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伟

作品数:12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HIV-1
  • 6篇病毒
  • 4篇引物
  • 4篇社会健康
  • 4篇缺陷病
  • 4篇组合物
  • 4篇免疫缺陷
  • 4篇免疫缺陷病
  • 4篇免疫缺陷病毒
  • 4篇耐药
  • 4篇感染者
  • 4篇HIV
  • 3篇亚型毒株
  • 3篇突变
  • 2篇位点
  • 2篇耐药突变
  • 2篇抗病毒
  • 2篇抗病毒治疗
  • 2篇艾滋病
  • 2篇艾滋病患者

机构

  • 12篇军事医学科学...
  • 3篇河南省疾病预...
  • 1篇河北省疾病预...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作者

  • 12篇李敬云
  • 12篇李韩平
  • 12篇郭伟
  • 11篇刘永健
  • 11篇鲍作义
  • 11篇刘思扬
  • 11篇庄道民
  • 11篇李林
  • 10篇王晓林
  • 5篇李天一
  • 4篇王铮
  • 2篇朱新鹏
  • 2篇王哲
  • 1篇韩扬
  • 1篇耿庆茂
  • 1篇路新利
  • 1篇李宏

传媒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国艾滋病性...

年份

  • 4篇2012
  • 8篇2011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HIV-1N348I耐药突变流行状况及突变模式的研究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阐明HIV-1耐药相关突变N348I在中国艾滋病患者中的流行率及突变模式。方法用RT-PCR从血浆标本中扩增614例治疗失败和619例未治疗的艾滋病患者的HIV-1po1基因蛋白酶(PR)反转录酶(RT)全长基因(2100bp)。将获得的1233条序列提交斯坦福大学HIV-1耐药数据库,根据数据库比对结果,分析N348I出现的频率及模式。结果N348I突变在抗病毒治疗失败患者中的流行率为6.5%,在未治疗患者中的流行率为0.8%。使用含齐多夫定(AZT)方案治疗的患者,N348I突变的流行率显著高于使用不含AZT方案治疗的患者(14.1%vs4.7%,x2=10.21,P〈0.01);在出现N348I突变的接受治疗的患者中,N348I均以与其他突变联合的形式出现,与胸苷类似物耐药突变(TAMs)共同发生占85.0%(34/40)、与M184V/I共同出现占52.5%。结论使用一线方案治疗失败的艾滋病患者中,N348I突变有一定流行,该突变的发生以特有突变模式出现。
李韩平韩扬朱新鹏路新利郭伟刘永健鲍作义李林庄道民刘思扬李敬云
关键词:耐药
HIV-1B′亚型毒株新型耐药相关突变位点的筛选
目的筛选我国HIV-1B′亚型毒株中可能存在的新型耐药相关突变位点。方法收集整理本实验室前期研究获得的45l条HIV-1B′亚型pol区基因序列,序列含蛋白酶全长(1-99个密码子)和逆转录酶全长(1-560个密码子),...
李韩平郭伟刘永健鲍作义李林庄道民刘思扬王铮王晓林李敬云
关键词:HIV-1
文献传递
一种辅助鉴定HIV的引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辅助鉴定HIV的引物组合物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引物组合物,由序列表的序列1所示DNA、序列表的序列2所示DNA、序列表的序列3所示DNA和序列表的序列4所示DNA组成;所述引物组合物的功能为如下(a)或...
李韩平李敬云郭伟鲍作义李林刘永健庄道民刘思扬李天一王晓林
文献传递
HIV-1B亚型耐药突变株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HIV-1B亚型耐药突变株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的方法,是将HIV-1B亚型野生株的逆转录酶自N末端第369位氨基酸残基由苏氨酸突变为缬氨酸,获得HIV-1B亚型耐药突变株。本发明对于抗HIV药...
李韩平李敬云耿庆茂郭伟鲍作义李林刘永健庄道民刘思扬李天一王晓林
文献传递
HIV-1B′亚型毒株新型耐药相关突变位点的筛选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筛选HIV—1 B′亚型病毒株中可能存在的新型耐药相关突变位点。方法收集整理前期研究获得的451条H1V-1B′亚型pol区基因序列,序列含蛋白酶全长(1~99个密码子)和反转录酶全长(1~560个密码子),长度约1977bp。将354条来自接受抗病毒治疗艾滋病患者的(服药组)序列与97条来自未接受治疗患者的(未服药组)序列,分别与B亚型野生型pol基因共享序列进行逐个密码子比对,筛选在服药组序列中出现的频率显著高于未服药组序列的突变位点,将筛选出来的突变位点在斯坦福大学HIV-1耐药数据库中检索,根据数据库收录的情况及解释,初步分析突变与耐药的关系。结果在服药组序列中反转录酶区有6个位点7个突变的频率显著高于未服药组,分别是D123E、V292I、K366R、T369A、T369V、A371V和1375V,即前2个突变位于反转录酶的聚合酶区、后5个突变位于反转录酶的连接区。检索数据库收录情况,有7个突变均为相应位点的主要变异形式,在服药患者中出现的频率显著高于未服药患者。结论筛选出的HIV-1B′亚型病毒株7个突变可能与耐药有关。
李韩平郭伟刘永健鲍作义李林庄道民刘思扬王铮王晓林李敬云
关键词:HIV-1
河南某农村艾滋病患者劣势耐药毒株的进化及原发耐药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了解河南省部分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及耐药发生情况,分析劣势耐药毒株在该人群本底存在情况。方法以河南某农村149名初始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建(In-house)基因型耐药检测方法分析抗病毒治疗失败患者HIV-1耐药发生情况,对抗病毒治疗后产生耐药的病例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实时定量PCR(allele-specificreal-timePCR,ASPCR)方法检测其抗病毒治疗前样本劣势耐药毒株存在情况。结果抗病毒治疗后患者的HIV-1病毒载量显著下降(t=275,P:0.0001),但CD4’T淋巴细胞绝对数无明显变化(t=1.765168,P=0.0852)。抗病毒治疗失败患者中耐药的发生率为4.88%,ASPCR检测发现,在调查基线时,7例耐药患者全部存在劣势M184V突变,5例存在劣势K103N突变。结论河南省部分未治疗的艾滋病患者存在HIV-1原发性耐药毒株,劣势耐药突变可能发展为优势耐药毒株并影响抗病毒治疗的效果。
李韩平郭伟朱新鹏王哲刘永健鲍作义李林庄道民刘思扬王铮王晓林李敬云
关键词:抗病毒治疗原发耐药IN-HOUSE
辅助鉴定HIV的引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辅助鉴定HIV的引物组合物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引物组合物,由序列表的序列1所示DNA、序列表的序列2所示DNA、序列表的序列3所示DNA和序列表的序列4所示DNA组成;所述引物组合物的功能为如下(a)或...
李韩平李敬云郭伟鲍作义李林刘永健庄道民刘思扬李天一王晓林
文献传递
一种辅助鉴定HIV的引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辅助鉴定HIV的引物组合物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引物组合物,由序列表的序列1所示DNA、序列表的序列2所示DNA、序列表的序列3所示DNA和序列表的序列4所示DNA组成;所述引物组合物的功能为如下(a)或...
李韩平李敬云郭伟鲍作义李林刘永健庄道民刘思扬李天一王晓林
辅助鉴定HIV的引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辅助鉴定HIV的引物组合物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引物组合物,由序列表的序列1所示DNA、序列表的序列2所示DNA、序列表的序列3所示DNA和序列表的序列4所示DNA组成;所述引物组合物的功能为如下(a)或...
李韩平李敬云郭伟鲍作义李林刘永健庄道民刘思扬李天一王晓林
河南某农村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HIV-1耐药发生的六年队列分析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揭示在中国农村特殊的抗病毒治疗模式下HIV.1耐药发生的规律。方法2004年3月在中国河南某农村招募75例于2003年9月开始接受齐多夫定(AZT)+去羟肌苷(ddI)+奈韦拉平(NVP)治疗的艾滋病患者,进行封闭式队列研究,共随访12次、788人次、历时6年3个月,每次随访均检测病毒载量及CD4细胞计数,对病毒未抑制的患者进行基因型耐药检测,采用生存分析方法分析耐药发生时问。结果患者累计病死率为16%(12/75);共有66例发生耐药,累计耐药率为88%;生存分析发现,开始治疗的第1年,累计耐药率达到54.7%,患者不耐药的概率由100%下降到45.3%。半数患者保持对药物敏感的时间约为治疗后时间12.0个月(95%C18.6~17.0);首次病毒载量≤4.01gU/ml和〉4.01gU/ml的两组患者,半数药物敏感的时间分别为25.1个月(95%CI19.0—33.3)和4.8个月(95%Cj4.1—5.6)。治疗过程中早发生耐药(12个月以内)的患者,病毒抑制失败和CD4细胞数下降的危险均较大。结论耐药的发生随治疗时间上升,抗病毒治疗第1年发生耐药的危险最大,病毒载量高的患者耐药发生的速度快,发生耐药对治疗的效果影响显著。初期治疗取得最大的病毒抑制是控制耐药发生的关键。
李韩平郭伟李宏王哲刘永健鲍作义李林庄道民刘思扬王铮王晓林李敬云
关键词:HIV-1抗病毒药病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