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灵欧

作品数:2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生物共振
  • 2篇皮肤
  • 2篇皮肤病
  • 2篇反应性
  • 2篇变态反应性
  • 2篇变态反应性皮...
  • 1篇皮肤病患者
  • 1篇荨麻
  • 1篇荨麻疹
  • 1篇脱敏
  • 1篇脱敏治疗
  • 1篇疗效
  • 1篇疗效分析
  • 1篇慢性
  • 1篇过敏原检测
  • 1篇变态反应
  • 1篇病患

机构

  • 2篇温州医学院附...

作者

  • 2篇李秉煦
  • 2篇朱林榆
  • 2篇吴灵欧
  • 2篇宣暄
  • 2篇陈彬

传媒

  • 1篇温州医学院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523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过敏原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常见过敏原的分布特征。方法:对本院皮肤科门诊523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按荨麻疹组(322例)和皮炎、湿疹组(201例)进行分类;应用德国MORA-SUPER生物共振治疗仪对患者进行吸入、食入、其他变应原检测,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过敏原阳性率荨麻疹组为87.89%,皮炎、湿疹组为83.08%;从过敏原分布特征来看,以多种、多组物质过敏的患者为多;皮炎、湿疹组内少年组与中老年组之间阳性率差异较大。荨麻疹组前十位过敏原是:螨和昆虫(占54.97%)、霉菌(占49.38%)、海鲜类(占31.37%)、组胺(占20.50%)、酵母(占14.91%)、食用防腐剂(占14.29%)、抗氧化剂(占13.66%)、蛋黄(占12.11%)、甜味剂(占9.01%)、香料和药草(占7.45%);皮炎、湿疹组前十位过敏原是:螨和昆虫(占55.22%)、霉菌(占36.82%)、海鲜类(占31.84)、重金属(占15.92%)、抗氧化剂(占13.43%)、组胺(占12.44%)、食用防腐剂(占11.44%)、酵母(占8.46%)、谷类(占7.96%)、蛋黄(占7.46%)、广泛环境毒素(占7.46%)。结论: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的过敏原分布具有一定特征,可为本地区过敏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一定依据。
宣暄吴灵欧朱林榆陈彬李秉煦
关键词:生物共振变态反应性皮肤病荨麻疹
生物共振仪对慢性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脱敏的疗效分析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探讨生物共振仪对慢性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脱敏的疗效。方法运用德国生产的MORA-SUPER生物共振仪对143例慢性、常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顽固性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进行过敏原检测及脱敏治疗,并按疾病和年龄分组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过敏原检测前三位的是螨虫、霉菌及海鲜类;其次为组胺、酵母、食用防腐剂、抗氧化剂、蛋黄等。143例慢性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脱敏的痊愈率为27.3%,有效率为62.9%。特应性皮炎有效率最高(80.0%),湿疹最低(53.8%);荨麻疹痊愈率最高(32.7%),颜面再发性皮炎最低(14.3%)。三组之间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生物共振对慢性、常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顽固性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有一定疗效。
宣暄吴灵欧朱林榆陈彬李秉煦
关键词:生物共振变态反应性皮肤病脱敏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