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廖继武

作品数:30 被引量:208H指数:8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 2篇哲学宗教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9篇抑郁
  • 12篇双相
  • 8篇失眠
  • 7篇氨酸
  • 6篇抑郁障碍
  • 6篇抑郁症
  • 6篇双相障碍
  • 6篇P物质
  • 5篇双相抑郁
  • 5篇睡眠
  • 5篇谷氨酸
  • 4篇双相抑郁障碍
  • 4篇Γ-氨基丁酸
  • 4篇氨基丁酸
  • 3篇血浆
  • 3篇药物
  • 3篇抑郁发作
  • 3篇抑郁症患者
  • 3篇症状
  • 3篇治疗失眠

机构

  • 28篇暨南大学附属...
  • 2篇暨南大学

作者

  • 30篇廖继武
  • 26篇潘集阳
  • 12篇马萍
  • 8篇王丝丝
  • 8篇刘亚平
  • 8篇黄俏庭
  • 3篇石顺治
  • 2篇徐浩
  • 2篇徐伊
  • 2篇骆春柳
  • 2篇陈伟菊
  • 1篇田径
  • 1篇彭博
  • 1篇杨惠超
  • 1篇卢婉娴
  • 1篇史长征
  • 1篇孙尧
  • 1篇林玉芳

传媒

  • 7篇中国神经精神...
  • 4篇实用医学杂志
  • 3篇中国心理卫生...
  • 3篇中国社区医师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广东医学
  • 1篇临床精神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心理...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中华肥胖与代...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3篇2020
  • 5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6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原发性失眠患者与有失眠症状抑郁症患者的血清神经肽Y和P物质水平被引量:33
2012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失眠症与伴有失眠症状的抑郁症患者血清神经肽Y(NPY)和P物质(SP)水平的变化及差异。方法:选取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之相应诊断标准的原发性失眠症患者42例、伴有失眠症状的抑郁症患者35例及38例正常对照,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NPY及SP水平,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定抑郁、焦虑症状和主观睡眠质量状况。结果:原发性失眠症组与伴有失眠症状的抑郁症组血清NPY水平均低于对照组[(5.6±3.9)ug/mL,(5.8±1.8)ug/mL vs.(8.7±5.0)ug/mL,P<0.05],血清S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5.0±1.5)ug/mL,(6.3±2.0)ug/mL vs.(3.7±1.2)ug/mL,均P<0.05],且伴有失眠症状的抑郁症组血清SP水平高于原发性失眠组(P<0.05),但两病例组间血清NPY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SP水平与病种、病程、性别、HAM A总分、HAM D总分、PSQI总分及各因子分无明显相关(r=0.01~0.15,均P>0.05),NPY水平仅与PSQI中的主观睡眠质量因子呈负相关(r=-0.24,P<0.05)。结论:原发性失眠症与伴有失眠症状的抑郁症患者均可能存在外周NPY及SP能神经元功能紊乱,伴有失眠症状的抑郁症患者的SP能神经功能紊乱可能更显著。
廖继武黄俏庭潘集阳刘亚平
关键词:原发性失眠症抑郁症P物质
单、双相抑郁障碍患者血浆神经肽Y及P物质水平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血浆神经肽Y(NPY)及P物质(SP)水平在单、双相抑郁障碍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单、双相抑郁障碍患者血浆NPY及SPP水平差异。 方法:共有35名单相抑郁障碍患者、38名双相抑郁障碍患者及35名健康对照...
廖继武
关键词:P物质双相抑郁障碍
文献传递
广泛性焦虑障碍血浆神经肽Y、P物质水平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探讨广泛性焦虑障碍(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GAD)患者发病期血浆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及P物质(substance P,SP)水平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50例GAD患者(GAD组)和48例健康者(正常对照组)的血浆NPY、SP水平。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17-item Hamilton rating scale for depression,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估患者的临床症状。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GAD组的血浆NPY水平降低[(5.04±1.45)μg/mL vs(8.27±2.18)μg/mL,P<0.01],SP水平升高[(7.24±2.17)μg/mL vs(5.38±1.94)μg/mL,P<0.01];NPY水平与HAMA总分呈负相关(r=-0.41,P=0.03),SP水平与HAMA总分呈正相关(r=0.58,P=0.02)。结论 GAD患者可能存在外周NPY能及SP能神经元功能紊乱。
廖继武杨海华王丝丝马萍潘集阳
关键词:广泛性焦虑障碍P物质
安非他酮在抑郁障碍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0年
抑郁障碍是一种常见疾病,也是世界上排名第4位导致残疾的原因,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多数病例有反复发作倾向。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至2020年,神经精神疾病将是中国第一大疾病负担。占中国疾病负担的15.5%,而抑郁症占所有神经精神疾病负担的45%。近数十年来,精神药理学的发展,为抑郁障碍的治疗开辟了一片美好的前景,
廖继武潘集阳杨惠超
关键词:抑郁障碍安非他酮神经精神疾病疾病负担精神药理学常见疾病
双相障碍缓解期患者生物节律和睡眠模式特征的对照研究
目的研究昼夜生物节律(CR)和睡眠模式特征在双相障碍(BD)缓解期患者与正常对照者中的不同特征,探讨昼夜生物节律与睡眠模式在双相障碍中的可能作用及意义。方法通过严格的结构化临床会晤,根据《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
刘亚平潘集阳廖继武马萍石顺治
文献传递
抑郁症患者的血清谷氨酸及γ-氨基丁酸系统水平被引量:20
2020年
目的:测量抑郁症发作期与缓解期血清谷氨酸(Glu)、γ-氨基丁酸(GABA)系统水平,探讨这些递质在抑郁症病理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符合DSM-5诊断标准的抑郁症发作期患者47例,缓解期患者34例及31例正常对照,以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患者抑郁、焦虑症状,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被试血清Glu、 GABA、谷胺酰胺(Gln)及谷氨酸脱羧酶(GAD)水平。结果:与缓解期组及对照组相比,抑郁症发作期组血清Glu水平[(35.3±6.1)mg/L、(28.0±5.4)mg/L vs.(28.7±5.7)mg/L,P<0.001]及Glu/GABA[(6.3±1.3)、(5.2±1.8)vs.(5.1±1.3),P<0.05]较高,而血清GABA[(5.1±0.7)μmol/L,(5.9±0.9)μmol/L, vs.(5.8±1.2)μmol/L,P<0.01]、GAD[(29.7±6.0)U/L,(36.4±5.3)U/L vs.(35.8±7.2)U/L,P<0.001]降低,但缓解期组与对照组间各物质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作期组血清GABA水平与HAMA总分(r=-0.34,P<0.05)、HAMD总分(r=-0.46,P<0.01)及抑郁核心症状分(r=-0.32,P<0.05)呈负相关。结论:本研究提示Glu能和GABA能神经元功能异常可能是抑郁症病理机制之一。
廖继武王丝丝杨海华温金峰马萍李從睿黄俏庭潘集阳
关键词:抑郁症谷氨酸Γ-氨基丁酸谷氨酸脱羧酶
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血清谷氨酸系统代谢紊乱特征及相关因素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探讨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外周血清中谷氨酸系统各指标变化的特点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取50例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及48名正常对照,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17,HAMD-17)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估患者抑郁和焦虑症状,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被试血清谷胺酰胺(glutamine,Gln)、谷氨酸(glutamate,Glu)、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及谷氨酸脱羧酶(glutamic acid dehydrogenase,GAD)水平,计算Glu/GABA比值。结果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组较之对照组,血清Glu水平[(35.80±6.34)mg/L vs.(28.69±5.73)mg/L,t=4.68,P<0.01]及Glu/GABA[(6.18±1.40)vs.(5.06±1.29),t=3.44,P<0.01]增高,血清GABA水平[(5.09±0.71)μmol/L vs.(5.83±1.17)μmol/L,t=3.10,P=0.01]、GAD水平[(28.72±5.39)U/L vs.(35.78±7.22)U/L,t=4.46,P<0.01]降低。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组血清Glu水平与HAMD总分呈正相关(r=0.52,P=0.03),血清GABA水平与HAMD睡眠障碍因子分呈负相关(r=-0.38,P=0.04)。结论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存在Glu能神经元活性增强,GABA能神经元活性降低,兴奋性神经元与抑制性神经元功能失平衡。
廖继武杨海华王丝丝马萍李從睿黄俏庭潘集阳
关键词:双相障碍抑郁发作谷氨酸Γ-氨基丁酸谷氨酸脱羧酶
单相、双相抑郁障碍患者血浆神经肽Y及P物质水平的比较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探讨单相抑郁障碍(UDD)与双相抑郁障碍(BDD)患者血浆神经肽Y(NPY)及P物质(SP)水平差异及影响因素。 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5例UDD患者(UDD组)、38例BDD患者(BDD组)及35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血浆NPY及SP水平;以中文版心境障碍问卷(MDQ)及轻躁狂症状清单(HCL-32)筛查患者既往心境状况;应用一般状况问卷、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Young躁狂量表(YMRS)评定患者症状及严重程度。结果:血浆NPY水平UDD组[(5.74±1.79)μg/ml]、BDD组[(5.95±2.15)μg/ml]明显低于对照组[(8.07±3.22)μg/ml](P均<0.05);血浆SP水平UDD组[(6.24±2.68)μg/ml]、BDD组[(5.78±1.49)μg/ml]明显高于对照组[(4.08±1.54)μg/ml](P均<0.01);UDD与BDD组间血浆NPY及S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DD组及BDD组血浆SP水平均与HAMD睡眠障碍因子呈正相关(r=0.67,r=0.59;P均<0.05)。 结论:UDD与BDD患者均存在着相似的NPY能及SP能神经元功能紊乱。
廖继武杨海华王丝丝马萍潘集阳
关键词:P物质双相抑郁障碍
神经肽Y系统在高剂量咖啡因、可可碱诱导的大鼠焦虑行为中的作用机制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咖啡因、可可碱对大鼠焦虑行为的影响及神经肽Y系统在其中的作用机制。方法:30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予以生理盐水、咖啡因30mg/kg、咖啡因60mg/kg、可可碱30mg/kg、可可碱60mg/kg灌胃给药。给药后30min测试大鼠焦虑行为及检验海马神经肽Y-mRNA、Y1-mRNA、Y2-mRNA水平。结果:(1)较之对照组,咖啡因60mg/kg组TO、EO、EC、TE(F=21.774,P=0.001)、EO%(χ2=5.336,P=0.044)、TO%(χ2=7.750,P=0.019)均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可可碱30mg/kg组在各个指标上均明显增高(P<0.05)。(2)咖啡因60mg/kg组NPY-mRNA的表达增高(F=13.961,P=0.004),而可可碱30mg/kg组NPY-mRNA明显降低(F=7.597,P=0.020),Y1-mRNA(F=10.541,P=0.009)、Y2-mRNA(F=4.532,P=0.040)的表达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高剂量的咖啡因具有致焦虑作用,而高剂量的可可碱有抗焦虑作用,神经肽Y系统与他们的作用机制有关。
潘集阳廖继武田径刘亚平
关键词:焦虑咖啡因可可碱
双相障碍缓解期患者生物节律和睡眠模式特征的对照研究
目的 研究昼夜生物节律(CR)和睡眠模式特征在双相障碍(BD)缓解期患者与正常对照者中的不同特征,探讨昼夜生物节律与睡眠模式在双相障碍中的可能作用及意义.方法 通过严格的结构化临床会晤,根据《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
刘亚平潘集阳廖继武马萍石顺治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