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海力波

作品数:39 被引量:180H指数:7
供职机构: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哲学宗教
  • 10篇经济管理
  • 9篇社会学
  • 7篇文化科学
  • 7篇文学
  • 4篇艺术
  • 3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9篇人类学
  • 11篇审美人类学
  • 10篇文化
  • 9篇审美
  • 5篇美学
  • 5篇黑衣壮
  • 4篇艺术
  • 3篇学理
  • 3篇学理基础
  • 3篇社会
  • 3篇审美感
  • 3篇审美感知
  • 3篇文化认知
  • 3篇马克思主义美...
  • 3篇美感
  • 3篇故事
  • 3篇感知
  • 2篇信仰
  • 2篇学科
  • 2篇艺术人类学

机构

  • 32篇广西师范大学
  • 5篇广西师范大学...
  • 3篇中央民族大学
  • 2篇牛津大学
  • 1篇澳大利亚国立...
  • 1篇杜伦大学
  • 1篇剑桥大学
  • 1篇莱顿大学
  • 1篇伦敦政治经济...

作者

  • 39篇海力波
  • 8篇王杰
  • 3篇覃德清
  • 1篇叶舒宪
  • 1篇罗伯特·莱顿

传媒

  • 7篇民族艺术
  • 5篇民间文化论坛
  • 3篇马克思主义美...
  • 2篇广西民族研究
  • 2篇民俗研究
  • 2篇高教论坛
  • 1篇南方文坛
  • 1篇广西民族学院...
  • 1篇文艺研究
  • 1篇文学评论
  • 1篇广西师范大学...
  • 1篇思想战线
  • 1篇图书馆理论与...
  • 1篇柳州师专学报
  • 1篇东方丛刊
  • 1篇民主与科学
  • 1篇西北民族研究
  • 1篇民族文学研究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百色学院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死间的暧昧:清代"尸变"故事中的观念与情感被引量:1
2012年
"尸变"故事在清代志怪小说和民间信仰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清代社会中盛行的"停柩浮厝"的独特葬俗是"尸变"故事得以流行的社会历史背景,故事本身则从独特的角度阐释了中国传统文化对生死、灵肉、人鬼等概念的分类与理解;也揭示出清代社会"停柩浮厝"与"入土为安"两种相冲突的观念给人们带来的文化张力和社会压力。"尸变"故事同时也表达出人们在面对逝者时普遍存在的怀念、不舍与厌恶、恐惧两种本能情感间的人性冲突。
海力波
“小孩弹弓杀老人”:一则当代传说中的道德困境与集体焦虑被引量:1
2017年
"小孩弹弓杀老人"是一则流传较广的当代传说,这则传说以小孩误杀老人而引发老人家属极端的报复为内容,围绕"棺材中藏匿的孩子"这一核心母题而展开情节。构成该传说的若干母题都可以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找到原型,该传说在主题和形式上与传统故事有着继承关系,但在叙事方式与结局的开放性上则体现出更多相异于传统故事的现代特征。该传说体现出人们在面对意外事故和人际冲突时,因"失范"即缺乏有效的法律与道德解决手段所产生的道德困境与情感冲突。
海力波
关键词:生活史道德困境
审美感知与文化认知——广西那坡县黑衣壮人色彩观的人类学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黑衣壮人对色彩的分类与审美感知受到客观技术手段与生理经验的影响,同时也与其独特的世界观、人观等文化认知体系有着密切联系。尝试以黑衣壮为个案研究,指出:审美感知是文化认知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也只有从后者出发才能理解前者,审美人类学研究应该更多地探寻特定文化中审美表征的本土化概念和地方性的表征方式。
海力波
关键词:黑衣壮色彩观审美感知文化认知
审美人类学理论研究初探——从本质界定、功能分析到意义认知被引量:9
2004年
人类学对审美问题的研究重点从最初对美的本质特征的界定 ,发展为对审美的社会文化功能分析 ,再演变为通过对跨文化审美感知的探询而理解不同文化的意义世界的建构与认知过程。审美人类学研究的发展轨迹体现了人类学理论演进的脉络 ,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和相关的理论思考为人类学的跨学科整合与学理上的深化提供了重要的资源。
海力波
关键词:审美人类学
黄帝铸鼎飞升故事三神器母题与欧亚草原青铜文明被引量:1
2022年
黄帝铸鼎飞升故事中的宝鼎、战弓、龙须分别具有神权统治、武力征服、生产繁衍的象征意义。类似的“三神器”母题也存在于日本、朝鲜开国神话中,其源头可追溯至斯基泰人的始祖神话。黄帝铸鼎飞升故事的原型源于青铜时代欧亚草原王者的葬礼,体现了欧亚草原游牧社会集神权、暴力与生产三种社会功能于一体的王权观念。西周至秦汉时期的海外方士将三神器母题引入华夏社会,再辗转传入朝鲜、日本。黄帝铸鼎飞升故事的域外文明色彩正是欧亚大陆诸文明交流互动的体现,将该故事与大禹铸九鼎故事相参照更体现出中国文明发展道路的宝贵价值。
海力波
关键词:青铜文明欧亚草原
“老化异类”故事中的老年意象与人观表述被引量:4
2013年
"老化异类"故事是以老人化身为兽类、妖魅等异常之物为内容的民间故事类型,该故事类型既体现出普通人性中对老年阶段身心衰退状态的不安心理,同时也体现出中国民俗文化中对魂魄、寿命、乃至人生意义的独特认识。这一故事类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角度来体悟中国民俗文化中对待衰老、老年和寿命的复杂态度。
海力波
关键词:人观
艺术与人类学被引量:2
2013年
艺术是人类意义交流模式的组成部分,以象征手法传递所属文化的信息。艺术家通过自身的文艺天赋表达原创性的观念,唤起欣赏者多样化的情感反应。人类学者应将"异域"艺术品置放于其本土社会文化环境中加以考察,才能了解其完整的意义和美学价值,同时,他们还需要发掘出一套结构主义分析方法来进行跨文化比较美学的研究。
雷蒙德.弗斯海力波
关键词:艺术审美感知社会文化语境结构主义跨文化比较
从《庐江民》看唐代志怪中的祆教仪式被引量:5
2019年
《庐江民》是唐代《宣室志》中一则志怪小说。通过历史语境与文本分析,可确定《庐江民》描述的是唐代江淮地区胡人举行祆教仪式"泼寒胡戏"的场景,所记录的仪式细节为祆教研究提供了难得的民俗志资料。《庐江民》也为研究志怪小说、民间文学、宗教仪式历史上复杂的互动关系提供了典型的个案。
海力波
关键词:志怪小说
竹马迎宾:多元文化的博弈交融与华夏化进程被引量:2
2020年
“竹马迎宾”轶事见于《后汉书·郭伋传》。“竹马”本为欧亚草原萨满“巫术飞行”时骑乘的法器,竹马迎宾实为匈奴新年庆典中庆祝宇宙重生的巡游仪式。作为中央王朝代表的郭伋将自身塑造为神圣的外来者形象,主动参与匈奴的庆典仪式,将政治巡视与草原庆典相结合,表现出对草原文化的尊重与接受,获得匈奴部众的信服。从多元文化博弈的视角阐释竹马迎宾轶事的隐含意义,可以更好地理解华夏文化内部的多元性及欧亚草原文化在华夏历史进程中的影响。
海力波
关键词:文化博弈
论人类学在大学本科教学改革中的作用
2011年
大学本科教学改革要求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通识教育的系统化、完善化与规范化是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将人类学纳入大学通识教育中,可以令通识教育系统、规范,具备学理性的深层思考,更可以将人类学作为"高峰课程",对其他学科与课程加以整合完善,达到理论与实践、自然科学与人文关怀的结合。
海力波
关键词:人类学本科教学教学改革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