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海燕

作品数:94 被引量:207H指数:7
供职机构: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6篇期刊文章
  • 15篇专利
  • 10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6篇农业科学
  • 13篇文化科学
  • 11篇生物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4篇玉米
  • 14篇赤眼蜂
  • 9篇松毛虫
  • 9篇松毛虫赤眼蜂
  • 9篇沃尔巴克氏体
  • 9篇毛虫
  • 9篇教学
  • 9篇WOLBAC...
  • 8篇孤雌
  • 6篇玉米螟
  • 6篇水稻
  • 6篇基因
  • 5篇生物防治
  • 5篇物防
  • 5篇教学改革
  • 4篇生命表
  • 4篇农业
  • 4篇历期
  • 4篇麦蛾
  • 4篇麦蛾茧蜂

机构

  • 65篇黑龙江八一农...
  • 28篇沈阳农业大学
  • 9篇哈尔滨工业大...
  • 2篇沈阳出入境检...
  • 1篇黑龙江省农业...
  • 1篇北京德农种业...
  • 1篇北大荒垦丰种...
  • 1篇京博农化科技...

作者

  • 93篇张海燕
  • 40篇王丽艳
  • 28篇赵长江
  • 19篇林志伟
  • 19篇杨克军
  • 19篇丛斌
  • 19篇金永玲
  • 15篇董辉
  • 10篇孙强
  • 8篇张亚玲
  • 8篇靳学慧
  • 7篇张莹
  • 7篇李佐同
  • 7篇胡雪微
  • 7篇钱海涛
  • 6篇李海燕
  • 6篇台莲梅
  • 5篇高玉刚
  • 5篇王倩
  • 5篇赵莹

传媒

  • 9篇黑龙江八一农...
  • 5篇安徽农学通报
  • 5篇黑龙江农业科...
  • 5篇植物保护
  • 5篇安徽农业科学
  • 4篇昆虫学报
  • 4篇中国生物防治
  • 4篇湖北农业科学
  • 3篇中国植保导刊
  • 3篇经济研究导刊
  • 2篇植物保护学报
  • 2篇玉米科学
  • 2篇中国教育技术...
  • 1篇现代化农业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昆虫知识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生命的化学
  • 1篇中国种业
  • 1篇中国生物化学...

年份

  • 4篇2023
  • 5篇2022
  • 6篇2021
  • 6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9篇2015
  • 9篇2014
  • 9篇2013
  • 6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7篇2009
  • 6篇2008
  • 1篇2007
  • 6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9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专题演讨式主动学习在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5年
培养大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意愿,强化在学习过程中的指导,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掌握有重要意义。以"害虫生物防治"课程教学为例,总结专题演讨式主动学习方法实施的具体过程。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学生已有专业基础知识,分解课程内容、系统设置演讨专题,跟踪指导材料收集、整理和学生自主学习,按时组织开展报告演讨,总结学生报告的优缺点,归纳知识体系,保证专题演讨式主动学习方法收到实效。实践证明,这一教学方法对强化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意愿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林志伟孙强王丽艳张海燕张亚玲邵红英
关键词:害虫生物防治
红小豆苗期叶片形态特征与红叶螨螨口密度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调查和测定了13个红小豆品种苗期植株形态特征,苗期红叶螨(Tetranychus pueraricola)螨口密度和叶害指数,研究了红小豆苗期叶片形态特征与红叶螨发生数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红小豆13个品种螨口密度(1.23~9.33头/片)和叶片受害指数(0.136 7~0.340 7)均存在显著差异,均以品种天津红上最高,珍珠红上最低,且两品种存在极显著差异。叶片蜡质含量1.33~2.83 mg。其中,珍珠红的蜡质含量最高,中红7号的蜡质含量最低,两者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叶片厚度为0.016 1~0.025 9 g/cm^(2),最厚的红丰8号与最薄的珍珠红之间差异极显著。反面叶毛数量为13.0~62.7根,数量最多的农垦红与数量最少红丰8号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反面叶毛形态多为直毛,除榆树红(正反面均弯曲)、农垦红、珍珠红、吉红10号品种叶毛弯曲。红小豆品种叶片形态特征与虫口密度相关性分析表明,红小豆红叶螨螨口密度和叶片受害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76。叶片蜡质含量、反面叶毛数量、反面叶毛曲直和叶片厚度与红叶螨螨口密度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53、-0.654、-0.593、0.616。
刘吉利王丽艳金永玲张海燕肖晗王莉娇高玉刚
关键词:红小豆
一种人工气候箱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人工气候箱,具有模拟富氧、乏氧环境、有效控制空气流通和有效去除空气微生物的功能。包括箱体(7)、光照系统、加热系统、加湿系统,还包括压缩氧气瓶(1)、风机(2)、压缩氮气瓶(3)、切换阀(4)、精密过滤...
张亚玲魏春红张国和靳学慧金永玲王丽艳台莲梅李海燕林志伟张海燕
文献传递
激发与培养农业类大学生学习植物生理学兴趣的教学途径被引量:4
2012年
植物生理学课程具有知识量大、内容繁杂、枯燥、难点多及知识更新快等特点,学生学习和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导致学习兴趣不浓。可通过明确学习目标、活跃课堂气氛和设立实践平台等,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植物生理学兴趣。
赵长江张海燕王丽艳杨克军贝丽霞鞠世杰
关键词:植物生理学教学
3种助剂对干旱区玉米田除草剂的减量增效作用被引量:1
2022年
在干旱区玉米田开展药剂除草试验,测定植物油类助剂、有机硅类助剂分别与硝·烟·莠减量混用防除杂草的效果,以及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除草剂常量处理相比,除草剂减量+助剂对阔叶草和禾草的防除均有增效作用,尤其对禾草增效明显。混用处理药后30 d对杂草的防效为93%~100%,玉米产量增加5%以上。
金永玲张海燕高玉刚杨亮王丽艳杨克军
关键词:玉米田
液力调姿播种装置
一种液力调姿播种装置,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包括液力排序装置、移种装置、液体回流装置、推种装置、播种槽及播种控制装置,所述液力排序装置的落料口下方与移种装置的转盘上移料筒相对应,物料单粒落至转盘移料筒中,移种装置下方平台...
宋玉秋辛明金刘兰新路春泽任文涛孔爱菊邬立岩李杨张俊俊张海燕
文献传递
豆蚜胁迫对绿豆抗、感品种营养物质和保护酶的影响被引量:4
2020年
为了明确豆蚜胁迫对抗、感绿豆品种营养物质及保护酶的影响,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抗、感2个绿豆品种受豆蚜危害前后营养物质以及保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受豆蚜危害后,抗、感品种的可溶性糖含量均下降,抗虫品种可溶性糖含量下降71.698%;游离脯氨酸含量上升,抗、感品种分别上升400.000%、100.000%,且品种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可溶性蛋白含量上升,但品种间差异不显著。抗、感绿豆品种受豆蚜危害后其保护酶POD(过氧化物酶)、CAT(过氧化氢酶)、PPO(多酚氧化酶)和APX(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均上升,其中POD和APX活性在抗、感品种中分别上升66.886%、137.417%和21.367%、23.691%,但品种间差异均不显著;CAT活性在抗、感品种中均与未受害株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分别上升236.515%、124.426%;PPO活性在抗、感品种中分别上升359.674%、67.445%,受蚜害后品种间存在极显著差异。抗、感绿豆品种受豆蚜危害后,可溶性糖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CAT活性、PPO活性变化与绿豆品种的抗蚜性相关。
梁洪宇金永玲张海燕刘瑞孙宇佳郭思敏曾颖婷王丽艳
关键词:豆蚜绿豆抗虫性营养物质过氧化物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
绿豆轮纹病菌毒素的生物活性测定和理化性质
2006年
绿豆轮纹病菌(AscochytaphaseolorumSacc)能产生毒素,此毒素对绿豆植株有强烈的致萎作用,可对绿豆叶片造成损伤,并抑制绿豆、辣椒、大豆、高粱等种子的萌发;绿豆轮纹病菌毒素耐高压高温、对光稳定。
郭玉成张海燕郭玉晶吕艳东辛惠普
关键词:绿豆轮纹病毒素生物活性理化性质
赤眼蜂种间沃尔巴克氏体水平人工转染供体蜂种的筛选被引量:1
2009年
实验室条件下以感染沃尔巴克氏体的引进种卷蛾赤眼蜂、食胚赤眼蜂、短管赤眼蜂为材料,比较分析3种赤眼蜂连续3代喂食抗生素后子代雄蜂率、寄生和羽化情况。除卷蛾赤眼蜂F_2代外,取食四环素后3种赤眼蜂各世代寄生率均降低,其中食胚赤眼蜂的寄生率与对照相比明显下降;3种赤眼蜂间寄生率没有明显差异。随着取食抗生素世代的增加,3种赤眼蜂子代雄蜂率逐渐增大,短管赤眼蜂F_1代开始出现雄蜂,F_3代雄蜂率高达54.54%,明显高于卷蛾赤眼蜂(20.58%)和食胚赤眼蜂(13.94%);食胚赤眼蜂3个世代羽化雄蜂率均最低,说明其产雌孤雌生殖方式比较稳定,较适合作为赤眼蜂种间沃尔巴克氏体水平人工转染的供体。
张海燕王倩付海滨丛斌董辉解焱艳姬景红
关键词:沃尔巴克氏体赤眼蜂
几种化学因子对三种赤眼蜂离体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09年
为比较不同赤眼蜂酚氧化酶(PO)活性的大小,明确赤眼蜂种间免疫防御能力强弱,本研究通过研磨、离心提取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 dendrolimi、螟黄赤眼蜂T.chilonis、玉米螟赤眼蜂T.ostriniae匀浆液,首次测定了几种化学因子(Ca2+、昆布多糖、纤维素、右旋糖酐、脂多糖和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对3种供试赤眼蜂匀浆液中酚氧化酶原激活系统(proPO-AS)的激活程度。结果表明:玉米螟赤眼蜂匀浆液PO活性最高,螟黄赤眼蜂次之,松毛虫赤眼蜂最低。Ca2+是激活供试赤眼蜂proPO的必需因子,且在0.03mol/L浓度下激活作用最强;昆布多糖和脂多糖也能有效激活proPO,0.01及0.05mg/mL昆布多糖能强烈激活PO活性;纤维素和右旋糖酐对PO活性存在显著抑制作用。结果证明了赤眼蜂种间存在明显的免疫能力差异。本研究建立了小型昆虫proPO-AS研究体系,为研究Wolbachia-小型昆虫的免疫互作体系奠定了基础。
马晓慧丛斌张海燕董辉姜松男朱慧萍
关键词:松毛虫赤眼蜂螟黄赤眼蜂玉米螟赤眼蜂酚氧化酶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