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滕吉文

作品数:514 被引量:3,446H指数:39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60篇期刊文章
  • 249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84篇天文地球
  • 7篇经济管理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文化科学
  • 2篇水利工程
  • 2篇历史地理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29篇地震
  • 109篇地壳
  • 72篇地球物理
  • 54篇青藏高原
  • 51篇地幔
  • 45篇青藏
  • 44篇各向异性
  • 41篇岩石
  • 39篇地壳结构
  • 35篇地震波
  • 35篇震波
  • 35篇深部
  • 33篇岩石圈
  • 33篇深层动力过程
  • 31篇上地幔
  • 29篇盆地
  • 28篇动力学响应
  • 28篇勘探
  • 27篇地球
  • 26篇造山带

机构

  • 505篇中国科学院
  • 59篇吉林大学
  • 55篇中国科学院大...
  • 24篇中国地质科学...
  • 22篇中国地震局
  • 19篇中国地震局地...
  • 12篇云南大学
  • 9篇中国科学院研...
  • 7篇国土资源部
  • 7篇中国地质大学...
  • 6篇义马煤业集团...
  • 4篇清华大学
  • 3篇北京林业大学
  • 3篇长春科技大学
  • 3篇河南理工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天然...
  • 3篇中国科学技术...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 3篇辽宁省地震局
  • 2篇东北大学

作者

  • 511篇滕吉文
  • 97篇张中杰
  • 53篇张永谦
  • 42篇杨辉
  • 38篇王谦身
  • 38篇闫雅芬
  • 34篇田小波
  • 30篇阮小敏
  • 30篇皮娇龙
  • 28篇杨顶辉
  • 28篇王光杰
  • 27篇张雪梅
  • 26篇张洪双
  • 25篇刘有山
  • 24篇徐涛
  • 19篇张忠杰
  • 19篇熊绍柏
  • 18篇尹周勋
  • 17篇胡家富
  • 17篇胡国泽

传媒

  • 95篇地球物理学报
  • 68篇地球物理学进...
  • 8篇中国地球物理...
  • 7篇科学通报
  • 7篇中国科学(D...
  • 6篇地学前缘
  • 5篇吉林大学学报...
  • 5篇岩石学报
  • 5篇石油物探
  • 5篇科学技术与工...
  • 5篇1993年中...
  • 5篇中国科学院地...
  • 4篇长春地质学院...
  • 4篇中国科学:地...
  • 4篇中国地球物理...
  • 4篇中国地球物理...
  • 4篇中国地球物理...
  • 3篇中国地质
  • 3篇大地构造与成...
  • 3篇地球科学进展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6篇2019
  • 7篇2018
  • 16篇2017
  • 16篇2016
  • 32篇2015
  • 28篇2014
  • 24篇2013
  • 10篇2012
  • 16篇2011
  • 28篇2010
  • 23篇2009
  • 16篇2008
  • 16篇2007
  • 20篇2006
  • 19篇2005
5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藏南地区地壳厚度与莫霍界面的起伏(英文)
根据大量的人工地震资料,本文研究了藏南及珠穆朗玛峰地区的地壳厚度及莫霍界面结构.结果表明,沿东西方向的PP测线一带,地壳厚度为72.5 km,自西向东缓慢倾斜,局部地方可达76 km.在定结至雅鲁藏在江之间100 km宽...
熊绍柏滕吉文尹周勋
文献传递
鲁西地区的地壳结构及壳内近直立高速异常体的发现被引量:12
2007年
长320 km横跨鲁西地区的聊城-连云港宽角反射地震剖面揭示了鲁西地区的地壳结构,上地壳为二层结构,总厚18-20 km,速度5.4-6.2 km/s;下地壳也分为二层结构,总厚度13-15 km,速度6.4-6.7 km/s.Moho深度33-35 km.Pn速度为7.9 km/s.地壳速度分布在横向上有较大变化,且平均速度为6.2-6.5 km/s,较正常值偏高.研究结果发现地壳内有两个近直立的高速体.从下地壳延伸到上地壳并直达沉积盆地的底部.可能是幔源岩浆大量侵入地壳,使得地壳的局部平均速度增高.近直立的高速体可能是幔源岩桨上涌的通道.鲁西地壳结构的研究对于探讨古地台的裂解与沉陷机制具有一定的意义.
王光杰滕吉文张先康
关键词:地壳结构岩浆底侵
我国几个大地震区地壳与上地幔结构的初步研究
我国是板内地震活动与地震较多的国家,因此探讨大地震发生区的深部结构十分重要.结果表明,地震的发生均与地壳-上地幔的特异结构与异常地球物理场效应有关.
魏斯禹滕吉文
文献传递
1992年美国加州兰德斯地震——地壳结构不均匀性对地震发生的影响被引量:18
2007年
为了理解地震的发生和地壳结构不均匀性的关系,利用南加州地震台网的固定台和临时台所记录的2863个兰德斯余震和区域地震,共计107401个P波和19624个S波高质量的到时数据,采用地震层析成像方法得到了兰德斯地震区P波和S波的精细的三维速度结构和泊松比分布.结果显示,地震的发生和分布与地壳结构的横向不均匀性有密切的关系.总体上看,兰德斯地震区余震成丛分布,并被低速块体截断,其中4级以上地震大多分布于P波高、低速异常过渡区域或偏向高速块体一侧,这可能是因为高速区多属地壳脆性介质,易于造成应力集中,导致地震;反之,低速度区则可能代表破碎程度较高、富含流体或温度较高区域,因而更倾向于产生无震变形.基于兰德斯地震区强震震源位置、地震区P波、S波速度异常与泊松比分布推断,兰德斯地震区可能有流体存在.地壳流体易使地壳岩石弱化,从而引发大地震.
田有赵大鹏孙若昧滕吉文
关键词:兰德斯地震地震层析成像泊松比
地球深部壳-幔边界的层束精细结构与物理属性研究被引量:13
2006年
地球深部壳幔边界的介质结构和属性在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特别是岩石圈结构与深层动力过程的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不仅由于它是地壳与上地幔的分界,而且它与深部物质的分异、调整及其深、浅物质的运移和耦合密切相关。研究结果表明:①通过地震宽角反射和近垂直反射波场效应可分辨其精细结构;②壳幔边界具有高低速相间的薄层、层束状多态结构;③来自壳幔边界复杂结构的地震反射波和宽角反射波具有明显的和各异的波场特征,并具有明显的动力学响应;④壳幔边界是一个主体由榴辉岩组构的化学界面;⑤给出了壳幔边界的广义模式。
滕吉文
关键词:频率响应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发展中一段往事的回眸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是在中国科协领导下的地球物理科技工作者的学术团体.1977年前后,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一分为二,被拆分为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院所)与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局所),两个地球物理研究所组建前后曾...
滕吉文
关键词:中国科协历史变迁
中国东部陆缘岩石圈结构与动力学
熊绍柏滕吉文
世界科技革命的机遇和自主创新的轨迹与以德为先振兴中华被引量:1
2015年
在科学与技术创造的进程中,德与智是何等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最近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正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改革发展正处在关键阶段,希望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力争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技能突破等方面不断取得新进步;要恪守科学精神、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坚忍不拔、不畏挫折、淡泊名利、不浮不躁.始终保持探索真知的坚定意志和创新创业的高昂激情:要勇做创新先锋,善于攻坚克难,努力形成一流的科研成果".本文给出作者感悟和对学界同仁的期盼.
滕吉文赵彬彬
关键词:自主创新以德为先
第二届国际大陆岩石圈深部地震反射剖面学术讨论会及其主要成就
第二届国际大陆岩石圈深部地震反射剖面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7月15日—17日在英国伦敦召开。各国专家到会报告了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主要展示了利用可控振源进行深部反射探测和多次叠加技术研究精细结构的新成果。世界各国均对这一技...
滕吉文孙克忠
文献传递
山东聊城-潍坊-荣成地区深部构造
<正>郯庐断裂带是我国东部规模最大的一条断裂带,南至北部湾海域,北达苏联境内,在我国境内长达3500多公里,在它穿越的山东境内受其影响,历史上曾发生8.5级大地震。 1983年,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作的山东聊城-潍坊...
苏宏孙克忠滕吉文魏计春
文献传递
共5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