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俊
- 作品数:51 被引量:274H指数:9
-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山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更多>>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抗体对人喉鳞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抗体对人喉鳞癌裸鼠移植瘤是否具有生长抑制作用。方法利用人喉鳞癌细胞株Hep-2细胞建立裸鼠喉癌模型,分成2组,每组12只,瘤周注射用药。观察肿瘤体积,生长曲线以及抑瘤率。结果 VEGFR-3抗体可以引起荷瘤体积和质量的减少,较0.9%氯化钠注射液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64,P<0.05)。VEGFR-3抗体组抑瘤率为48.21%。结论阻断VEGFR-3受体有望成为喉癌淋巴结转移预防和治疗的潜在靶点。
- 李乐王斌全田俊高太虎
- 关键词:喉肿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
- 孤立性先天失嗅患者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 探讨孤立性先天失嗅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家系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2007年4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8例孤立性先天失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女性各4例.患者自幼未闻到过任何气味,全部患者均进行了详细的病史采集、全面体检、T&T和Sniffin' s ticks主观嗅觉功能检查、嗅觉事件相关电位测试、鼻内镜检查和鼻窦CT检查及性激素检测.7例行嗅觉通路MRI检查,1例因佩戴避孕环未进行MRI检查.经内分泌、泌尿外科会诊排除综合征型先天性失嗅.结果 8例患者鼻内镜检查、鼻窦CT检查除4例鼻中隔明显偏曲,2例泡性中鼻甲外,均未见鼻腔、嗅裂占位,主观嗅觉测试均为完全失嗅.嗅觉事件相关电位7例不能引出,1例可以引出.MRI检查:嗅沟不明显,嗅球嗅束未发育者2例.其余5例均有嗅球变形、呈不规则状、结构不清,其中3例嗅束萎缩变细,1例嗅束正常,1例嗅束细短;7例嗅沟均不同程度变浅.8例患者性激素检测均未见异常.3例患者显示出一定的家系特征.结论 孤立性先天失嗅诊断应依据病史、专科体检、嗅觉测试、鼻窦CT、嗅觉事件相关电位以及嗅觉通路MRI检查结果.嗅觉相关电位和嗅觉通路MRI对诊断有重要价值,嗅沟深度小于8 mm,可以作为先天性失嗅的客观指标,部分病例显示出一定的家系特征.
- 李丽魏永祥王宁宇苗旭涛杨凌葛晓辉吴莹刘佳田俊
- 关键词:嗅觉障碍诱发电位磁共振成像
- 喉癌术后患者健康促进行为驱动力的质性研究被引量:12
- 2019年
- 目的探讨喉癌术后患者出院后健康促进行为驱动力因素。方法2016年9月至2017年1月,目的抽样法结合滚雪球抽样法选取在太原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确诊为喉癌且进行喉切除术并顺利出院的19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对其进行访谈,并应用内容分析法分析整理。结果喉癌术后患者出院后健康促进行为驱动力主要来源于外在的驱动力及内在的驱动力。外在驱动力主要有自然环境是治疗的动力来源、兴趣爱好使患者情绪上得到满足、家人关怀可缓解患者负性心理、病友鼓励会让患者产生归属感等亚主题;内在的驱动力主要有主动解决问题提升了患者的自我价值、创伤后成长使患者重新认识生活、控制不良情绪加速了患者的康复等亚主题。结论喉癌术后患者出院后健康促进的驱动力因素复杂多样。医护人员要及时掌握喉癌患者的健康状况及健康促进的方法,促进其实现患者的自我支持、家属的情感支持以及社会支持等。
- 刘洁田俊王斌全冯翔展阳妮郭珏
- 关键词:喉癌驱动力
- 喉癌患者健康行为改变障碍的质性研究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了解喉癌手术患者出院后健康行为改变存在的障碍,为临床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4例喉癌患者进行深入访谈,分析资料及提炼主题。结果喉癌患者所理解的健康行为包括戒烟、避免酗酒、合理饮食、体育锻炼、控制体质量、术后嗓音锻炼、情绪管理、戴管形象维护、主动寻求治疗、放疗后皮肤护理、药物治疗11种;提炼出治疗不良反应干扰-生理性障碍、不良情绪干扰-心理社会性障碍、外界因素干扰-其他障碍3个主题。结论喉癌患者出院后的健康行为改变存在多重障碍,医护人员应制定针对性健康促进干预计划,完善医疗团队支持体系,给予患者多方面的支持,将障碍因素转化为改善健康行为的动力。
- 刘洁田俊王斌全冯翔展阳妮郭珏贾越郭瑞
- 关键词:喉癌手术出院患者
- 嗅觉障碍性疾病的创新诊疗技术的建立及推广和应用
- 魏永祥杨凌刘佳姚淋尹田俊苗旭涛任媛媛陈国威占小俊郭怡辰孙智甫武大伟
- 1.研究目的:嗅觉障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危及安全,是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早期预警信号,与老年人群死亡率密切相关。项目开展数年来,在早期检测、临床诊疗、发病机理等进行了国内原创探索性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技术创新点: ...
- 关键词:
- 关键词:药物治疗
- 护士主导的喉癌术后患者随访清单的制订被引量:32
- 2018年
- 目的研制喉癌术后随访清单,用于在护士主导的喉癌患者术后随访过程中系统、动态地评估患者,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方法基于文献研究、对喉癌术后患者半结构式访谈研制随访清单初稿,采用改良德尔菲法分别对北京市、广东省、山东省、山西省的17名专家进行第1轮咨询,对第1轮中返回问卷的15名专家进行第2轮咨询,并在喉癌术后患者中测试清单。结果 2轮专家咨询的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88.2%和100%。第2轮咨询中,专家权威系数为0.884,一、二、三级指标专家意见的Kendall协调系数分别为0.193、0.152、0.214(P<0.05)。最终形成的喉癌术后随访清单包括一级指标4项(生理状况、精神状况、家庭或社会状况、功能状况),二级指标15项,三级指标42项。结论经专家咨询确定的护士主导的喉癌术后随访清单科学、合理,能为喉癌术后患者随访过程的动态评估及制订个体化随访方案提供依据。
- 冯翔田俊王斌全展阳妮刘洁郭珏贾越郭瑞
- 关键词:随访喉肿瘤德尔菲技术
- 三种术式治疗声带良性增生性病变与声学评估被引量:1
- 2009年
- 张念祖夏立军皇甫辉李育军田俊高伟贺军辉
- 关键词:声带良性增生性病变声学评估显微支撑喉镜嗓音嘶哑
- 一种改进的小鼠嗅神经元原代培养方法及其鉴定
- 2018年
-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的小鼠嗅神经元原代培养方法。方法收集孕15~20dC57BL/6小鼠的胚胎嗅黏膜,分别采用普通的和改进的分离方法原代培养嗅神经元。接种后的第1、3、5、7和9天,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培养第5天,常规免疫荧光方法对嗅神经元特异的β-微管蛋白Ⅲ抗原和嗅神经元标志蛋白(OMP)进行鉴定。结果按照改进的实验流程,部分存活细胞显示出了典型的双极神经元形态,接种后的第5天,这些细胞经过β-微管蛋白Ⅲ和OMP免疫荧光标记证实为嗅神经元。采用普通流程,从第3天开始,可见成纤维细胞生长并逐渐铺满培养皿。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一种相对简便的嗅神经元原代培养方法。
- 田俊张三妹李丽
- 关键词:嗅神经神经元
- 喉癌影像学评估进展被引量:2
- 2016年
- 喉癌切缘,传统意义上指的是喉肿瘤边缘与切除样本边缘之间的距离n’。目前喉癌治疗方式主要有喉全切术、喉保留手术、放疗和化疗以及他们各种方式的结合。其中喉全切术后患者的发声、吞咽功能较差,个人生活质量下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而部分切除手术,虽然对患者的损伤程度小,但是否需要完全切除尚有一定的疑问。
- 何鹏飞田俊靳荣秀贾越郭珏王斌全
- 关键词:喉肿瘤切缘影像学检查
- 141例病毒感染性嗅觉障碍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探讨病毒感染后嗅觉障碍(PVOD)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并分析2009-07-2015-01期间就诊的连续141例PVOD患者的病例信息,包括调查问卷获取一般信息及发病症状,主观嗅觉心理测试采用Sniffin'Sticks Test。结果:回顾性分析连续就诊的141例PVOD患者,男女比例为1.0:2.3,嗅觉障碍严重程度在男女间无差别(χ~2=0.05,P>0.05)。患者年龄在30~40岁、50~60岁有集中的趋势。鼻塞、鼻涕、喷嚏是PVOD最常见的鼻部症状,咽痛、咳痰、咳嗽是最常见的其他症状。结论:大样本PVOD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进一步提示PVOD的发生可能和性别、年龄等因素有关,但目前我们对这种复杂疾病的认识十分有限,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 田俊魏永祥李丽孙智甫王斌全
- 关键词:嗅觉障碍病毒上呼吸道感染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