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有中 作品数:9 被引量:77 H指数:5 供职机构: 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文学 更多>>
胆红素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 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取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12年10月-2013年7月住院的脑梗死患者57例为脑梗死组,其中男性38例,女性19例,同期体检中心22例健康人为对照组,其中男性11例,女性11例,所有受检者均禁食12 h以上,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水平,并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①脑梗死组与对照组的年龄、性别构成、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脑梗死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水平的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在脑梗死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可能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 寿广丽 谢康 冯敏 郑重 李有中 朱方方关键词:脑梗死 胆红素 Epley法治疗PC-BPPV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评价Epley法治疗后半规管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PC-BPPV)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PC-BPPV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Epley法加体位限制)与对照组(仅给予体位限制),分别进行治疗,采用痊愈、改善、无效的标准定期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于第4,7,10天时痊愈率为82.76%、93.10%、100.00%,而对照组同期为15.56%、24.44%、60.00%;治疗组于第4,7,10天时有效率为96.55%、100.00%、100.00%,而对照组同期为53.33%、68.89%、88.89%,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应用Epley法加体位限制治疗PC-BP-PV,痊愈率和有效率明显提高,疗效优于单纯体位限制治疗。 谢康 杜双文 高继君 寿广丽 蒋宏俨 李有中关键词: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 半规管 EPLEY法 体位限制 脑卒中急性期抑郁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脑卒中急性期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为PSD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对125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调查,根据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分为PSD组41例和非PSD组84例,并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日常生活活动量表进行评估。结果:PSD发生率为32.80%,患者的性别、年龄、经济状况、病灶部位、数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损情况均与PSD发生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而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脑卒中性质与PSD的发生均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脑卒中急性期PSD的发生率较高,以轻、中度抑郁为主,且相关因素较多。 冯敏 李有中 寿广丽 朱方方关键词:脑血管意外 脑卒中后抑郁 发生率 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血清相关炎症因子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与血清相关炎症因子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1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85例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结果分为无斑块组(13例)、稳定斑块组(26例)和不稳定斑块组(46例)三组。三组患者均进行HbA1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测定。观察比较HbA1c、hs-CRP、TNF-α和IL-6水平及HbA1c与血清相关炎症因子相关分析结果,采用MedCalc软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HbA1c预测发生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价值。结果不稳定斑块组患者的HbA1c、hs-CRP、TNF-α和IL-6水平均显著高于无斑块组和稳定斑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稳定斑块组患者的HbA1c、hs-CRP、TNF-α和IL-6水平均显著高于无斑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s-CRP、TNF-α和IL-6水平均与HbA1c呈正相关(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HbA1c是发生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显著预测因子[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OC curve,AUC):0.737,P<0.01]。结论HbA1c可能通过炎症因子促进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有望成为评估颈动脉斑块的廉价临床检测指标。 寿广丽 朱方方 许媛媛 李有中 赵宏关键词:2型糖尿病 脑梗死 糖化血红蛋白 炎症因子 颈动脉斑块 急性脑梗死与相关载脂蛋白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与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1及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1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3年7月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作为脑梗死组,其中男性40例,女性20例;随机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19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11例,女性8例,所有受检者均禁食12 h以上,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4 ml,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1水平,并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脑梗死组患者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载脂蛋白A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B/A1可能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载脂蛋白A1可能是脑梗死发病风险的保护因素。 李有中 谢康 冯敏 郑重 寿广丽 朱方方关键词:脑梗死 载脂蛋白B 载脂蛋白A1 糖化血红蛋白与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神经功能及短期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19 2022年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1c,HbA1c)与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神经功能及短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16例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检测其HbA1c水平,根据结果分为HbA1c>8.2%组(n=54)和HbA1c≤8.2%组(n=62),比较2组临床资料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使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价HbA1c与NIHSS评分相关性。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定患者脑梗死后3个月功能恢复情况,分成预后不良组(mRS评分>2分)和预后良好组(mRS评分≤2分)。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短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HbA1c对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与HbA1c≤8.2%组相比,HbA1c>8.2%组NIHSS评分、HbA1c及空腹血糖明显增高(P均<0.01);NIHSS评分与HbA1c呈显著正相关(P均<0.01)。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HbA1c、空腹血糖明显增高(P均<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bA1c是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HbA1c预测患者发生短期预后不良事件的曲线下面积为0.842(P<0.01),切点为8.3%。结论:HbA1c与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早期神经功能损伤相关,是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寿广丽 骆嵩 朱方方 许媛媛 李有中 赵宏关键词:脑梗死 2型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 短期预后 微课+微信联合PBL教学法在神经内科疾病教学中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 探讨微课+微信联合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在神经内科疾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40名2021年3月—2022年3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轮转实习的5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名,试验组给予微课+微信联合PBL教学法,对照组给予PBL教学法。在完成教学后对两组实习生进行客观评价(理论和技能考试)、迷你临床演练评估(mini-clinical evaluation exercise,Mini-CEX),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的理论考试成绩(40.05±4.55)分、技能考试成绩(38.90±4.38)分、Mini-CEX评分(44.60±6.52)分和教学满意度(27.35±2.70)分均高于对照组的(36.20±5.78)分、(35.80±4.09)分、(39.35±5.55)分和(25.15±2.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微课+微信联合PBL教学法在神经内科疾病教学中,可提高实习生理论和技能考试成绩、Mini-CEX评分和对教学的满意度。 寿广丽 赵宏 朱方方 许媛媛 李有中关键词:PBL MINI-CEX 教学效果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病人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1 2018年 目的:探讨胱抑素C(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以及D-二聚体(D-D)联合检测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病人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85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病人(观察组)为研究对象;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40名作为对照组;检测2组血清CysC、Hcy、hs-CRP及D-D水平,探讨四项指标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结果:观察组病人血清CysC、Hcy、hs-CRP及D-D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CysC、Hcy、hs-CRP及D-D四项联合检测ROC曲线下面积为0.956,敏感度为91.26%,特异度为63.32%,阳性预测值为89.79%,阴性预测值66.37%,Youden指数为0.78。各指标联合检测均优于其他单项检测值(P<0.05)。结论:CysC、Hcy、hs-CRP及D-D四项指标表达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病人病情进展程度密切相关,四项指标的联合检测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病人的早期诊断、病情评价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价值。 李有中 郑重 谢康关键词:脑梗死 动脉粥样硬化 胱抑素C 同型半胱氨酸 超敏C反应蛋白 D-二聚体 降钙素原对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研究 被引量:7 2020年 背景卒中相关性肺炎(SAP)是脑卒中常见并发症之一,降钙素原(PCT)在肺炎、脓毒症等细菌感染性疾病诊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但其对SAP患者疗效和预后的判断研究相对较少。目的探讨PCT对SAP患者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1月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SAP患者44例,根据经验性抗感染治疗第7天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分为缓解组(CPIS<6分,n=32)和加重组(CPIS≥6分,n=12)。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第1、2、3天同一时间点(分别记为D1、D2、D3)血清PCT水平及D2、D3血清PCT水平变化率,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评价不同时间点血清PCT水平及血清PCT水平变化率对SAP患者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结果缓解组患者D3血清PCT水平低于加重组,血清PCT水平变化率高于加重组(P<0.05);两组患者D1、D2血清PCT水平及D2血清PCT水平变化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D1、D2、D3血清PCT水平预测SAP患者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效果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447〔95%CI(0.270,0.683)〕、0.684〔95%CI(0.506,0.861)〕、0.901〔95%CI(0.812,0.991)〕;D2、D3血清PCT水平变化率预测SAP患者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效果的AUC分别为0.617〔95%CI(0.436,0.789)〕、0.985〔95%CI(0.906,1.000)〕。结论治疗第3天的血清PCT水平及其变化率对SAP患者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张影影 邹琪 路坤 李有中 钱伟东关键词:肺炎 降钙素原 临床肺部感染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