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集阳
- 作品数:216 被引量:1,099H指数:16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原发性失眠患者与有失眠症状抑郁症患者的血清神经肽Y和P物质水平被引量:33
- 2012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失眠症与伴有失眠症状的抑郁症患者血清神经肽Y(NPY)和P物质(SP)水平的变化及差异。方法:选取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之相应诊断标准的原发性失眠症患者42例、伴有失眠症状的抑郁症患者35例及38例正常对照,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NPY及SP水平,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定抑郁、焦虑症状和主观睡眠质量状况。结果:原发性失眠症组与伴有失眠症状的抑郁症组血清NPY水平均低于对照组[(5.6±3.9)ug/mL,(5.8±1.8)ug/mL vs.(8.7±5.0)ug/mL,P<0.05],血清S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5.0±1.5)ug/mL,(6.3±2.0)ug/mL vs.(3.7±1.2)ug/mL,均P<0.05],且伴有失眠症状的抑郁症组血清SP水平高于原发性失眠组(P<0.05),但两病例组间血清NPY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SP水平与病种、病程、性别、HAM A总分、HAM D总分、PSQI总分及各因子分无明显相关(r=0.01~0.15,均P>0.05),NPY水平仅与PSQI中的主观睡眠质量因子呈负相关(r=-0.24,P<0.05)。结论:原发性失眠症与伴有失眠症状的抑郁症患者均可能存在外周NPY及SP能神经元功能紊乱,伴有失眠症状的抑郁症患者的SP能神经功能紊乱可能更显著。
- 廖继武黄俏庭潘集阳刘亚平
- 关键词:原发性失眠症抑郁症P物质
- 广东澄海市4-12岁儿童睡眠习惯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13
- 2006年
- 目的:了解4-12岁儿童的平均睡眠时间、睡眠习惯、睡眠问题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儿童睡眠习惯问卷(The Children's Sleep Habits Questionnaire,CSHQ)及自编的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就727例4-12岁儿童的睡眠状况对家长进行调查。结果:4-12岁儿童的平均睡眠时间为9.6±0.9小时,4-6岁组睡眠时间为10.6±0.8小时,7-9岁组睡眠时间为9.9±0.9小时,10-12岁组睡眠时间为9.2±0.9小时(P〈0.05)。睡眠习惯问卷总分平均为36.8±13.6,睡眠问题的发生率为31.0%;儿童睡眠紊乱量表总分及睡眠总时间无男女差别(P〉0.05);各年龄组间(4-6岁组,7-9岁组,10-12岁组)各因子得分及总分(总分分别为42.4±14.1、34.9±12、31.8±12)有明显差异(P〈0.05);睡眠习惯问卷得分与年龄、家庭平均月收入及学习压力等因素有关(r分别为:-0.35、-0.18及0.12;P〈0.05)。居住地在城市、县城、乡镇和农村的儿童CSHQ得分(年龄构成比标准化后)分别为33.4±12.1、35.0±10.7、38.9±14.0及42.1±14.5(F=67.9,df=3,P〈0.001)。结论:儿童的睡眠状况无性别差异;儿童睡眠问题的发生率较高,年龄越小,睡眠问题情况越明显;农村儿童的睡眠质量较城市的要差,低收入家庭儿童的睡眠质量较高收入家庭儿童的要差。
- 潘集阳张继辉粱华君马萍
- 关键词:精神卫生睡眠问题睡眠习惯儿童
- 安眠药:服药时间谁做主
- 2012年
- 邵先生是一位以入睡困难为主的急性失眠患者,有时在床上翻来覆去几个小时都无法入睡。医生给他开了唑吡坦,让他服用。一个星期后复诊,邵先生明显憔悴了,原来,他一个星期来几乎每天都难以入睡。
- 潘集阳
- 关键词:服药时间安眠药失眠患者入睡困难唑吡坦
- 老年人节后别“抑郁”
- 2013年
- 什么是“节后综合征”?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媾士生导师潘集阳教授解释说,“肖后综合征”这种现象其实是现代社会大多数人的一种正常心态,属于短暂适应障碍不良现象。一方面,春节假期结束了,可一些上班族似乎还没有完全从节日的气氛中走出来,所以出现犯困、不想上班、情绪抑郁、焦虑、失眠、乏力等症状。另一方面,节后一段时间“空巢”老人易出现心理不适,闪为过节期间老人处于愉怏和亢奋之中,而节后重回“空巢”状态,巨大反差使心理上产生严重失落感,有可能导致抑郁症发生,出现失眠、头晕、食欲下降、胸闷憋气等症状。
- 潘集阳王臻王学民(设计)
- 关键词:情绪抑郁老年人后综合征精神心理
- 成人失眠障碍的临床亚型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0
- 2022年
- 失眠障碍是临床最常见的具有高度异质性的睡眠障碍,可分为多个亚型。不同亚型的失眠障碍患者在症状特征、病理生理学和治疗反应性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目前关于失眠障碍亚型的分类方法主要有三种,分别是根据失眠临床特征的分型、根据主观与客观睡眠时长的分型及根据非失眠相关临床特征的分型。本文系统地探讨了三种分型方式的优势、局限性、临床意义,以及依据不同分类方式的失眠障碍亚型在病理生理机制、治疗应答、临床结局等方面的差异,有助于失眠障碍的精细化诊断及个体化治疗措施的实施,能为今后制订更加切合临床实际及操作性强的分类方法提供思路,为深化、细致地探讨不同亚型失眠障碍的病理生理机制提供方向。
- 邓方仪唐瑞张丽清蔡艺娴潘蓉潘集阳
- 关键词:睡眠障碍失眠症
- 广州地区医科和工科学生睡眠质量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
- 2006年
-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普科及工科学生的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使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焦虑自抨量表(SAS)、抑郁自抨量表(SDS)、睡眠信念和态度量表,封174名臀学生,188名工科学生进行调查,了解他们的睡眠质量及相关因素。结果医学生PSQI得分为5.06±2.26,睡眠质量不佳者占11.0%,工科学生PSQI得分为4.78±2.21,睡眠质量不住者占11.2%,两者之间无顾着性差异(P=0.29).相关分析发现,舆睡眠质量密切相关的因素是抑郁与焦虑.结论广州地区普科学生和工科学生睡眠质量无显着性差异,睡眠质量不佳者比例比一般大学生低。心理因素是影响睡眠质量的主要因素。
- 吴小妹邱义平潘集阳
- 关键词:睡眠质量医科工科抑郁焦虑
- 失眠障碍患者血清硫氧还蛋白系统表达水平的对照研究
- 目的:研究失眠障碍患者血清硫氧还蛋白系统表达水平,探讨失眠障碍与氧化应激的关系。方法:选取符合美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五版诊断标准的失眠障碍患者27例,另选择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睡眠者20例。通过匹茨堡睡眠质量指...
- 杨纪辉潘集阳
- 关键词:氧化应激硫氧还蛋白硫氧还蛋白还原酶血清
- 文献传递
- 焦虑障碍的心身诊疗规范
- 2020年
- 焦虑障碍是指持续的不明原因的感到紧张不安,或突发的无现实依据的濒死感或失控感,或对某些事物、场所、与亲近之人分离感到持续过度的恐惧和害怕,常伴随主观痛苦感或社会功能受损。其基本特点是:①焦虑情绪的强度并无现实基础或与现实威胁明显不相符;②焦虑导致精神痛苦和自我效能下降,因此是一种非适应性的;③焦虑是相对持久的,并不随客观问题的解决而消失,常与人格特征有关;④表现自主神经系统症状为特征的紧张的情绪状态;⑤预感到灾难或不幸的痛苦体验;⑥对预感到的威胁异常的痛苦和害怕并感到缺乏应对的能力,甚至现实的适应因此而受影响。
- 潘集阳
- 关键词:情绪状态诊疗规范焦虑障碍自我效能
- 提高对发作性睡病的诊治水平被引量:1
- 2009年
- 发作性睡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睡眠障碍,指在白天出现不可控制的发作性短暂性睡眠,常伴有猝倒发作、睡眠瘫痪、睡眠幻觉等。该病最早由Gelineall于1880年首次报道,其患病率约为0.002%-0.16%,无明显性别差异。该病从儿童早期到老年期均可发病,以15~25岁为发病高峰,可长期困扰患者的身心健康,
- 潘集阳
- 关键词:发作性睡病诊治水平发病高峰睡眠瘫痪性别差异
- 基层医疗机构失眠症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被引量:4
- 2024年
- 失眠症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不仅增加多种躯体疾病和精神障碍的风险,而且带来沉重的社会卫生经济学负担。然而目前国内外均缺乏针对基层医疗机构失眠症的诊疗规范。为此,中国睡眠研究会组织国内睡眠医学专家,以国内外最新的研究进展为依据,制订本专家共识,针对失眠症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流行病学、诊断思路、筛查评估、防治措施和基层管理进行逐一阐述,共制订了15条推荐意见,以期为失眠症的基层医疗机构诊疗提供全面而规范的参考和建议。
- 中国睡眠研究会张斌艾思志陈景旭冯霞雷旭李陈渝刘帅罗雪吕东升潘集阳谭云龙肖莉曾淑妃张继辉张雯静张云淑
- 关键词:睡眠障碍失眠症基层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