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道元
- 作品数:15 被引量:33H指数:3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洛阳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肾癌患者手术及免疫治疗前后的血清蛋白指纹图谱的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分析肾癌患者手术前后及免疫治疗前后的血清蛋白指纹图谱,构建并评估血清差异蛋白诊断模型。方法:首先应用弱阳离子磁珠技术富集肾癌患者手术前后、免疫治疗后及健康对照组的血清蛋白,其次用基质辅助激光解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技术构建肾癌患者不同时期的蛋白指纹图谱,再应用有监督以及无监督的化学计量学模式识别方法对构建的指纹图谱进行效力评价,最后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寻求区别各个时期肾癌患者血清中的差异蛋白。结果:在无监督模式识别方法(主成分分析,PCA)结果不理想的情况下,对比了不同有监督模式识别方法构建的指纹图谱模型,结果表明遗传算法(GA)对各个时期的肾癌患者均有较高的识别率,达到了97.7%;术前和术后差异蛋白只有一个,而术前和免疫治疗后、术后和免疫治疗后存在较多的差异蛋白。结论:肾癌患者经过免疫治疗后,血清蛋白质和术前及术后存在明显差异,肾癌应用遗传算法构建的血清蛋白指纹图谱可有效识别术前、术后、免疫治疗后以及正常对照组的血清差异蛋白。
- 高燕华高春芳王道元赵光李宝辉邹永强
- 关键词:肾细胞癌免疫治疗蛋白指纹图谱
- 后肾腺瘤2例报道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并评估后肾腺瘤(MA)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提高对其诊断和治疗的认识。方法报道2例MA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手术方法及病理结果,随访患者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2例患者术前诊断均为肾占位,1例行肾切除术,1例行保留肾单位手术(NSS),术后病理均为MA,随访3a均未出现复发及转移。结论 MA是一种罕见的肾脏上皮源性肿瘤,极易误诊为肾癌,病理诊断至关重要,由于本病的良性生物学行为,NSS为其首选,术后需要密切随访。
- 王道元刘柯柯闫书贤叶永利杨兴强陈永红刘江海
- 关键词:后肾腺瘤病理保留肾单位手术
- 晚期肾细胞癌18例治疗体会被引量:4
- 2012年
- 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是最常见的肾脏恶性肿瘤,具有多药耐药性,对放化疗均不敏感,25%~30%的患者就诊时已发生转移,行根治性手术后仍有20%~40%的患者出现复发或转移,发生转移者中位生存期(OS)仅8~12个月,5a生存率不足10%[1]。传统以干扰素α和IL-2为基础的免疫治疗总有效率低且存在严重的不良反应[2]。临床试验[2]证实以舒尼替尼为代表的分子靶向药物在治疗转移性RCC方面能够获得较高疾病控制率,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改善晚期转移性RCC患者的生存状况,
- 孙如坤乔保平王利辉辛航闫泽晨王道元
- 关键词:肾细胞癌肿瘤转移舒尼替尼
- 诊断性前列腺电切2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评估诊断性前列腺电切(TURP)在前列腺穿刺活检阴性但仍怀疑前列腺癌(PCa)且伴有明显的前列腺增生(BPH)所致的下尿路症状的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意义。方法对23例前列腺穿刺活检阴性且伴有明显的BPH所致的下尿路症状的患者行诊断性TURP,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3例患者中,术后病理诊断为BPH的19例;诊断为PCa的4例,其中1例为PCa伴高级别前列腺上皮内瘤变(HGPIN)。结论诊断性TURP可作为诊断前列腺穿刺活检阴性且合并有明显的BPH所致的下尿路症状的患者的重要方法,且安全性高。
- 马志远王阳辛航孙如坤王道元乔保平
- 关键词:前列腺穿刺活检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
- 阴茎硬化性苔藓样变并发尿道狭窄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 2015年
- 阴茎硬化性苔藓样变也称为闭塞性干燥性阴茎头炎(balanitis xerotica obliterans,BXO)目前多数专家认为本病与阴茎干枯、硬化萎缩性苔藓为同一种疾病。多种原因的慢性阴茎头炎长期不愈者,均有可能发展为本病。中国及日本的患病率高于英美人,犹太人患病率最低,与其宗教习惯割礼(切除包皮)有关。该病起初表现为阴茎头黏膜皮肤肥厚浸润,色泽棕红,表面脱屑。
- 王道元杨铁军邹永强翟锐
- 关键词:尿道狭窄阴茎头炎苔藓样变尿道外口尿道扩张前尿道
- 环状RNA SLC8A1通过调控miR--21/MAPK6轴抑制前列腺癌增殖和转移的分子机制研究
- 前列腺癌是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它在在男性各种类型恶性肿瘤中的发病率位居第二位。根据全球最新的癌症统计数据结果显示,前列腺癌每年的新增确诊病例超过130万,死亡病例35.9万例,占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13.5%,占男...
- 王道元
- 关键词:前列腺癌肿瘤转移MIR-21
- 改良Palomo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疗效分析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精索静脉曲张(VC)患者行改良Palomo术的疗效,分享手术经验。方法:2009年7月~2012年1月采用改良Palomo术治疗伴有精液质量下降的VC患者182例,观察手术治疗后精液参数的变化及配偶自然受孕情况。结果:182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前后精液质量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精液质量明显改善;不育患者配偶自然受孕率为54.55%(84/154),均未出现阴囊水肿及睾丸萎缩,均未复发。结论:改良Palomo术对伴有精液质量下降的VC患者效果良好,且对不育也有很好的疗效。
- 王雷阳乔保平谢锡绍王鑫刘愿光王道元
- 关键词:精索静脉曲张精液质量不育并发症
- PSA密度对灰区内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研究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 density,PSAD,即血清总PSA与前列腺体积的比值)在F/TPSA位于0.16两侧时对灰区内前列腺癌的预测能力并制定合理的参考界值。方法:收集tPSA位于4~10ng/ml并行前列腺穿刺活检的患者135例,病理证实BPH112例,PCa23例,检测其tPSA、fPSA、F/TPSA及PSAD,分为两组,A组F/TPSA≤0.16,B组F/TPSA>0.16;绘制tPSA、PSAD的ROC曲线,计算并比较曲线下面积,分析PSAD在不同取值时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A组tPSA与PSAD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54、0.803(P<0.05);PSAD>0.18时敏感度(75%)和特异度(78.38%)均达到最大。B组tPSA、PSAD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49、0.862(P<0.05);PSAD>0.22时,敏感度(72.73%)和特异度(86.67%)均最大。结论:在灰区内tPSA对鉴别前列腺癌无明显价值。联合F/TPSA有助于提高诊断的特异性,当F/TPSA≤0.16时推荐PSAD参考界值为0.18,当F/TPSA>0.16时推荐为0.22。
- 辛航乔保平孙如坤王道元
- 关键词:前列腺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ROC曲线
-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相关变数与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及临床分期的关系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相关变数与前列腺癌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25例经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为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探讨游离PSA(FPSA)、FPSA比率(F/TPSA)、PSA密度(PSAD)与Gleason评分及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FPSA与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呈正相关(rS=0.499,P<0.001),与临床分期呈负相关(rS=-0.300,P<0.001);PSAD与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呈正相关(rS=0.616,P<0.001),与临床分期无相关性(rS=-0.128,P=0.155);F/TPSA与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呈弱相关(rS=0.182,P=0.042),与临床分期呈负相关(rS=-0.417,P<0.001)。结论:FPSA可作为前列腺癌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的参考指标;而PSAD可作为前列腺癌病理分级的参考指标,F/TPSA可作为前列腺癌临床分期的参考指标。
- 王道元乔保平孙如坤辛航王雷阳
- 关键词:前列腺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GLEASON评分
- 抗凝治疗患者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安全性与疗效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接受抗凝治疗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30例接受抗凝治疗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术前5 d停服华法林或阿司匹林,改为静脉低分子肝素,术后5 d恢复口服华法林或阿司匹林;术前10 d停服氯吡格雷,改为静脉低分子肝素抗凝,术后5 d再恢复口服氯吡格雷。术后应用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监测术中、术后有无出血、血栓性疾病及手术并发症。术后随访1~3年。结果全部患者均一次手术成功,平均手术时间25 min,术中1例膀胱穿孔,术后3例膀胱明显出血,无尿道狭窄发生。随访期间4例复发,均为异位复发,无一例患者死亡。结论在围手术期合理应用抗凝剂情况下,抗凝治疗患者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是安全和有效的。
- 王阳乔保平马志远辛航王道元孙如坤
- 关键词:抗凝膀胱肿瘤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安全性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