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武琳琳

作品数:10 被引量:54H指数:4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华医学会临床医学科研专项资金安徽省卫生厅临床医学应用技术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白血
  • 4篇白血病
  • 3篇血管
  • 3篇血管炎
  • 3篇突变
  • 3篇相关性血管炎
  • 3篇粒细胞
  • 3篇抗体
  • 3篇骨髓
  • 2篇蛋白
  • 2篇性疾病
  • 2篇伊马替尼
  • 2篇增殖
  • 2篇增殖性
  • 2篇增殖性疾病
  • 2篇髓系
  • 2篇中性粒细胞
  • 2篇肿瘤
  • 2篇抗中性粒细胞
  • 2篇抗中性粒细胞...

机构

  • 10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省立医院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10篇武琳琳
  • 5篇曾庆曙
  • 4篇杨明珍
  • 3篇帅宗文
  • 3篇夏瑞祥
  • 2篇宋万灯
  • 2篇倪婧
  • 2篇吴炜
  • 2篇蔡晓燕
  • 2篇丁凯阳
  • 2篇夏亮
  • 2篇秦慧
  • 2篇缪华伟
  • 2篇王霖
  • 2篇张铭明
  • 2篇皖湘
  • 2篇缪华纬
  • 2篇程歆
  • 2篇刘欣
  • 1篇王永庆

传媒

  • 4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医学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87例骨髓增殖性肿瘤患者JAK2及MPL基因突变位点研究被引量:14
2010年
目的:探讨JAK2V617F及MPLW515L/K点突变在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患者中的发生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87例MPN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资料,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AS-PCR)及序列测定方法,检测MPN患者骨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JAK2V617F及MPLW515L/K点突变的发生情况,结合JAK2V617F及MPLW515L/K点突变阳性与阴性2组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指标,探讨其在疾病诊断及分子发病机制中的意义。结果:87例MPN患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36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33例,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18例]中共检出55例患者存在JAK2V617F突变,总突变率为63.2%(55/87),其中PV28例,突变率77.8%(28/36);ET17例,突变率51.5%(17/33);PMF10例,突变率55.6%(10/18)。JAK2V617F阳性PV和ET患者WBC及Hb水平高于阴性患者(P<0.05);JAK2V617F阳性PMF患者WBC及PLT高于阴性患者(P<0.05)。JAK2V617F阳性MPN患者血栓发生率高于阴性患者(P<0.05)。24例JAK2阴性的ET及PMF患者中未能检测到MPLW515L/K。结论:MPN患者JAK2V617F发生率较高,JAK2V617F阳性MPN患者血细胞计数高于阴性患者,更易罹患血栓栓塞。
夏亮吴竞生丁凯阳蔡晓燕朱微波曾庆曙刘欣皖湘武琳琳
关键词:骨髓增殖性疾病骨髓增殖性肿瘤突变JAK2V617F
急性白血病并血流感染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研究急性白血病(AL)患者并发血流感染状况。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AL并发血流感染的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L合并血流感染的发生率为5.06%,病死率为0.68%。老年组(≥60岁)和非老年组(<60岁)血流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0.53%和4.14%(P<0.01)。AL初发组、复发及未缓解组和缓解组血流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8.07%、6.81%和1.57%(P<0.01)。中性粒细胞缺乏组及中性粒细胞非缺乏组两组血流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0.65%和0.88%(P<0.01)。高肿瘤负荷组15.38%、低血红蛋白组6.79%、低白蛋白血症组16.52%均高于对比组(P<0.01)。经验性治疗正确与否的病死率分别为8.8%和28.7%(P<0.01)。结论AL合并血流感染发生率高。高龄、治疗前高肿瘤负荷、初治及复发状态、中性粒细胞缺乏、低血红蛋白及血清白蛋白血症等是血流感染的易感因素。
秦慧宋万灯武琳琳缪华伟程歆倪婧吴炜李庆生
关键词:血流感染AL
CAG方案治疗急性白血病及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0年
武琳琳曾庆曙夏瑞祥杨明珍倪婧王霖缪华纬
关键词:阿克拉霉素阿糖胞苷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急性白血病1185例次住院患者血流感染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分析急性白血病(AL)并发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危险因素及病原菌株特点。方法对1185例次AL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统计分析其发生血流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结果AL合并血流感染的发生率为5.06%,病死率为0.68%。老年组(≥60岁)和非老年组(<60岁)血流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0.53%和4.14%(P<0.01)。中性粒细胞缺乏组及中性粒细胞非缺乏组两组血流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0.65%和0.88%(P<0.01)。AL初发组、复发及未缓解组和缓解组血流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8.07%、6.81%和1.57%(P<0.01)。高肿瘤负荷组15.38%、低血红蛋白组6.79%、低血清蛋白血症组14.78%高于对比组(P<0.01)。经验性治疗正确与否的病死率分别为8.8%和28.7%。病原体以G-菌为主,头孢三代耐药多见。结论AL合并血流感染发生率高。高龄、治疗前高肿瘤负荷、初治及复发状态、中性粒细胞缺乏、低血红蛋白及血清白蛋白血症等是血流感染的易感因素。根据血流感染病原特点经验性正确选择初始抗生素有助于改善疾病。
秦慧杨明珍宋万灯武琳琳缪华伟程歆吴炜刘沁华王永庆
关键词:脓毒症
伊马替尼血药浓度的临床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伊马替尼(IM)血药浓度监测在指导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MS)法对153例正规服用IM治疗CML患者进行IM血浆浓度监测,分析血药浓度与患者一般特征及疗效的关系。结果①IM血药浓度水平与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重、体表面积以及服用IM时间无相关性;②111例标准剂量IM治疗CML患者中有86例获得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CCyR),在Q1、Q2~Q3和Q4组分别为18例(67.7%,18/27)、50例(87.7%,50/57)和18例(67.7%,18/27),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6例获得CCyR的患者血浆谷浓度水平高于25例未获得CCyR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6例进行分子生物学评估的患者中,63例获得分子生物学缓解(MMR),IM血浆谷浓度水平高于未获得MMR的43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M血药浓度水平与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重、体表面积等一般特征无关,与临床疗效有一定关系。
朱凌燕武琳琳曾庆曙杨明珍夏瑞祥
关键词:白血病髓系BCR-ABL阳性血药浓度
髓过氧化物酶-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活动期血清标志物的研究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ies, ANCA)相关性血管炎( ANCA-associated vasculitis, AAV)是一组累及全身小血管的致死性疾病,髓过氧化物酶( myeloperoxidase, MPO)为ANCA识别的主要抗原之一。文中通过检测活动期MPO-AAV患者外周血中MPO、活化补体C5a片段及铜蓝蛋白(ceruloplasmin, Cp)水平的变化,进一步探索上述血清标志物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活动期MPO-AAV患者132例为病例组,健康志愿者30例为对照组。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及ELISA法分别检测病例组的p-ANCA及MPO-ANCA;ELISA法检测并比较2组的MPO、C5a及Cp水平;根据伯明翰血管炎活动性评分(birmingham vasculitis activity score, BVAS)量表,记录患者的BVAS,分析病例组中MPO、C5a、Cp及MPO-ANCA间的相关性,并探讨上述各指标与BVAS的关系。结果外周血MPO、C5a、Cp水平在病例组中分别为400.7(333.5~506.1)IU/L、336.7(277.6~403.5)ng/mL、481.1(387.9~535.9)ng/mL,在对照组中分别为286.9(225.5~329.1)IU/L、236.8(204.2~304.1)ng/mL、326.9(177.1~405.5)ng/mL,病例组上述各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MPO与Cp呈显著正相关( r=0.663,P<0.001);C5a与MPO、Cp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92、0.637,均呈显著正相关( P<0.001);MPO-ANCA与总BVAS、肾BVAS及肺BVAS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47、0.339、0.191,均呈显著正相关( P<0.05);p-ANCA与肾BVAS呈正相关( r=0.208,P<0.05);C5a与肾BVAS呈负相关( r=-0.207,P<0.05)。结论活动期MPO-AAV患者周围血中MPO、Cp及C5a水平均明显升高,相互之间及与ANCA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可能共同影响MPO-AVV的临床损害,其中,MPO-ANCA存在较明显影响,C5a对肾损害影响较明显。
武琳琳帅宗文胡子盈张铭明
关键词: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髓过氧化物酶铜蓝蛋白相关性血管炎
伊马替尼治疗后慢性髓系白血病患者ABL激酶区域点突变的检测被引量:4
2010年
本研究主要探讨甲磺酸伊马替尼(IM)治疗的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患者ABL激酶区点突变的发生情况及其临床意义。应用巢式RT-PCR对328例伊马替尼治疗效果欠佳及10例初诊慢性期CML患者不同时期的51份骨髓标本进行ABL激酶区扩增,并对产物进行纯化、测序以及序列同源性比对,确定点突变的存在及类型。结果显示,12例检出点突变,其类型分别为M351T2例,Q252H7例,E279K1例,E255V及E355G各1例;慢性期、加速期和急变期的点突变发生率分别为17.6%(3/17)、45.5%(5/11)和44.4%(4/9);血液学和遗传学耐药患者的点突变发生率分别为50%(5/10)和44.4%(8/18),其95%的可信区间分别为12.3%-87.7%和19%-69.9%;有点突变的12例患者的疗效均欠佳,经过加量至600m g,随访3-24个月,在治疗过程中均出现疾病进展或死亡。结论:ABL激酶区点突变是伊马替尼耐药导致CML治疗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监测点突变的发生及其类型有助于早期进行疾病预后评估及调整治疗方案。
武琳琳曾庆曙杨明珍缪华纬夏瑞祥王霖倪静
关键词:慢性髓系白血病点突变
MPO-ANCA相关性血管炎中抗溶酶体相关膜蛋白-2抗体的作用初探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初步探讨抗溶酶体相关膜蛋白-2抗体(LAMP-2A)在髓过氧化物酶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MPO-AAV)中的存在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分别检测入选者周围血的LAMP-2A、髓过氧化物酶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MPO-ANCA)、溶酶体相关膜蛋白-2(LAMP-2)、髓过氧化物酶(MPO)及活化补体C5a水平,比较LAMP-2A阳性与阴性患者间临床资料及上述指标间的差别,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MPO-AAV患者中LAMP-2A的阳性率为48.44%,阳性率在有无肾、肺损害患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例组LAMP-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LAMP-2A阳性患者C5a、MPO及LAMP-2水平显著高于阴性患者(P<0.01),并且LAMP-2A分别与C5a、MPO及LAMP-2水平呈显著正相关性(rs=0.056、0.525、0.723,P<0.001),与MPO-ANCA及BVAS无明显相关性。结论MPO-AAV中自身抗体LAMP-2A常见,其独立于自身抗体MPO-ANCA,可能通过促进补体旁路激活、结合升高的自身抗原(LAMP-2)等途径影响MPO-AAV的临床损害,更确切的作用和意义有待进一步探讨。
桂雅迪帅宗文胡子盈张铭明武琳琳陈珊宇
关键词:补体激活
补体活化旁路途经在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5年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AAV)是一组与环境、遗传及自身免疫等多因素有关的系统性疾病,常导致患者死亡。因AAV的肾损害病理检查多显示为寡或无明显免疫复合物沉积,虽然有证据显示ANCA参与AAV的发病,但免疫复合物及补体系统活化在AAV发病中的作用长期未被重视。近10余年来,越来越多的病理、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证据,提示补体活化旁路途经在AAV的发病中发挥关键作用,尤其是C5a在AAV的病理损害中的作用成为研究热点,对C5a及C5a受体在AAV发病中作用的深入探讨,不仅进一步提示补体旁路途经参与AAV的发病,而且为临床治疗AAV提供潜在的靶点途经。
武琳琳帅宗文
关键词:血管炎发病机制
骨髓增殖性肿瘤患者JAK2V617F基因突变与血栓栓塞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6
2010年
目的 探讨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患者JAK2V617F点突变发生情况及与血栓栓塞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统计分析107例MPN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资料,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AS-PCR)及序列测定方法,检测MPN患者JAK2V617F点突变发生情况,结合JAK2V617F点突变阳性与阴性两组患者血栓栓塞发生情况,探讨其在疾病诊断及与血栓栓塞发生之间的意义.结果 ①107例MPN患者中共检出71例患者存在JAK2V617F突变,总突变率为66.4%.107例MPN患者共发现34例患者存在血栓栓塞(发生率为31.8%).②血栓发生率真性细胞增多症(PV)组为34.8%,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组32.6%,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组22.2%,三组间χ^2=0.96,P>0.05.34例血栓患者中,JAK2V617F阳性患者28例,阴性患者6例,两组间χ^2=5.71,P<0.05.65例年龄≥60岁患者27例并发血栓栓塞(41.5%),42例年龄<60岁者中7例并发血栓栓塞(16.7%),两组间比较χ^2=7.28,P<0.01.结论 MPN患者JAK2V617F发生率较高,JAK2V617F阳性及高龄(≥60岁)患者更易并发血栓栓塞,对不明原因血栓患者进行JAK2筛查可明确是否存在早期不典型MPN.
夏亮丁凯阳蔡晓燕朱薇波刘欣杨会志皖湘武琳琳曾庆曙吴竞生
关键词:骨髓增殖性疾病骨髓增殖性肿瘤突变JAK2V617F血栓形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