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兵
- 作品数:22 被引量:50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1例嗜水气单胞菌感染患者诊治过程的报告被引量:1
- 2021年
- 嗜水气单胞菌为革兰阴性短杆菌,属于弧菌科气单胞菌属。嗜水气单胞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各种水体之中,是多种水生动物的原发性致病菌。人在进食被该病菌污染的食物或皮肤伤口接触被该病菌污染的水后,就可能发生感染。本文主要是对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收治的1例嗜水气单胞菌感染患者的诊疗过程进行报告和分析。
- 徐数娜冯超张永清施兵
- 关键词:嗜水气单胞菌肠道外感染抗生素
- 酶联免疫斑点试验检测技术在血液病合并痰涂片抗酸杆菌阴性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评价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T)检测外周血中结核分枝杆菌抗原特异性γ干扰素水平,在诊断免疫功能低下的血液病合并痰涂片抗酸杆菌阴性的结核病患者时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以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重组ESAT-6和CFP-10融合蛋白为刺激抗原的ELISPOT检测技术,分析了51例发热的血液病怀疑合并痰涂片抗酸杆菌阴性结核病患者的外周血,作能分泌结核特异的γ干扰素的T淋巴细胞测定,以传统的诊断方法为对照。结果确诊血液病合并结核病24例,排除活动性结核病27例;ELISPOT的灵敏度为73.6%,高于PPD皮肤试验的54.5%(P<0.05),高于抗结核抗体试验的37.5%(P<0.01);准确度82.6%高于抗结核抗体的62.5%(P<0.05),高于PPD的77.77%;特异度88.88%,与抗结核抗体检测(87.5%)及PPD(93.75%)相似;ELISPOT与抗结核抗体、PPD试验结果联合分析,其诊断率为79.2%。此外,ELISPOT检测结果与性别、年龄、结核病史、抗结核抗体、机体免疫状态、外周血淋巴细胞数等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初步探讨。结论ELISPOT是血液病患者合并活动性结核的重要辅助诊断工具。
- 叶丽萍梁艳施兵刘丽辉金建刚张玉珠胡文清刘明娟阳幼荣陈虎吴雪琼
- 关键词:血液病结核病酶联免疫斑点试验
- 骨髓移植术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肠镜及病理表现
- 2008年
- 目的探讨非亲缘异基因骨髓移植术后出现肠道症状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患者的结肠镜、病理特征及治疗情况。方法分析总结4例急性GVHD中、重度肠道受损患者的内镜病理资料。结果4例患者分别于移植后的21~57d发生不同程度肠道黏膜受损所致的腹痛、腹泻等症状,肠镜和活检病理示肠黏膜充血水肿或上皮层坏死脱落,肠腔正常结构消失,直、结肠多发性溃疡,见较多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未见巨细胞病毒(CMV)包涵体和巨细胞,诊断为急性GVHD。予以糖皮质激素等治疗,1例治疗无效死亡,其余得到有效控制。结论非亲缘异基因骨髓移植后发生急性GVHD的肠道受损,诊断有赖于肠镜和活检病理,据此及时正确治疗后多能得到有效控制。
- 李楠朱建华黄俊施兵刘丽辉
- 关键词:移植物抗宿主病移植术骨髓
-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合并严重霉菌感染2例报告
- 目的:报道2例难治性ITP患者用大剂量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后发生严重的霉菌感染及其治疗经过,并进行简要文献复习.方法:2例难治性ITP患者用大剂量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后发生严重的霉菌感染,用大扶康或氟康唑、二性霉素B,降...
- 叶丽萍施兵刘莉
- 关键词: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霉菌感染脾切除术
- 文献传递
- 非亲缘异基因骨髓移植术后重症肠道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内镜分析
- 2009年
- 目的分析非亲缘异基因骨髓移植术后并发中、重度结肠炎内镜、病理特征及治疗情况。方法分析总结12例接受骨髓移植术后出现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患者的内镜下表现资料。结果4例患者分别于移植后的1~57d并发不同程度中、重度结肠炎,肠镜和病理活检示结肠黏膜充血水肿或上皮层坏死脱落,肠腔正常结构消失,直、结肠多发性溃疡,见较多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未见巨细胞病毒(CMV)包涵体和巨细胞,诊断为结肠aGVHD。予以糖皮质激素为主的治疗,其中3例予FK506、抗CD3单克隆抗体治疗。2例出现血CMV抗原血症,给予更昔洛韦/磷甲酸钠治疗。1例治疗无效死亡,其余得到有效控制。结论非亲缘异基因骨髓移植后并发aGVHD所致结肠炎,诊断有赖于肠镜和病理活检并为正确治疗提供依据。
- 李楠沙立娜朱建华黄俊施兵
- 关键词:骨髓移植异基因移植物抗宿主病
- 长春地辛引起类似格林-巴利综合征的神经损伤1例被引量:1
- 2009年
- 刘丽辉施兵叶丽萍张玉珠胡文青刘明娟李国建陈虎
- 关键词:白血病淋巴细胞性急性长春地辛
- Bayes判别分析全血细胞减少的分类诊断被引量:3
- 2009年
- 背景:全血细胞减少的病因复杂,如能在骨髓穿刺检查前科学推断出患者病因的归类,显然有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并减少误诊的发生。目的:构建全血细胞减少分类诊断的判别函数。设计、时间及地点:判别分析,于2004-10/2008-02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二附属医院血液科完成。对象:纳入107例初诊的全血细胞减少患者。方法:对全血细胞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考察变量为伴随症状、体征和各项检验结果共15项指标,应用SAS软件构建定性资料的Bayes判别函数。主要观察指标:考察变量为血常规3项、血沉、乳酸脱氢酶、C反应蛋白、淋巴细胞比例、网织红细胞、平均红细胞体积、发热、出血、骨关节痛、肿大、水肿及皮疹等15项指标。结果:最后确诊造血系统疾病92例(86%),其中恶性血液病52例(48.3%),非恶性血液病40例(37.7%),非造血系统疾病共15例(14%)。按构成比从高到低顺序排列前6位疾病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28.0%)、再生障碍性贫血(15.7%)、急性白血病(11.1%)、自身免疫病(11.1%)、巨幼细胞性贫血(8.3%)、淋巴瘤及多发性骨髓瘤(6.4%)。利用判别得分将已确诊的20例患者资料回代入判别函数,结果总体判别正确率达85%。结论:Bayes判别分析在全血细胞减少类疾病的鉴别诊断中能用于初步筛查,协助早期确诊。
- 金建刚陈虎刘丽辉叶丽萍施兵石炳毅
- 关键词:全血细胞减少病因
- 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脑脊液IL-6水平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探讨IL-6在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及脑脊液中的变化、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检测了急性白血病患者(38例)和正常健康人(30例)血清和脑脊液IL-6水平,对治疗前后、病情变化进行了比较。结果:1.急性白血病患者治疗前血清和脑脊液IL-6水平都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治疗缓解后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2.急性白血病患者复发或发生脑膜白血病后血清和脑脊液IL-6水平升至更高;3.急性白血病IL-6水平与白血病细胞负荷有着较好的正相关性;4.脑脊液中IL-6浓度明显升高是诊断脑膜白血病的早期敏感指标。结论:检测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和脑脊液IL-6水平,有助于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及其预后。
- 叶丽萍施兵刘莉
- 关键词:IL-6急性白血病化疗
- 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发生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1例被引量:2
- 2009年
- 俞志勇施兵李渤涛陈虎
-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输血急性肺损伤
- 再生障碍性贫血异基因移植后合并韦尼克脑病一例被引量:1
- 2019年
- 患者,男,16岁,因“发现全血细胞减少9月”于2013年7月中旬入院。患者于2013年7月初发现三系血细胞减少,WBC计数 3.28×10^9/L,粒细胞计数 0.9×10^9/L,PLT 计数 17×10^9/L, Hb 87g/L。骨髓形态:骨髓增生低下,粒红系形态及比例未见明显异常,淋巴细胞比例增高。骨髓活检提示增生减低,造血组织容量减少,偶见巨核细胞。染色体核型为正常核型。患者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先后应用环孢素及他可莫司免疫治疗后效果欠佳,且出现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家属要求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在骨髓库有1位HLA10/10全相合供者,因此给予兔抗人胸腺细胞球蛋白+环磷酰胺+氟达拉滨+小剂量全身照射预处理。预处理第2天患者开始出现明显消化道反应,频繁呕吐,给予抑酸及静脉营养支持治疗。
- 向悦张永清施兵
- 关键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韦尼克脑病视神经脊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