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丽艳

作品数:208 被引量:803H指数:14
供职机构: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80篇期刊文章
  • 18篇专利
  • 3篇学位论文
  • 3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标准

领域

  • 138篇农业科学
  • 25篇生物学
  • 18篇文化科学
  • 10篇轻工技术与工...
  • 6篇化学工程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23篇水稻
  • 15篇教学
  • 13篇玉米
  • 12篇倍体
  • 11篇节肢动物
  • 10篇愈伤
  • 10篇愈伤组织
  • 10篇主成分
  • 10篇主成分分析
  • 10篇害虫
  • 9篇植物
  • 9篇土壤
  • 9篇寒地
  • 8篇稻负泥虫
  • 8篇水稻负泥虫
  • 7篇多糖
  • 6篇多倍体
  • 6篇植株
  • 5篇幼苗
  • 5篇增殖

机构

  • 204篇黑龙江八一农...
  • 10篇沈阳农业大学
  • 3篇黑龙江省科学...
  • 3篇西南农业大学
  • 2篇贵州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黑龙江省农业...
  • 2篇黑龙江省农垦...
  • 1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浙江海洋学院
  • 1篇黑龙江省农垦...
  • 1篇海城市农业技...
  • 1篇大庆市农业委...
  • 1篇吉林省红石林...
  • 1篇黑龙江省农垦...
  • 1篇黑龙江省八五...
  • 1篇京博农化科技...

作者

  • 207篇王丽艳
  • 82篇荆瑞勇
  • 41篇郭永霞
  • 40篇张海燕
  • 35篇林志伟
  • 31篇孙强
  • 30篇金永玲
  • 24篇殷奎德
  • 16篇杨克军
  • 16篇靳学慧
  • 13篇赵长江
  • 13篇辛惠普
  • 10篇高玉刚
  • 10篇台莲梅
  • 10篇钟湘植
  • 10篇张亚玲
  • 8篇杨帆
  • 7篇王北艳
  • 7篇丛斌
  • 7篇王彦杰

传媒

  • 40篇黑龙江八一农...
  • 19篇安徽农学通报
  • 7篇激光生物学报
  • 7篇黑龙江农业科...
  • 7篇安徽农业科学
  • 6篇现代化农业
  • 5篇食品科学
  • 4篇水土保持研究
  • 4篇北方园艺
  • 4篇植物保护
  • 4篇食品与机械
  • 4篇贵州农业科学
  • 3篇中国农业科技...
  • 3篇植物保护学报
  • 3篇湖北农业科学
  • 3篇中国农学通报
  • 3篇中国植保导刊
  • 2篇玉米科学
  • 2篇昆虫知识
  • 2篇昆虫学报

年份

  • 3篇2023
  • 7篇2022
  • 11篇2021
  • 7篇2020
  • 14篇2019
  • 10篇2018
  • 3篇2017
  • 11篇2016
  • 18篇2015
  • 17篇2014
  • 14篇2013
  • 10篇2012
  • 9篇2011
  • 13篇2010
  • 10篇2009
  • 11篇2008
  • 5篇2007
  • 5篇2006
  • 6篇2005
  • 4篇2004
20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庆地区烟蚜发生情况调查被引量:1
2015年
为了解黑龙江烟田烟蚜发生及为害情况,更好的对其进行防治,对黑龙江大庆地区烟蚜越冬情况及烟蚜在烟株上的种群动态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大庆地区烟蚜生活史属于全周期型,在烟株上烟蚜数量的消长主要呈"单峰常发区",主要以卵在刺玫、李树、杏树等植株的腋芽四周、枝条上的斑痕和枝杈上越冬。4月中旬开始孵化干母,5月上旬有翅蚜开始迁入烟田,7月中旬出现高峰期,8月中下旬有翅蚜开始迁出烟田。通过此次研究可以为黑龙江烟区烟蚜的田间预测预报提供依据,从而可以更好地防治烟蚜的为害。
王鹏南王丽艳林榕西李欣诺陈茜穆娟薇靳学慧孙剑萍
关键词:烟蚜
茴香薄翅野螟生物学的研究被引量:10
1994年
茴香薄翅野螟是黑龙江省油菜和十字花科蔬菜的一种害虫,幼虫蛀食果荚、籽粒。1年2代,以幼虫在土中结茧越冬。第二年5月中下旬开始化蛹,6月羽化。6月中旬至7月上旬是第一代幼虫危害期,第二代幼虫发生于8月。幼虫有吐丝结网习性,成虫羽化当天即可交配产卵,卵产在嫩角果或柄上。成虫有趋光性,寿命4—16天。
向春玲朱柳林王丽艳于莲波钟湘植田秀萍
关键词:生活史习性生物学
花椒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研究被引量:18
2006年
以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嫩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获得了再生植株,并建立起快速繁植无性系。分化的最适培养基为MS+1.0mg/L6-BA+0.5mg/LNAA+2.0mg/LGA,其增殖系数为3.10;继代增殖最适培养基也为Ms+1.0mg/L6-BA+0.5mg/LNAA+2.0mg/L。LGA,每代每梢平均增殖数量为2—4个不等;生根最适培养基为1/2MS+0.1mg/L IBA+0.2mg/L IAA,10d后每株可长出2—4条根。并进行了移栽方面的研究。为大规模快速繁殖青椒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王丽艳荆瑞勇
关键词:花椒增殖移栽
玉米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及褐化控制研究被引量:14
2011年
玉米成熟胚组织培养过程中发生褐化可影响愈伤组织的诱导、生长和组培过程的进行。实验研究探讨3种防褐剂硝酸银(AgNO3)、活性炭和PVP及培养条件对玉米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和继代过程中褐化控制的作用。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AgNO3能明显减轻褐化,其中愈伤组织诱导时10.0 mg/LAgNO3控制外植体褐化的效果最佳;愈伤组织继代培养时7.0 mg/LAgNO3控制较为适宜。2.0 g/L活性炭能有效抑制外植体的褐化,高于此浓度会抑制愈伤组织的诱导;继代培养初期在含2.0 g/L活性炭的培养基中培养7 d,不仅能有效控制褐化,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愈伤组织的生长。愈伤组织诱导时1.0 g/LPVP能在有效控制外植体褐化的同时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暗培养能显著减轻褐化的发生,有利于愈伤组织的诱导。
肖莉杰王丽艳闵丽方淑梅韩毅强张红梅
关键词:玉米成熟胚防褐剂
木醋液及其与恶霉灵复配对13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效果被引量:3
2018年
为了研究木醋液和木醋液与农药复配后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效果,利用不同的稀释倍数的木醋液和木醋液与农药恶霉灵复配后对立枯丝核菌、大豆菌核病菌、稻瘟病菌等13种植物病原真菌进行平板对峙试验。结果表明,木醋液稀释10倍,对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效果最好,对立枯丝核菌、大豆菌核病菌、禾谷镰刀菌、玉米链格孢菌均有抑制作用,对另外9种病原菌无抑制作用;其次是稀释1 000倍对玉米新月弯孢菌有抑制作用,对另外的12种病原菌无抑制作用;选用稀释10倍的木醋液与稀释3 000倍的恶霉灵复配,木醋液与恶霉灵的比例为10∶0时对立枯丝核菌抑制效果最好,抑菌率达到85%;木醋液与恶霉灵的比例为9∶1时对大豆菌核病菌抑制效果最好,抑菌率达到60%,均具有显著性,故复配比单独使用恶霉灵效果好。
韩如月杨帆李睿瑞刘淑霞张千丰王丽艳郭永霞
关键词:木醋液抑菌活性农药复配
不同种类盐胁迫对绿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被引量:20
2018年
通过在水琼脂中加入不同浓度的NaCl、Na_2SO_4、Na_2CO_3、NaHCO_3、NaCl+Na_2SO_4、Na_2CO_3+NaHCO_3、NaCl+Na_2SO_4+Na_2CO_3+NaHCO_3来模拟盐胁迫对绿豆种子进行胁迫处理。测定绿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相对盐害率以及根长、芽长、根重、芽重、根冠比,来研究不同盐胁迫对绿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的盐胁迫处理对绿豆种子的发芽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种子的发芽率随着Na+浓度的增加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在不同种类的盐胁迫下,随着Na+浓度的增加绿豆种子的发芽势、发芽指数均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而相对盐害率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不同种类的盐胁迫对绿豆幼苗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随着Na+浓度的增大抑制作用逐渐增强,但不同种类的盐对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有差异。不同种类的盐在相同Na+浓度的胁迫下对绿豆萌发和幼苗生长的伤害程度Na_2SO_4
王丽艳杨帆李睿瑞渠凤甜李佳欣唐金敏荆瑞勇郭永霞
关键词:绿豆盐胁迫种子萌发幼苗生长
市售15个产区黑木耳营养品质综合评价被引量:2
2021年
以市售15个产区黑木耳为研究对象,以13种营养成分作为品质评价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及隶属函数法对市售黑木耳进行品质综合评价,并利用聚类分析法进行黑木耳品质分类。结果表明:从13种营养成分中提取出4个主成分,其累计贡献率达81.52%,可较好地反映黑木耳品质的综合信息;铁、锌、总脂肪酸、粗多糖和灰分含量可作为15个产区黑木耳品质综合评价的指标;隶属函数法评价出15个产区黑木耳品质的优劣;聚类分析将15个产区黑木耳营养品质划分为四大类。
王丽艳王鑫淼荆瑞勇吴楠
关键词:黑木耳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
植物保护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现状分析与问题探讨
2019年
本文就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植物保护学科研究生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从导师队伍建设,学术交流,招生宣传方式,建立研究生科研成果奖励机制等几个方面提出建议,以更好地促进植物保护学科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加快其前进的步伐。
金永玲郭永霞王丽艳台莲梅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
生物炭与化肥不同比例配施对生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被引量:2
2020年
为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将复合肥与生物炭按不同比例混配制成8种栽培基质,测定栽培生菜鲜重、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以及栽培土壤的速效养分。结果表明:添加生物炭土壤的生菜重量均显著高于单施化肥和不施肥的对照,其中肥炭比50%F+50%B和60%F+40%B处理土壤单株产量分别是未处理对照的3.7和3.5倍,而且叶片含水量也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生菜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维生素C含量和叶绿素SPAD值较高的基质为60%F+40%B和80%F+20%B。与单施化肥基质相比,随着生物炭替代量的增加,土壤中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消耗量逐渐减少,即生物炭与化肥混合施用可有效减少速效肥料的损耗,从而提高肥料利用率。土壤中添加生物炭可通过提高生菜叶绿素含量和氮磷钾速效营养的利用,从而提高生菜的产量和品质,实现生菜减肥增效的有机栽培。
赵长江鞠世杰鞠世杰王丽艳贝丽霞洪艳华王丽艳张海燕
关键词:生菜生物炭肥料
甘草提取物对5种植物病原菌的抑菌作用被引量:8
2014年
为了测定不同极性溶剂的甘草提取物对植物病原菌的抑菌作用。采用生长速率法研究了甘草的6种溶剂提取物对禾谷镰刀菌、尖孢镰刀菌、半裸镰刀菌、茄链格孢菌和立枯丝核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不同提取溶剂的提取率和抑菌作用存在明显差异。乙酸乙酯和丙酮提取物对尖孢镰刀菌均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分别是82.64%和83.13%。具有抑菌活性的成分可能为甘草黄酮类。
潘翠翠郭永霞王丽艳荆瑞勇李薇
关键词:甘草抑菌作用植物病原菌黄酮类
共2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