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婧

作品数:3 被引量:35H指数:2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细胞
  • 2篇杀伤
  • 2篇免疫
  • 2篇白血
  • 2篇白血病
  • 1篇药物敏感
  • 1篇药物敏感性
  • 1篇治疗晚期非小...
  • 1篇杀伤细胞
  • 1篇杀伤作用
  • 1篇树突
  • 1篇树突细胞
  • 1篇肿瘤
  • 1篇肿瘤药
  • 1篇晚期
  • 1篇晚期非小细胞
  • 1篇晚期非小细胞...
  • 1篇细胞肺癌
  • 1篇小细胞
  • 1篇小细胞肺癌

机构

  • 3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深圳市龙岗区...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作者

  • 3篇张婧
  • 2篇陈虎
  • 1篇刘广贤
  • 1篇乔建辉
  • 1篇王丹红
  • 1篇艾辉胜
  • 1篇齐聪燕
  • 1篇周莉
  • 1篇党永辉
  • 1篇廖丽
  • 1篇王谨峰
  • 1篇高海燕
  • 1篇张斌
  • 1篇丁国梁
  • 1篇姚志娟
  • 1篇田瑛
  • 1篇艾建红
  • 1篇冯凯
  • 1篇侯彩艳
  • 1篇吴琼

传媒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军医进修学院...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04
  • 1篇199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180例急性白血病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的特点分析被引量:23
2004年
为了探讨急性白血病的免疫表型特征与诊断价值 ,采用流式细胞术三色免疫荧光直接标记技术检测白血病患者 ,根据抗体积分系统进行分型。结果显示 ,三染色标记法检测 180例白血病患者中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除均表达淋系抗原外 ,同时有 4 9.4 %伴髓系抗原 (CD13,CD33)的表达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AML)患者除均表达髓系抗原外 ,同时有 4 3.2 %伴淋系抗原 (CD4 ,CD7)表达。结论 :流式细胞仪三色免疫荧光直接标记法进行白血病免疫分型能确诊一些特殊类型的白血病 ,对于急性白血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均有很大帮助。
姚志娟廖丽党永辉张婧田瑛冯凯齐聪燕王谨峰陈虎
关键词: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急性白血病
7种化疗药物体外对白血病细胞杀伤作用观察
1999年
目的:为了探讨不同化疗药物作用于白血病细胞的特点,为临床化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溴化四氮唑兰法(MTT法)研究了19 例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骨髓原代白血病细胞和K562 细胞系体外对7 种化疗药物及两药联合使用的敏感性。结果:柔红霉素(DNR)、威猛(VM26),三尖杉酯碱(H)和米托恩醌(MTT)体外杀伤白血病细胞作用较强,其中VM26,H的作用曲线比较独特。两种药物联合使用效果多数接近或好于单用效果好的药物。结论:不同化疗药物对白血病细胞的杀伤作用具有不同的特点,在临床工作中应根据药物的作用特点用药。
乔建辉艾辉胜刘广贤张婧周莉
关键词:白血病药物敏感性抗肿瘤药
DC-CIK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评价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34例采用DC-CIK细胞治疗可评价的晚期NSCLC患者,评价其近期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DC-CIK细胞治疗晚期NSCLC 1-3月后的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为20.6%,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为67.6%。近期疗效与远处转移无关(P>0.05)。患者细胞治疗的ORR与治疗次数无关(P>0.05),DCR与治疗次数有关(P<0.05)。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DC-CIK治疗晚期NSCLC安全、有效,可减缓病情进展,为晚期NSCLC患者提供了一条新的治疗途径。
王丹红高海燕张斌吴琼丁国梁张婧侯彩艳艾建红陈虎
关键词:树突细胞免疫学杀伤细胞淋巴因子激活免疫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