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燕春

作品数:132 被引量:274H指数:8
供职机构:兰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甘肃省中青年科技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0篇期刊文章
  • 17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6篇金属学及工艺
  • 67篇一般工业技术
  • 17篇文化科学
  • 12篇理学
  • 7篇冶金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55篇非晶
  • 49篇合金
  • 33篇力学性能
  • 33篇力学性
  • 29篇非晶合金
  • 25篇复合材料
  • 25篇复合材
  • 22篇ZR
  • 21篇金属
  • 19篇金属玻璃
  • 17篇块体非晶
  • 17篇块体非晶合金
  • 16篇非晶复合材料
  • 15篇形成能
  • 15篇非晶形成
  • 14篇块体金属玻璃
  • 14篇非晶形成能力
  • 13篇数学
  • 12篇CU
  • 9篇铁基

机构

  • 108篇兰州理工大学
  • 17篇昭通学院
  • 8篇北京工业大学
  • 5篇昭通师范高等...
  • 2篇核工业北京化...
  • 1篇甘肃省人民医...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兰州城市学院
  • 1篇云南民族大学
  • 1篇金川集团股份...
  • 1篇中国石油
  • 1篇陕西旬邑青岗...

作者

  • 130篇赵燕春
  • 93篇寇生中
  • 63篇李春燕
  • 30篇袁小鹏
  • 15篇蒲永亮
  • 14篇徐娇
  • 12篇袁子洲
  • 10篇蒋维科
  • 10篇赵泽福
  • 10篇孙浩
  • 8篇丁雨田
  • 8篇刘广桥
  • 8篇索红莉
  • 7篇胡晓飞
  • 6篇李超
  • 6篇王胜
  • 6篇于朋
  • 6篇李文生
  • 6篇张亚娟
  • 6篇李广

传媒

  • 15篇稀有金属材料...
  • 12篇功能材料
  • 8篇稀有金属
  • 5篇有色金属(冶...
  • 5篇兰州理工大学...
  • 4篇材料导报
  • 4篇铸造
  • 4篇赤峰学院学报...
  • 4篇教育教学论坛
  • 4篇有色金属工程
  • 3篇有色金属
  • 3篇中国有色金属...
  • 3篇材料热处理学...
  • 3篇南昌教育学院...
  • 3篇高教学刊
  • 2篇哈尔滨师范大...
  • 2篇佳木斯教育学...
  • 2篇金属学报
  • 2篇中国铸造装备...
  • 2篇昭通师范高等...

年份

  • 1篇2024
  • 7篇2023
  • 6篇2022
  • 5篇2021
  • 5篇2020
  • 4篇2019
  • 9篇2018
  • 13篇2017
  • 3篇2016
  • 13篇2015
  • 15篇2014
  • 18篇2013
  • 9篇2012
  • 9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2
1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熔炼气氛中的氧含量对锆基非晶合金非晶形成能力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在氧气浓度(体积分数)分别为4.19%、0.838%、0.168%的熔炼气氛下熔炼成分为Zr63.36Cu14.52Ni10.12Al12的母合金,采用铜型吸铸法将其制备成非晶合金棒状试样,研究了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与压缩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熔炼气氛中氧含量的减少,合金的晶化温度由653.7 K下降至645.1 K,过冷液相区宽度由85.8 K上升至94.3 K;非晶合金的最大抗压强度由1.82 GPa上升至1.94 GPa,塑性形变由2.29%提升至18.99%;随着氧含量的降低,Zr63.36Cu14.52Ni10.12Al12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上升,力学性能得到提高。
邢秋玮寇生中李春燕赵燕春徐冲蒋维科李超
关键词:块体非晶合金氧含量非晶形成能力热稳定性
ZrCuNiAlEr块体金属玻璃尺度效应的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通过磁悬浮熔炼-铜模吸铸法制备了直径为2,4,6 mm的(Zr_(63.36/100)Cu_(14.25/100)Ni_(10.12/100)Al_(12/100))_(100-x)Er_x(x=0.5,1,1.5,2,2.5,3)块体金属玻璃棒状试样,研究了尺寸大小对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x=2,2.5时,直径为2 mm的合金试样出现了大的压缩塑性变形,塑性变形量分别达到24.59%和24.93%。而?4和6mm合金试样的压缩塑性变形基本上无变化,这就说明该非晶合金的塑性随着尺寸的增大而下降,即非晶合金压缩塑性存在尺寸效应。弹性模量、屈服强度和断裂强度也随着合金尺寸的增加而下降,即随着非晶合金尺寸的增加其力学性能逐渐降低。
李春燕尹金锋王铮寇生中赵燕春
关键词:金属玻璃尺寸效应力学性能塑性变形
形状记忆晶相强韧化Ti基非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形状记忆晶相强韧化Ti基非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按原子百分比计,该复合材料成分为(Ti<Sub>0.50</Sub>Ni<Sub>0.50-y</Sub>M<Sub>y</Sub>)<Sub>100-x</Sub>Cu...
赵燕春寇生中袁小鹏李春燕蒲永亮李超蒋维科徐娇
文献传递
块体非晶合金韧塑性研究现状被引量:4
2018年
提高室温塑性和断裂韧性是块体非晶合金作为先进结构材料应用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理解应力加载时的室温塑性变形机制是提高其韧塑性的前提。块体非晶合金通过高度局域化的剪切带形成和扩展而产生塑性变形,提高其室温塑性取决于剪切带的均匀化分布程度。研究者们在该领域做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工作,如喷丸、设计高泊松比的非晶、设计具有微观起伏结构的铸态相分离非晶以及引入晶相增韧等,使块体非晶合金的韧塑性得到有效改善。从第二相韧塑化非晶基复合材料、泊松比判据、尺寸效应、非晶表面涂层增韧、通过预变形预制多重剪切带改善塑性、冷热循环处理抗非晶合金老化等方面,综述了块体非晶合金韧塑化的研究热点,韧塑性判据,控制剪切带形成、扩展和分布的方法,指出获得良好拉伸塑性和断裂韧性仍是不同体系非晶合金的研究目标和重要发展方向,推动着块体非晶合金作为新型功能结构材料的应用和产业化。
赵燕春许丛郁袁小鹏何旌寇生中李春燕袁子洲
关键词:块体非晶合金力学性能
三元无规共聚聚丙烯EPB08F流变行为研究
2016年
采用毛细管流变仪和熔体拉伸流变仪对EPB08F和市售两个同类产品FL7632和C5608的流变特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分子链破坏程度不同,EPB08F与市售两个产品流变性能略有差异,三者均具有良好的流变性能。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粘度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流动性能增加,继续增加温度,效果不明显。随着拉伸应变速率增加,EPB08F及市售同类产品拉伸粘度先上升后下降。相对分子量FL7632>EPB08F>C5608,分子量分布FL7632>EPB08F>C5608。
黄明源李广全赵燕春杨世元
关键词:熔体强度
一个简单不等式的引申
2012年
本文系统揭示各级各类数学竞赛中一类分式不等式的命题背景和解决办法。
赵泽福赵燕春卯兴聪
关键词:数学竞赛分式不等式命题背景
Ti基非晶复合材料的强韧化机理被引量:2
2019年
采用水冷铜坩埚磁悬浮熔炼-铜模吸铸法在真空及高纯氩气保护条件下制备了直径3 mm的(Ti0.5Ni0.48M0.02)80Cu20(M=Fe,Ce,Zr)合金,研究了Fe、Ce、Zr对合金凝固组织中形状记忆晶相析出的变化规律的影响,分析了该合金的室温力学行为与强韧化机理。研究发现,(Ti0.5Ni0.48M0.02)80Cu20(M=Fe,Ce,Zr)合金铸态结构均为非晶+形状记忆晶相(B2过冷奥氏体和B19’热致马氏体)的复合结构,其中M=Fe、Ce的合金B2相析出体积分数较多,M=Zr的合金B19’相析出体积分数较多。在室温压缩过程中,合金均表现出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其中以M=Ce的合金性能最优,断裂强度,屈服强度,塑性应变分别达到2645 MPa,1150 MPa和12.2%。合金在受压应力断裂后,组织中奥氏体相体积分数减小,马氏体相体积分数增加,同时在屈服后均表现出强烈的加工硬化行为。加工硬化速率和瞬时加工硬化指数随真应变的变化分为3个阶段,合金内部在压应力的作用下B2向B19’相转变是合金强韧化的主要动力。M=Fe的合金加工硬化速率、平均加工硬化指数、瞬时加工硬化指数最大,加工硬化能力最强,M=Ce的合金次之,M=Zr的合金最弱。
赵燕春毛瑞鹏许丛郁孙浩蒋建龙寇生中
关键词:非晶复合材料奥氏体相马氏体相
国内数学学科教学知识研究综述及对高师数学教育的启示
2013年
数学学科教学知识是数学学科本体性知识与教学条件性知识相融合的产物,是由学科知识和教学知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一定的方式转换形成。本文对我国学者关于数学学科教学知识研究所获得的主要结论从三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并提出高师数学教育应从中获得的一些启示。
胡晓飞赵燕春刘承萍
关键词:数学学科教学知识高师数学教育
均匀化处理对Fe基中熵合金组织及力学性能影响
2023年
采用水冷铜坩埚磁悬浮熔炼-铜模负压吸铸法制备了(Fe_(63.3)Mn_(14)Si_(9.1)Cr_(9.8)C_(3.8))_(98.5)Y_(1.5)(Y=Cu、Ag)、(Fe_(63.3)Mn_(14)Si_(9.1)Cr_(9.8)C_(3.8))_(97)Cu_(1.5)Ag_(1.5)中熵合金.通过建立均匀化动力学方程,研究了均匀化温度和时间对力学性能的影响.对(Fe_(63.3)Mn_(14)Si_(9.1)Cr_(9.8)C_(3.8))_(98.5)Y_(1.5)(Y=Cu、Ag)、(Fe_(63.3)Mn_(14)Si_(9.1)Cr_(9.8)C_(3.8))_(97)Cu_(1.5)Ag_(1.5)中熵合金分别在873、973、1073、1173、1273 K进行6 h均匀化处理,研究其组织结构和压缩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通过施加均匀化处理使合金元素均匀分布、偏析显著减少,1173 K均匀化处理后合金具有好的相稳定性,仍为fcc结构.在1173 K时,(Fe_(63.3)Mn_(14)Si_(9.1)Cr_(9.8)C_(3.8))_(97)Cu_(1.5)Ag_(1.5)中熵合金的压缩力学性能最优,其抗压强度及塑性应变分别为3992.4 MPa和35.75%,且实验结果与均匀化扩散动力学方程计算预测相符.
赵燕春师自强张林浩张敏亚寇生中
关键词:微观结构力学性能
MgZnCa合金的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通过铜模吸铸法制备直径为3mm的Mg-Zn-Ca三元共晶合金,按成分比例配制的合金分别为Mg72Zn15Ca13、Mg62Zn36Ca2、Mg14Zn22Ca64和Mg26Zn48Ca26.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光学显微镜(OM)、微机控制电子式万能试验机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MgZnCa合金的组织结构、力学性能和断口形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Mg72Zn15Ca13、Mg14Zn22Ca64和Mg26Zn48Ca26合金形成非晶相和晶体相共存的复合材料,Mg62Zn36Ca2形成纯晶体;其中强度最高、塑性最好的是Mg14Zn22Ca64,其强度和塑性应变分别为548MPa和0.9%;对于该合金系,强度随结晶度降低而升高;压缩断口形貌显示,Mg72Zn15Ca13、Mg62Zn36Ca2、Mg14Zn22Ca64和Mg26Zn48Ca26合金均为脆性断裂.
寇生中李林李春燕赵燕春高凯雄于朋
关键词:力学性能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