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江华
- 作品数:4 被引量:25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国家翻译实践的功利性特征——以《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重译历程为例被引量:23
- 2014年
- 列宁发表于1905年、论述俄国革命特殊时期报刊与建党关系的文章《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在中国的译介诠释史经历了“政党”、“政权”和“国家”三个阶段,被认为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文艺圣经”,作为中共的纲领性文献广为引用,很多观点被引诸于《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深刻影响到之后40年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文艺政策,对中国的文学艺术发展起到极大制约作用。该文被十次翻译成中文,其中九次存在“误译”,最后一次重译才纠正之前的误译。探究该文反复重译的历史背景,可揭示其“误译”的必然性和国家翻译实践的政治功利性。
- 任东升李江华
- 关键词:误释重译政治功利性
- 生态批评视角下的俄罗斯大自然儿童文学被引量:1
- 2016年
- 生态危机是生态文学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动因。20世纪60年代随着生态文学、生态思潮的日益高涨,生态批评也逐渐升温。生态批评的主要目的和任务不仅在于揭示文学作品的生态思想及其根源,还应探索文学的生态审美和艺术表现。儿童文化有别于成人文化,儿童文学是注重情感与想象力的感性文学,儿童文学中以"自然"为主题的儿童文学精神价值高于成人文学。儿童文学是以审美和艺术表现为进路的生态批评的重要研究对象。具有自发性生态文学特质的大自然儿童文学是20世纪俄罗斯儿童文学最强大的支脉,也是出版量最大、最稳定的少儿读物,其代表作品比安基的《森林报》和普里什文《太阳宝库》的艺术表现充分体现了整体性、交融性的生态审美原则。
- 李江华
- 关键词:生态文学生态批评生态审美
- 初吻
- 2017年
- 每当人们建议我做某件事的时候,我都看不出这有什么特殊的意义。我是说,随便做什么,比如看戏、滑雪、喝咖啡、吃冰激凌、逛公园。人们总是强调初次做成某件事的经验宝贵,但依我看这不值一提,是浪费时间。真搞不懂,如果能清楚地想象宫殿的模样,为什么还非得亲自去一趟。天花板上的雕龙画凤、金碧辉煌,墙壁上的肖像画,精致的花瓶、茶具和刀叉杯盘,天鹅绒、丝绸包裹着的舒适躺椅、软凳,我不看都知道是什么样儿。
- 彼得洛娃·安娜斯塔西雅李江华
- 关键词:打篮球道一
- 论翻译中归化的层次被引量:1
- 2006年
- 文章首先对翻译界争论的焦点话题——归化和异化中的归化问题从本质上作了一番重新阐释,认为归化应是翻译的本质特征。然后讨论了原语与译语间的各种对应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归化的层次问题,认为归化大致可以有四个层次:完全倾向于译语的归化、较倾向于译语的归化、较倾向于原语的归化和完全倾向于原语的归化。
- 张思永李江华
- 关键词:归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