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贵成
- 作品数:24 被引量:140H指数:4
- 供职机构:重庆三峡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肝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观察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肝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2月—2012年6月收治的肝功能衰竭患者18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肝功能及凝血功能、死亡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1)14例患者精神状态、食欲改善,体力好转,腹腔积液消失或减轻,15例双下肢水肿消失或减轻,1例治疗2个月后清蛋白水平恢复正常;2例在注射骨髓干细胞悬液时感觉腹部"发热",1例出现头昏。(2)15例患者清蛋白水平呈逐渐上升趋势,其中9例恢复到参考值范围;12例患者凝血酶原时间缩短,2例恢复到参考值范围;5例患者总胆红素水平恢复到参考值范围;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无明显变化。(3)6例患者死亡,其中4例并发消化道出血,1例并发肝肾综合征;1例术后3年经影像学诊断为"肝脏肿瘤"。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肝功能衰竭可改善患者低蛋白血症,短期观察较为安全、有效,远期疗效有限。
- 王辉巫贵成钟庆
- 关键词:干细胞移植肝功能衰竭
- α_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1例分析
- 2008年
- 巫贵成
- 3种肝病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成本-效果分析及长远治疗方案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分析3种肝病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成本-效果,为慢性乙肝的治疗寻找一种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将21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予拉米夫定100 mg,qd;B组予恩替卡韦0.5 mg,qd;C组予阿德福韦酯10 mg,qd。疗程均为48周。观察3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应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法进行评价。结果:A、B、C组的成本分别为5 711.60、13 126.00、6 834.20元,HBV-DNA转阴率分别为47.14%、78.57%、31.40%,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21.16、167.06、217.65,B、C组相对于A组的增量成本-效果比分别为235.90、-71.32。结论:从长远的抗病毒治疗考虑,高疗效、低耐药性的恩替卡韦应是一种更为合理的治疗方案。
- 汪华蓉巫贵成李立红万科王静
-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拉米夫定恩替卡韦阿德福韦酯
- 慢性乙型肝炎自然史的研究
-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的自然史,为其预后判断,药物疗效的分析及药品经济学评估提供佐证.结论:慢性乙型肝炎的远期预后较差.干扰素等抗病毒治疗对预后似有改善作用,有待更多的资料进一步证实.
- 巫贵成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自然史
- 文献传递
- 弹性超声蓝色面积百分比在乙肝纤维化分级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分析实时超声弹性图像的蓝色面积百分比在乙型肝炎后肝纤维化分级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10月期间在重庆三峡中心医院及四川省达州市中心医院就诊且有病理分期的乙型肝炎患者128例,对乙型肝炎患者的肝脏进行实时超声弹性成像,然后按蓝色面积百分比进行分级,与病理分期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按照实时超声弹性图像蓝色面积百分比对乙型肝炎纤维化进行分级与病理分期高度相关(r=0.89,P=0.000)。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分级诊断与病理诊断对比结果显示:特异性为73.33%(22/30),准确性为86.72%(111/128),敏感性为90.82%(89/98)。结论按照实时超声弹性图像蓝色面积百分比对乙型炎后肝纤维化进行分级与病理分期具有很高的相关性,对乙型肝炎后肝纤维化的诊断有很高的敏感性、准确性及特异性,可以判断乙型肝炎后有无肝纤维化及肝硬化。
- 陶山王少璐吴强向红胡张春高艳巫贵成
- 关键词:弹性成像超声检查肝纤维化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远期生存质量研究被引量:44
- 2003年
- 目的 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远期生存质量进行研究,为其预后判断,药物疗效的分析及药品经济学评估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补充修订的SF-36健康相关生存质量量表调查101例6~l 8年前经肝穿活组织检查诊断的慢性乙型肝炎和105例门诊体检的普通人群。 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生理机能、生理职能、总体健康、精神健康、肝病特有症状5个方面的远期生存质量低于普通人群,差异有显著性(μ≥2.10,P<0.05)。 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远期生存质量差。
- 巫贵成周卫平赵有蓉郭树华王志毅邹淑碧张全海任红黄爱龙张定凤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远期
- 携带不同HBV抗原基因片段的重组腺相关病毒转染树突状细胞诱导CTL的效应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了解携带不同HBV抗原基因片段的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HBV-S、C、E、X)转染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诱导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的效应。方法采用携带不同HBV抗原基因片段的rAAV-HBV-S、C、E、X转染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分离出的单核细胞,并在GM-CSF、IL-4和TNF-α作用下继续培养7d获得成熟的DC。通过观察DC的状态和流式细胞仪(FACS)检测各段HBV转染后DC分化抗原(CD)的表达,评价其成熟与功能。将同一个体的DC与T细胞混合培养制备CTL,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MTS)细胞杀伤实验研究被激活的CTL对HBV感染的靶细胞HepG2.2.15特异性的细胞毒作用。结果不同HBV抗原基因rAAV-HBV-S、C、E、X转染DC后CD14、CD80、CD83、CD86的表型表达中,CD80、CD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AV/HBV-X转染的DC其CD80表达最高,rAAV/HBV-S转染的DC其CD83表达最高。转染不同HBV抗原基因片段rAAV(S、C、E、X)的DC诱导的CTL对MHC-Ⅰ类抗原阳性且有HBV的靶细胞(HepG2.2.15)的特异性杀伤效率显著高于对无HBV的靶细胞(HepG2)的非特异性杀伤效应(P<0.01),但不同rAAV-HBV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AAV-HBV-S、C、E、X转染DC均可诱导CTL引起MHC-Ⅰ依赖的特异性细胞毒效应。
- 安选刘勇向毅魏芳夏莉娜钟庆杜彪巫贵成
- 关键词:腺相关病毒
-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肝硬化优化方案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比较骨髓动员、不同分离方式和注射不同细胞悬液密度对骨髓干细胞治疗效果的影响,进一步优化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方案。方法 2009年2月~2012年6月选取于重庆三峡中心医院肝病科治疗的23例经常规内科综合治疗无明显疗效的肝衰竭患者行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分离纯化骨髓干细胞,经肝动脉插管植入肝脏,观察植入治疗术前及术后第1、2、3月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及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等主要肝功能指标及临床症状的变化情况,比较骨髓动员、不同分离方式和注射不同细胞悬液密度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患者总体治疗情况:与基线水平相比,23例患者治疗1、2、3月白蛋白水平呈逐渐增高趋势(P〈0.05);胆红素及转氨酶、PT均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与未进行骨髓动员组比较,骨髓动员组患者可获得较高的干细胞密度(P〈0.05);在改善肝功能指标(ALT、TBIL、ALB、PT)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分离方法对干细胞治疗疗效的影响:使用试剂盒分离方法可显著提高患者白蛋白水平(在治疗后3月开始);但与普通淋巴细胞分离液法相比,在改善肝脏其他功能(ALT、TBIL、PT)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数量级干细胞密度对干细胞移植治疗疗效的影响:≤1×10^10/L与〉1×10^10/L 2组不同数量级自体骨髓干细胞在改善肝功能指标(ALT、TBIL、ALB、PT)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肝动脉植入自体骨髓干细胞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安全有效,可显著提高失代偿肝硬化患者白蛋白水平;术前骨髓动员与采用试剂盒的方法可分别提高干细胞的获得率以及改善低蛋白水平,有助于提高治疗疗效。
- 安选钟庆刘书宏夏莉娜王辉巫贵成
- 关键词: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失代偿期肝硬化
- 慢性乙型肝炎HBeAg和HBsAg的远期转阴率随访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对慢性乙型肝炎HBeAg和HBsAg的远期转阴率进行研究 ,为其预后判断和药物疗效的评估提供佐证。方法 :采用回顾性的方法随访 12 0例 6~ 18年前经肝穿病理组织学诊断的慢性乙型肝炎HBeAg和HBsAg的远期转阴率。 结果 :HBeAg转阴 79/ 82例 (96 .34% )。HBsAg转阴 17/ 12 0例 (14 .17% )。Cox回归分析 ,LAK细胞、阿糖腺苷、干扰素治疗均有利于HBeAg转阴 ,病情稳定有利于HBsAg转阴。但 χ2 分析 ,干扰素等抗病毒治疗组与未抗病毒治疗组的转阴率无显著差异。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HBeAg的远期自然转阴率高 ,HBsAg自然转阴率低。
- 巫贵成周卫平赵有蓉郭树华王志毅张定凤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HBEAGHBSAG转阴率远期
- 乙型肝炎e抗原阴性和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转归的回顾性分析被引量:6
- 2007年
- 目的随访HBeAg阴性和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转归,为比较两者的预后提供佐证。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随访6~18年,平均(11.8±4.1)年,经肝穿刺病理组织学诊断,HBeAg阴性65例、HBeAg阳性11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转归。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和x^2检验。结果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累汁发展为肝硬化7例。占10.8%,肝癌4例.占6.2%,死亡8例.占12.3%;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累计发展为肝硬化15例.占12.7%,肝癌8例,占6.8%,死亡12例,占10.2%。两组相比,肝硬化、肝癌和死亡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汁学意义(均P>0.05)。结论HBeAg阴性和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远期临床转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巫贵成周卫平赵有蓉郭树华黄爱龙任红张定凤
- 关键词:随访研究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