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华

作品数:2 被引量:31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微囊藻
  • 1篇藻毒素
  • 1篇昼夜垂直迁移
  • 1篇微囊藻毒素
  • 1篇甲壳动物
  • 1篇浮游甲壳动物
  • 1篇巢湖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淮北煤炭师范...

作者

  • 2篇杨华
  • 2篇谢平
  • 1篇郑利
  • 1篇邓道贵
  • 1篇王松波
  • 1篇杨洪
  • 1篇林匡飞
  • 1篇周琼

传媒

  • 1篇生态科学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武汉莲花湖微囊藻毒素含量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被引量:21
2004年
采用现场采样及室内测试方法,研究了武汉莲花湖水华消亡过程中微囊藻毒素和环境生态因子的变化规律,并探讨了环境生态因子对微囊藻毒素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莲花湖微囊藻毒素含量以MC-LR为主,在水华消亡时大量释放到水体中,且较高的藻毒素含量能持续数天。对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表明,水体中的微囊藻毒素含量与铵氮、总磷显著正相关,与氮磷比显著负相关(P<0.05)。根据多元逐步回归统计进一步分析,筛选出相对重要的影响因子及合并共线形因子。经显著性检验,逐步回归统计结果为MC=13.62+5.77×NH4+-0.48×TN/TP,复相关系数为0.93,综合F值为21.0,说明铵氮和氮磷比是影响莲花湖水华消亡过程中微囊藻毒素含量的重要影响因子。
郑利谢平林匡飞王松波杨华杨洪
关键词:微囊藻毒素
巢湖微囊藻和浮游甲壳动物昼夜垂直迁移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0
2006年
2002年10月进行了巢湖微囊藻和几种优势浮游甲壳动物的昼夜垂直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微囊藻具有明显的昼夜垂直变化现象。白天上层水中的微囊藻密度显著高于下层水中,夜晚逐渐下沉使得下层水中的密度相对高于上层水。微囊藻与叶绿素a、水温、溶解氧和pH等均呈显著的正相关(p<0.01)。几种优势浮游甲壳动物的昼夜垂直迁移存在较大的差异。短尾秀体溞和角突网纹溞白天在下层水(1.5m和2.5m)中的密度较高,夜晚则倾向于在上层水(0m和0.5m)中活动。相反,卵形盘肠溞白天在上层水中密度较高,象鼻溞则在11:00和15:00时各水层中的密度显著高于夜晚。汤匙华哲水蚤和广布中剑水蚤白天倾向于在下层水中活动,夜晚则逐渐迁移到上层水中。许水蚤在夜晚和凌晨3:00时各水层中的密度显著高于白天。中华窄腹剑水蚤昼夜垂直变化不明显。微囊藻与短尾秀体溞密度呈显著的负相关,而与象鼻溞和卵形盘肠溞呈显著的正相关(p<0.01)。
邓道贵谢平周琼杨华
关键词:巢湖微囊藻浮游甲壳动物昼夜垂直迁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