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春燕

作品数:146 被引量:260H指数:8
供职机构:兰州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甘肃省中青年科技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建筑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7篇期刊文章
  • 44篇专利
  • 7篇会议论文
  • 4篇学位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5篇一般工业技术
  • 69篇金属学及工艺
  • 10篇建筑科学
  • 8篇电气工程
  • 8篇文化科学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化学工程
  • 2篇理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2篇非晶
  • 48篇合金
  • 35篇非晶合金
  • 30篇力学性能
  • 30篇力学性
  • 20篇钕铁硼
  • 20篇块体非晶
  • 20篇块体非晶合金
  • 19篇金属
  • 18篇形成能
  • 18篇复合材料
  • 18篇复合材
  • 17篇非晶形成
  • 17篇非晶形成能力
  • 16篇ZR
  • 15篇SUB
  • 14篇油泥
  • 13篇热力学
  • 13篇金属玻璃
  • 12篇热力学模型

机构

  • 111篇兰州理工大学
  • 39篇北京工业大学
  • 3篇中铁第一勘察...
  • 2篇兰州城市学院
  • 1篇丹麦技术大学

作者

  • 146篇李春燕
  • 92篇寇生中
  • 63篇赵燕春
  • 37篇索红莉
  • 29篇袁小鹏
  • 28篇刘敏
  • 20篇岳明
  • 20篇尹小文
  • 19篇马麟
  • 15篇蒲永亮
  • 14篇徐娇
  • 14篇赖伟鸿
  • 13篇丁雨田
  • 12篇金琼花
  • 12篇袁子洲
  • 10篇蒋维科
  • 9篇刘广桥
  • 7篇许广济
  • 7篇徐燕
  • 7篇王毅

传媒

  • 14篇稀有金属材料...
  • 13篇功能材料
  • 8篇稀有金属
  • 6篇中国有色金属...
  • 4篇有色金属(冶...
  • 4篇材料导报
  • 4篇铸造
  • 4篇材料热处理学...
  • 4篇教育教学论坛
  • 2篇特种铸造及有...
  • 2篇热加工工艺
  • 2篇材料工程
  • 2篇兰州理工大学...
  • 2篇精密成形工程
  • 2篇高教学刊
  • 1篇甘肃科学学报
  • 1篇金属学报
  • 1篇土木工程学报
  • 1篇建筑结构
  • 1篇铸造技术

年份

  • 4篇2023
  • 9篇2022
  • 8篇2021
  • 5篇2020
  • 1篇2019
  • 13篇2018
  • 19篇2017
  • 13篇2016
  • 15篇2015
  • 16篇2014
  • 11篇2013
  • 6篇2012
  • 5篇2011
  • 4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 6篇2005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1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Fe对Zr基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热稳定性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7
2012年
用铜模吸铸法制备了Zr(65-x)Cu17.5Ni10Al7.5Fex(x=0,1,2,3,4,5,at%)块体合金,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镜(TEM)、同步热分析(DSC)、万能试验机和扫描电镜(SEM)研究了Fe对Zr基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热稳定性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添加Fe元素有利于提高该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和热稳定性,当Fe含量为x=2时,其内部结构为完全非晶结构,并且此成分具有较高的GFA和热稳定性(ΔTx=58K)。Fe元素的适量加入也有利于提高该合金的强度和塑性,其中x=2的块体非晶合金的抗压强度σf、断裂应变εf和塑性应变εp分别高达2338MPa、12.4%和2.0%。
李春燕寇生中刘广桥赵燕春郑宝超丁雨田
关键词:ZR基块体非晶合金非晶形成能力热稳定性塑性
一种SrTiO<sub>3</sub>与LaAlO<sub>3</sub>双纳米颗粒掺杂YBCO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
一种SrTiO<Sub>3</Sub>与LaAlO<Sub>3</Sub>双纳米颗粒掺杂YBCO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将前驱液旋涂于基底上,得到附着于基底表面的前驱膜,前驱膜置于通入干燥氧气的石英管式炉内,于室...
索红莉王田田徐燕仪宁李春燕马麟刘敏王毅孙硕田民
文献传递
金属玻璃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断裂韧性测试被引量:2
2012年
采用铜模吸铸法制备了(Zr0.55Al0.1Ni0.05Cu0.30)100-xTix(x=0、2、4、6、8)板状哑铃型金属玻璃基复合材料试样。用X射线衍射(XRD)、岛津AG-10TA万能材料力学试验机和JSM-6700F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试样的组织结构以及断裂韧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当x=0、2、4时,试样为非晶-晶体复合材料,当x=6、8时,试样为晶体材料。表明通过调整Ti的含量可以制备出金属玻璃基复合材料。采用三点弯曲法测定了复合材料的断裂韧性,当x=0、2、4时,试样的断裂韧性KIC值分别为10.529、5.142和3.446MPa.m1/2。
李春燕寇生中赵燕春刘广桥丁雨田
关键词:金属玻璃复合材料断裂韧性
一种非晶复合结构钢
一种非晶复合结构钢,按重量百分比计,其组方为:C:0.02~0.2%;Mn:13%~16%;Si:3%~5%;Cr:10%~12%;Re:0~2%,其余为Fe元素。本发明的复合材料其组织为γ奥氏体相+非晶复合结构,在应力...
赵燕春寇生中李广李春燕马文龙毛瑞鹏许丛郁
文献传递
冷却速度对Cu_(46)Zr_(44)Al_5Nb_5块体非晶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7
2014年
通过磁悬浮熔炼-水冷铜模吸铸法制备了Cu46Zr44Al5Nb5块体非晶合金阶梯形试样,由X射线衍射(XRD),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万能试验机分别表征试样的结构、热力学和力学行为,研究其组织、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与冷却速率的关系。结果表明,Cu46Zr44Al5Nb5合金具有较强的非晶形成能力和良好的热稳定性,其热力学行为表现出尺寸效应。熔体凝固冷却速率对试样尺寸变化敏感,随着试样尺寸的增加,冷却速度呈倍数递减、合金结构的无序度下降,原子排列向稳态转变,导致非晶合金的热稳定性降低。合金的玻璃转变温度不是定值,而是随冷却速度增加而升高,过冷液相区宽度ΔTx、约化玻璃转变温度Trg和晶化放热ΔH随直径的增加而降低,玻璃转变温度向低温漂移。随着直径的增加,冷却速度的降低,非晶合金的短程有序范围增大,最近邻原子间距减小,非晶合金结构的无序密堆性下降,原子排列向稳态转变,导致抗压强度降低,合金的断裂强度随试样直径的增大而减小。
赵燕春寇生中袁小鹏李春燕于朋蒲永亮
关键词:块体非晶合金力学性能
磁场-碳纳米管协同作用循环水抑垢吸附研究及产业化应用
姜丽丽侯新刚李春燕申莹莹赵宇
项目所属科学技术领域:该项目属于冶金工程技术领域。 主要科技内容:为了节约淡水资源、降低水耗,同时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钢铁企业已广泛采用循环冷却水+废水处理后做冷却水补充水的供水模式。但由此带来循环水易结垢﹑重金...
关键词:
关键词:复合材料废水处理工艺
Ta添加对(Fe_(0.46)Co_(0.36)Ni_(0.04)Zr_(0.14))_(100-x)Ta_x非晶合金复合材料磁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2015年
利用铜模吸铸法制备出直径为3 mm的(Fe0.46Co0.36Ni0.04Zr0.14)100-xTax(x=0,4,8,12)非晶合金复合材料柱状试样,通过X射线衍射(XRD)、选区电子衍射(SAED)、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微机控制电子式万能力学试验机和扫描电镜(SEM)研究了不同Ta含量对合金的磁性能和压缩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Ta含量的增加,合金中不断有晶体相Co2Zr、Co2Ta0.5Zr0.5析出,合金的矫顽力Hc呈现出减小的趋势,而合金的饱和磁化强度Ms、抗压强度σbc和弹性应变εe则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当x=4时,合金的Ms、σbc和εe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37.70A·m2/kg、1 814 MPa和4.583%。说明选取合适的Ta含量能够明显改善(Fe0.46Co0.36Ni0.04Zr0.14)100-xTax非晶合金复合材料的磁性能和力学性能。
罗文涛寇生中赵燕春李春燕孙为民高记鹏
关键词:TA磁性能
形状记忆晶相强韧化Ti基非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形状记忆晶相强韧化Ti基非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按原子百分比计,该复合材料成分为(Ti<Sub>0.50</Sub>Ni<Sub>0.50-y</Sub>M<Sub>y</Sub>)<Sub>100-x</Sub>Cu...
赵燕春寇生中袁小鹏李春燕蒲永亮李超蒋维科徐娇
文献传递
铜镍合金化及半固态处理工艺对ZrCoAl系非晶合金组织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向以Zr80Co15Al5为基体的非晶合金中添加微量铜和镍,利用铜模吸铸法和半固态处理工艺制备棒状(Zr0.88Cu0.12)95-2x Al5(NiCu)x(x=1.5、2.5、3.5)非晶合金。利用SEM、XRD和光学显微镜(OM)分析研究了半固态处理工艺对非晶合金的微观组织结构、玻璃形成能力及断口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半固态处理工艺基础上对Zr80Co15Al5添加微量铜和镍后有较好的晶体形成能力。
李超寇生中赵燕春袁小鹏李春燕蒋维科徐冲邢秋玮
关键词:玻璃形成能力
微合金化对Ti基非晶复合材料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采用悬浮熔炼-水冷铜模吸铸法制备了(Ti0.5Ni0.5-xZrx)80Cu20(x=0,0.02,0.04,0.06和0.08)。通过对Zr的添加量的控制制备具有组织连续梯度的非晶复合材料,研究其组织和力学行为及微量Zr的添加对此非晶复合材料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凝固过程的温度梯度决定了复合材料的组织梯度,由表及里,主要为非晶相、马氏体相和奥氏体树枝晶相。铸态非晶基体上析出了B2-Ti(Ni,Cu)过冷奥氏体相和B19’-Ti(Ni,Cu)热诱发马氏体相,加载断裂后应力诱发马氏体相变,马氏体衍射峰比铸态增强且马氏体择优取向。随着Zr的不断添加,此系列非晶合金非晶形成能力先提高后降低,奥氏体含量不断下降,相变诱发塑性减弱,从而塑性逐级递减,强度先升高后降低。
赵燕春赵志平袁小鹏寇生中李春燕罗文涛
关键词:微合金化非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