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9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2篇肝炎
  • 22篇慢性
  • 17篇乙型
  • 17篇乙型肝炎
  • 17篇慢性乙型
  • 16篇慢性乙型肝炎
  • 11篇病毒
  • 10篇疗效
  • 8篇毒性肝炎
  • 8篇病毒性
  • 8篇病毒性肝炎
  • 7篇治疗慢性乙型...
  • 7篇重型
  • 5篇乙酰半胱氨酸
  • 5篇人工肝
  • 5篇重型肝炎
  • 5篇干扰素
  • 5篇半胱氨酸
  • 4篇随访
  • 4篇人工肝支持

机构

  • 31篇重庆医科大学...
  • 9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浙江大学医学...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贵阳医学院附...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昆明医学院
  • 1篇昆明医学院第...
  • 1篇北京地坛医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重庆三峡中心...
  • 1篇江苏正大天晴...
  • 1篇南宁市第四人...
  • 1篇达州市第二人...

作者

  • 40篇赵有蓉
  • 23篇郭树华
  • 19篇王志毅
  • 18篇张定凤
  • 16篇张大志
  • 11篇任红
  • 11篇曾维群
  • 10篇邹淑碧
  • 9篇周智
  • 8篇张全海
  • 7篇何华
  • 7篇秦波
  • 5篇周卫平
  • 5篇黄爱龙
  • 5篇张全海
  • 5篇石小枫
  • 4篇周亚苏
  • 4篇巫贵成
  • 4篇秦波
  • 3篇巫国谊

传媒

  • 11篇中华肝脏病杂...
  • 4篇重庆医学
  • 4篇重庆医科大学...
  • 3篇现代医药卫生
  • 3篇肝脏病杂志
  • 2篇四川医学
  • 2篇中国血液净化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中国药业
  • 1篇中药药理与临...
  • 1篇实用肝脏病杂...
  • 1篇第六次全国干...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第三届全国重...

年份

  • 2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7
  • 1篇2006
  • 6篇2005
  • 9篇2004
  • 3篇2003
  • 3篇2002
  • 3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7
  • 1篇1996
  • 2篇1995
  • 1篇1994
  • 2篇1991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拉米夫定联合乙型肝炎疫苗和猪苓多糖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被引量:4
2001年
目的:研究拉米夫定联合乙型肝炎疫苗和猪苓多糖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抗病毒效果。方法:3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第一阶段(0~12周):两组均用拉米夫定治疗(100mg/d);第二阶段(13~36周):联合用药组在继用原剂量拉米夫定基础上加用乙型肝炎疫苗5μg多点皮内注射及猪苓多糖40mg肌肉注射,每月一次。单用药组继用原剂量拉米夫定治疗。两组均定期复查症状、体征、肝功能及HBV复制指标。结果:治疗36周时,联合用药组的ALT复常率12.5%,HBV-DNA阴转率为81.25%,HBV—DNA的反跳率为12.5%;单用拉米夫定组ALT复常率为75%,HBV-DNA的阴转率为75%,HBV-DNA反跳率为12.5%。以上指标两组间P>0.05,差异无显著性。治疗36周时联合用药组的HBeAg阴转率为50.0%,单用拉米夫定组HBeAg阴转率为12.5%,P<0、05,差异有显著性,而HBeAg血清转换率联合用药组为18.75%,单用拉米定组为6.25%,两组均无HBsAg阴转,两组 P>0.05,差异无显著性。未发生与研究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拉米夫定联合乙型肝炎疫苗及猪苓多糖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较?
王志毅郭树华赵有蓉张定凤
关键词:乙型肝炎乙型肝炎病毒拉米夫定乙肝疫苗猪苓多糖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2周白发性HBV DNA水平变化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2周内自发性HBV DNA水平下降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05年未接受抗病毒药物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2周内白发性HBV DNA水平下降情况,并根据患者基线ALT、总胆红素(TBil)水平进行分组,分析基线ALT、TBil对自发性HBV DNA水平下降的影响。两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或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多组数据均值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共收集21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男性174例,女性39例,年龄18~65(33.0±10.0)岁。其中慢性乙型肝炎轻~中度124例,慢性乙型肝炎重度89例;12周时失访19例(8.92%)。所有患者HBV DNA基线均值为(6.66±1.03)log10拷贝/ml,12周时为(5.98±1.53)log10拷贝/ml(P〈0.01)。慢性乙型肝炎重度患者基线时HBV DNA水平均值低于慢性乙型肝炎轻~中度患者,分别为(6.45±0.99)log10拷贝/ml与(6.81±1.04)log10拷贝/ml(P〈0.05);但两组12周时HBV DNA水平均值及HBV DNA水平下降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2周时HBV DNA≤3log10拷贝/ml患者的基线ALT及TBil值高于HBV DNA〉3log10拷贝/ml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2周时HBV DNA水平下降值≥2log10拷贝/ml与〈2log10拷贝/ml两组患者的基线ALT、TBil水平相近(P〉0.05)。基线ALT水平≤5倍正常值上限(ULN)与〉5×ULN两组患者12周时HBV DNA水平均值及HBV DNA水平下降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12周时HBV DNA≤3log10拷贝/ml、HBV DNA水平下降值≥2log10拷贝/ml的比例,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时ALT≤5XULN及TBil≤5×ULN组HBV DNA水平均值高于其他3组(P〈0.05),但12周时各组HBV DNA水平均值、HBV DNA下降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2周内存在一定程度的白发性HBV DNA水平下降,但肝脏炎症损伤程�
何华徐中南蔡大川赖宁凌宁曾维群石小枫赵有蓉周智张大志
关键词:肝炎乙型慢性肝炎病毒乙型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慢性重型肝炎临床研究被引量:10
2004年
目的 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 (ALSS)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疗效及可能机制。方法 对 85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 4 3例患者只给予综合治疗 ,治疗组 4 2例患者在综合疗法基础上给予ALSS治疗 ,并分别检测治疗前后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 (PT)、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内毒素及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 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在ALSS治疗后 ,肝功能明显改善 ,PT、TNF -α、内毒素及NO水平明显下降 (P <0 .0 5~ 0 .0 0 1) ,血清Cl-水平也明显降低 (P <0 .0 0 1)。ALSS治愈好转率为 5 0 .0 % ( 2 1/ 4 2 ) ,而对照组治愈好转率为 2 0 .9% ( 9/ 4 3)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ALSS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2 8.6 % ( 12 / 4 2 )。结论 ALSS治疗慢性重型肝炎能显著改善患者肝功能 ,并降低TNF -α、内毒素及NO等病理成分 ,能明显提高其治愈好转率 ,其中早、中期患者疗效明显好于晚期患者。
秦波郄春花张大志赵有蓉郭树华
关键词:人工肝支持系统慢性重型肝炎ALSS内毒素肝功能
N-乙酰半胱氨酸对肝损伤大鼠体内NO水平及NOS活性的影响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对肝损伤大鼠肝脏病理的影响及对肝脏损伤保护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0ml/kg1次;肝损伤模型组:给予D-gal1g/kg腹腔注射1次;NAC实验组:于腹腔注射D-gal1g/kg后6、12、18h分别腹腔注射NAC0.1mmol/kg1次。急性肝损伤模型建立后24h取血及肝组织标本,观察比较各组大鼠肝组织病理改变,测定其血清、肝组织NO水平及肝组织NOS活性。结果:NAC实验组大鼠的肝脏病理形态较肝损伤模型组有所改善,其血清NO水平较肝损伤模型组增高,而肝组织中NO水平较模型组降低,均具有统计学差异。NAC组大鼠肝组织中cNOS活性较模型组有明显提高,而iNOS活性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NAC可以改善急性肝损伤大鼠的肝脏病理改变,该保护作用可能通过影响不同型别的NOS活性而改变体内不同部位的NO水平有关。
巫国谊赵有蓉郭树华
关键词:乙酰半胱氨酸肝损伤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
核苷类似物治疗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的预测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分析核苷类似物治疗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基线特征及治疗初始阶段(24周)HBV-DNA的抑制程度对未来疗效的影响。方法 100例患者纳入分析,根据24周HBV-DNA水平将其分成阴性组(HBV-DNA<1.0×103copy/mL)和阳性组(HBV-DNA≥1.0×103copy/mL),分析两组基线特征及治疗初始阶段(24周)HBV-DNA抑制程度与治疗48周或72周疗效的相关性。结果 (1)阴性组基线HBV-DNA和ALT水平平均值分别为8.25 log10 copy/mL和167.0 u/L,而阳性组对应为8.71 log10 copy/mL与107.1 u/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48周或72周阴性组各疗效指标即HBV-DNA转阴率、HBeAg血清转换率、ALT复常率、完全应答率和总有效率均优于阳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阴性组治疗48周各疗效指标与治疗72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治疗72周各疗效指标与治疗48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48周或72周病毒反弹率阴性组和阳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性组或阳性组治疗48周病毒反弹率与72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苷类似物治疗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治疗初始阶段(24周)HBV-DNA的抑制程度可借助治疗前HBV-DNA或ALT水平来预测,治疗初始阶段病毒的抑制程度可能与未来的疗效相关。
黄光明张大志何华赵有蓉
关键词:核苷类似物乙型肝炎E抗原慢性乙型肝炎
国产α2b干扰素(安达芬)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国产α2b干扰素(安达芬)对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对66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50例患者(A组)HBV-DNA、HBeAg均阳性,16例患者(B组)HBV-DNA阳性、HBeAg...
秦波郭树华赵有蓉张全海张定凤
关键词:乙型肝炎基因变异干扰素安达芬
文献传递
重组干扰素γ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临床研究被引量:37
2003年
目的 评估干扰素 (IFN) γ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方法 临床研究共入选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病例 2 89例 ,其中试验组 1 53例 ,对照组 1 36例。分为肝活检组和非肝活检组 2部分。所有患者均接受慢性肝炎常规治疗 ,试验组同时接受rhIFN γ注射 ,对照组不使用IFN γ。IFN γ治疗方案 :1 0 0万IU/支 ,肌注 ,9个月为一疗程。前 3个月每日一次 ,每次 1支 ,后 6个月隔日 1次 ,每次 1支 ,停药后观察 3个月。观察指标包括组织学、血清学、影像学及症状体征等。疗效判定标准 :肝活检组以治疗前后组织学改变为主要依据 ,采用半定量计分标准评价 ;非肝活检组以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和影像学改变为主要依据。结果 肝活检组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 63 %(其中显效率为 2 7 8% )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2 4 1 % (显效率为 1 3 8% )。非肝活检组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 67 7% (其中显效率为 2 2 2 % )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1 4 0 % (显效率为 5 6 % )。综合比较IFN γ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试验组总有效率为 66 % (其中显效率为 2 4 2 % )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1 6 2 % (显效率为 7 4% ) ,两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0 1 )。临床研究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rhIFN
翁红雷蔡卫民王宝恩贾继东周霞秋史冬梅张定凤赵有蓉郝连杰王思元吴婉芬冼建中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影像学检查
第1、2代酶联免疫试剂检测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抗-HCV结果的比较
2004年
目的 比较第1代和第2代酶联免疫(ELISA)检测试剂盒检测重型肝炎患者的抗-HCV阳性率。 方法 1984~1990年期间住院的重型肝炎患者78例,治疗前留置血清使用美国Ortho公司的第1代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检测抗-HCV;1997~2003年期间住院的重型肝炎患者251例,于治疗前使用国产第2代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厦门新创)检测抗—HCV。 结果 使用第1代ELISA检测的抗-HCV阳性率为51.9%,使用第2代ELISA试剂检测的抗-HCV阳性率为1.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133.68,P≤0.001)。 结论 使用第2代ELISA试剂检测重型肝炎患者血清抗-HCV的阳性率明显低于第1代ELISA检测的阳性率。
张大志赵有蓉张全海王志毅秦波何华周智郭树华张定凤
关键词:抗-HCV阳性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肝心康抗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观察
2004年
目的 :观察肝心康对慢性肝炎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60例慢性肝炎患者 ,用药前抽血检测肝纤维化标志物HA、LN、PLD、pCIII、pCIV ,口服肝心康胶囊 0 .75克 /日治疗 3个月 ,治疗结束时采血再次检测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 结果 :治疗前后比较 ,血清HA、LN、pCIII、pCIV有明显降低 ,患者肝区不适等症状得到改善。 结论
石小枫刘杞王志毅张大志郭树华赵有蓉何华刘林
关键词:肝纤维化慢性肝炎血清转氨酶中药制剂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远期生存质量研究被引量:44
2003年
目的 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远期生存质量进行研究,为其预后判断,药物疗效的分析及药品经济学评估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补充修订的SF-36健康相关生存质量量表调查101例6~l 8年前经肝穿活组织检查诊断的慢性乙型肝炎和105例门诊体检的普通人群。 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生理机能、生理职能、总体健康、精神健康、肝病特有症状5个方面的远期生存质量低于普通人群,差异有显著性(μ≥2.10,P<0.05)。 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远期生存质量差。
巫贵成周卫平赵有蓉郭树华王志毅邹淑碧张全海任红黄爱龙张定凤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远期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