外台站大气物理观测数据被引量:1
2016年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建立了纳木错多圈层综合观测研究站、珠穆朗玛大气与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藏东南高山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阿里荒漠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慕士塔格西风带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5个长期定位野外观测站。为了更好地监测青藏高原地区区域地气交换过程和自然环境变化,建站以来各野外台站进行了长期连续的大气物理观测。为了更好地利用这些观测数据,我们采用国际规范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质量控制体系,对观测的大气物理数据进行整理和质量控制,并已经公开共享和提供下载,为地球系统集成研究、关键区域对全球变化的影响与响应等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郭学军王永杰张国帅王忠彦谢营薛永刚杨晓娟
关键词:青藏高原大气物理观测数据数据共享
复杂地形气候区的地表高度或体积变化多源遥感监测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杂地形气候区的地表高度或体积变化多源遥感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数据收集及预处理;步骤2:高分辨率多轨道双站体制SAR‑DEM生成;步骤3:多轨道雷达DEM融合生成高分辨率高精度DEM;步骤4:多...
周玉杉李新郑东海郭学军
德令哈降水中δ^(18)O年际变化与水汽输送被引量:7
2006年
根据德令哈地区1992—2001年的降水中δ18O数据及降水时刻所记录的相关气象参数,并对比中国气象局气象资料和NCEP/NCAR格点气象数据,利用相关、回归等分析方法分别对该地区降水中δ18O与温度、降水量以及水汽通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并讨论了降水量与大气环流的变化关系,揭示了影响该地区降水中δ18O变化的气象因素,特别是与水汽来源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德令哈降水中δ18O年际变化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温度效应”,但与温度的相关性要低于季节尺度。不同类型汽团的水汽输送是影响降水中δ18O年际变化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李泽霞姚檀栋田立德余武生郭学军王有清
关键词:Δ^18O降水量水汽通量
青藏高原雪冰中碳质气溶胶含量变化被引量:9
2006年
文中采用供氧两步加热的方法对过滤到石英膜上的雪冰中碳质气溶胶含量进行分析,其中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分别在340和650℃的条件下进行热解、氧化分离,生成的CO2转化成CH4并由气相色谱仪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检测其含量。空白测试表明,该系统的OC本底值为(0·50±0·04)(1σ)μgC,EC为(0·38±0·04)(1σ)μgC。利用这套分析系统对青藏高原8条冰川的34个雪冰和降水样品中OC和EC的含量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青藏高原雪冰中OC和EC含量自东向西、自北向南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西昆仑除外)。在高原东北部EC的质量分数相对较高,平均为79·2ng·g-1;在喜马拉雅西段EC的质量分数最低,平均为4·3ng·g-1。在冰川表面,雪的融化使雪冰中碳质气溶胶聚集,并导致其含量明显升高,该过程降低了雪表面的反照率,加速了冰川的消融。
刘先勤王宁练姚檀栋徐柏青赵华标贺建桥郭学军
关键词:青藏高原雪冰
雅鲁藏布江流域冰川分布和物质平衡特征及其对湖泊的影响被引量:17
2010年
雅鲁藏布江流域冰川正在强烈退缩并对湖泊过程产生了重大影响.通过对雅鲁藏布江流域内冰川分布和大陆型冰川与海洋型冰川物质平衡变化的研究,指出近期流域内冰川物质平衡呈强烈亏损状态.结合纳木错湖和然乌湖地区冰川湖泊变化研究,发现冰川物质平衡强烈亏损特征对湖泊变化具有重要影响,主要表现为冰川融水对于近期湖泊面积扩大和湖泊水位上升的补给作用.
姚檀栋李治国杨威郭学军朱立平康世昌吴艳红余武生
关键词:雅鲁藏布江流域冰川分布湖泊变化
青藏高原东部冰川平衡线高度的模拟及预测被引量:19
2017年
冰川变化数值模拟及预测是全球变化的前沿领域,冰川平衡线高度(ELA)作为对气候状态的直接响应,其变化直接体现冰川的扩张和消融.本文基于能量物质平衡方程,由气象观测为输入数据,模拟了青藏高原东部冰川ELA的空间分布,模拟结果显示自1970年以来,高原东部冰川ELA以2~8m/a的速率升高,高原边缘,特别是在祁连山和藏东南,部分冰川的ELA已经达到或超过了冰川顶部,意味着该地冰川处在消亡边缘.为预测ELA的变化趋势,以唐古拉山小冬克玛底冰川和祁连山七一冰川为例,采用IPCC给出的低、中、高三种碳排放路径下21世纪的气候变化情景,发现在采取大力减排措施的RCP2.6情景下,两冰川ELA都在2040年左右达到最大值且接近冰川顶部,冰川积累区大幅度缩小.在RCP4.5中排放路径下,两冰川ELA将在2045年左右超过冰川顶部,冰川积累区消失,冰川将强烈消融直至消亡.在RCP8.5高排放路径下,两冰川ELA将在2035年左右超过冰川顶部,冰川积累区消失,冰川将急剧消融直至消亡.从物质能量平衡角度证明在当前全球变暖背景下,不论在何种情景下,高原东部山地冰川将加剧退缩乃至消亡.
段克勤姚檀栋石培宏郭学军
关键词:青藏高原冰川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