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文斌

作品数:257 被引量:3,112H指数:33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03篇期刊文章
  • 84篇专利
  • 8篇会议论文
  • 5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2篇农业科学
  • 47篇自动化与计算...
  • 43篇经济管理
  • 7篇天文地球
  • 6篇电子电信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生物学
  • 2篇政治法律
  • 2篇历史地理
  • 1篇水利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43篇遥感
  • 35篇作物
  • 26篇耕地
  • 21篇图像
  • 21篇农业
  • 20篇农作
  • 20篇农作物
  • 13篇土壤
  • 11篇植被
  • 11篇果实
  • 10篇植被指数
  • 9篇遥感影像
  • 9篇卫星遥感
  • 7篇遥感数据
  • 7篇水稻
  • 7篇NDVI
  • 6篇地块
  • 6篇遥感监测
  • 6篇玉米
  • 6篇数据采集

机构

  • 19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4篇东京大学
  • 8篇中国农业大学
  • 7篇天津工业大学
  • 7篇中国农业科学...
  • 7篇中国农业科学...
  • 6篇北京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
  • 5篇中山大学
  • 4篇西安交通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生...
  • 3篇陕西省土地工...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浙江大学
  • 2篇黑龙江省农业...
  • 2篇浙江财经大学
  • 2篇农业农村部规...
  • 1篇北京工商大学
  • 1篇广西农业科学...

作者

  • 202篇吴文斌
  • 78篇杨鹏
  • 57篇余强毅
  • 48篇唐华俊
  • 44篇周清波
  • 35篇史云
  • 22篇张保辉
  • 21篇李正国
  • 18篇陆苗
  • 17篇陈仲新
  • 17篇张莉
  • 15篇邹金秋
  • 12篇刘佳
  • 12篇陈佑启
  • 12篇夏天
  • 11篇李文娟
  • 10篇宋茜
  • 9篇刘珍环
  • 8篇胡琼
  • 8篇姚艳敏

传媒

  • 27篇中国农业科学
  • 19篇农业工程学报
  • 9篇地理学报
  • 6篇生态学报
  • 4篇农业资源与环...
  • 3篇长江流域资源...
  • 3篇自然资源学报
  • 2篇地理科学进展
  • 2篇地理科学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中国工程科学
  • 2篇中国农业综合...
  • 2篇地球信息科学...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农业经济问题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村经济
  • 1篇经济地理

年份

  • 21篇2024
  • 23篇2023
  • 16篇2022
  • 19篇2021
  • 16篇2020
  • 8篇2019
  • 10篇2018
  • 6篇2017
  • 6篇2016
  • 9篇2015
  • 5篇2014
  • 14篇2013
  • 3篇2012
  • 11篇2011
  • 6篇2010
  • 11篇2009
  • 2篇2008
  • 6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2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稻虾共作快速发展背景下潜江耕地时空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10
2020年
虾稻共作综合种养模式近年来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快速发展,探索虾稻共作对农业土地利用的影响,对于科学调控虾稻田发展、确保粮食和生态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虾稻共作模式发源地——湖北潜江市为研究区域,利用空间分析和破碎度指数方法,分析虾稻共作模式快速推广下潜江市农业土地利用时空格局变化。结果表明:(1)近20年来,耕地时空格局变化过程是以园林办事处(主城区)为中心的建设用地向西至广华镇、南至杨市镇不断扩张,耕地转为新增建设用地达28.64 km2,约18.59 km2耕地转换为水域;(2)耕地格局呈现破碎化,主要由城市发展过程中建设用地扩张占用耕地,以及虾稻田快速发展后造成;(3)虾稻田主要由水田转换而来,部分旱地及水域也转换为虾稻田。虾稻田的不断扩张,特别是旱地和水域转换为虾稻田,一定程度上带来耕地破碎化。因此,在我国农业劳动力不足、农民收入不高和种地积极性不强等因素下,未来虾稻田种植模式对耕地利用具有较好的潜力和空间,但也需要重点关注虾稻共作模式的可持续发展,重点基于水田发展虾稻田种养模式。
夏天方鹤楠纪文文李洪涛严浩吴文斌
关键词:土地资源耕地利用
新一代信息技术对农产品追溯系统智能化影响的综述被引量:49
2020年
从为应对疯牛病问题至今,追溯系统作为农产品及食品质量安全保障的有效手段引入已有近30a,如何降低追溯断链化、增强追溯可信度、提升质量预警力,已成为追溯系统研究的热点,也是应用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该文基于国内外相关文献,瞄准热点问题,综述了新一代信息技术对农产品追溯系统智能化的影响。首先,提出了追溯系统从1.0到3.0的发展历程,总结了追溯系统1.0以信息记录为主、2.0以数据整合为主、3.0以智能决策为主的核心特征;其次,描述了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之间在信息感知、数据处理、高效计算、智能分析、加密防伪等方面各有侧重又相互关联的内在关系,分析了大数据、人工智能及区块链的发展趋势;最后,从人工智能技术降低追溯过程断链程度、大数据技术提升质量安全预警能力、区块链技术增强全程追溯可信度等3个方面,综述了相关研究,结合发展趋势提出了深入研究的方向,即人工智能从供应链内部及供应链之间提升追溯粒度,大数据从微观、中观及宏观层面实现预测与优化,区块链从追溯区块结构优化、隐私保护及共识算法等方面增强追溯可信度。该文为把握农产品追溯系统发展趋势、研究热点、应用瓶颈提供有益参考。
钱建平吴文斌杨鹏
关键词:农产品追溯人工智能区块链食品安全
山东省滨州市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被引量:1
2001年
从区位、资源等方面分析了滨州市农业的现状和特点 ,根据可持续农业的基本要求 ,提出了滨州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设想和对策。
吴文斌陈尔东
关键词:农业可持续发展资源利用
一种基于视觉的农林园区机器人导航方法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视觉的农林园区机器人导航方法,包括:S1,在农林园区的果园行的出入口处设置辅助标牌;S2,当机器人运动到该辅助标牌前方,调整距离该辅助标牌的距离和角度,然后完成转向。本发明的方法针对果园中机器人依赖GP...
史云李会宾吴文斌杨鹏唐华俊
文献传递
1949-2014年中国小麦重心时空迁移分析
范玲玲梁社芳陈浩张小飞刘珍环胡亚南吴文斌杨鹏
基于多光谱与高光谱遥感数据的冬小麦叶面积指数反演比较被引量:48
2016年
近年来,高光谱遥感数据广泛应用于农作物叶面积指数(LAI)反演。与常用的多光谱遥感数据相比,高光谱数据能否提高农作物LAI反演的精度和稳定性还存在争议。针对这一问题,该研究利用实测冬小麦冠层高光谱反射率数据,构造了不同光谱分辨率和波段组合的5种光谱数据。基于ACRM(a two-layer canopy reflectance model)模型、2套参数化方案及上述5种光谱数据,对冬小麦LAI进行反演,分析光谱分辨率、高光谱数据波段选择、模型参数不确定性3方面因素对LAI反演精度与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波段选择适宜、模型参数不确定性较小且光谱数据分辨率较高时,LAI反演精度与稳定性更高,提高光谱分辨率对LAI反演精度的改进作用随光谱分辨率的升高而降低;反之,当高光谱数据波段选择不当或者模型参数不确定性较大时,提高光谱数据的分辨率并未提高LAI反演精度。该研究解释了"高光谱遥感数据能否提高植被参数反演精度"问题,为进一步发挥高光谱数据在农作物LAI反演中的潜力提供了科学参考。
刘轲周清波吴文斌陈仲新唐华俊
关键词:植被遥感光谱分析叶面积指数波段选择
自然环境因素对农户选择种植作物的影响机制——以黑龙江省宾县为例被引量:14
2013年
【目的】探讨自然环境因素对农户农作物选择的影响机制,为农户的适应行为提供决策支持。【方法】本研究以黑龙江省宾县为研究区域,通过当面访谈方式,获取384个农户问卷调查数据;采用频率分析方法,从气象要素和自然灾害两个方面,分析自然环境变化对农户作物选择的影响及农户种植行为的适应机制。【结果】通过分析农户认知和选择行为发现,气象要素、自然灾害及作物产量对农户作物选择有影响,农户在作物类型变更时首先考虑产量因素,其次是气候因素,再次是自然灾害因素,但在对自然环境要求高的作物类型变化中,如水稻改玉米,自然环境因素受重视程度显著增加。更换作物类型与品种、调整农时是农户适应自然环境因素变化中采用较多的行为。农户对自然环境变化的感知与实际趋势是否一致,会影响农户是否主动改变作物类型。【结论】为提高农户适应自然环境因素变化的影响,今后宜从提高农户主动适应行为入手,引导农户改善应对气候变化与自然灾害能力,在应对行为上需有更为高层次的区域布局和政策引导。
刘珍环杨鹏吴文斌李正国唐鹏钦李志鹏余强毅夏天唐华俊
社会经济因素对农户作物选择的影响机制--以黑龙江省宾县为例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探讨社会经济因素对农户农作物选择的影响机制,为优化农作物结构调整与制定政策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对黑龙江省宾县384个农户进行随机调查,采用频率分析法,从生产要素投入、作物纯收益、作物出售情况、农业生产技术推广及农业政策等5个方面,探讨其对农户种地积极性以及农作物选择的影响。【结果】作物纯收益的提高、新品种与新技术的推广以及农业补贴与引导政策在较大程度上能够提高种地积极性。而在农户作物选择方面,主要受作物纯收益影响,其次为农业补贴与引导政策。【结论】为进一步促进东北地区未来的种植业发展,研究区应从增加基础设施投入、提高粮食作物收购价格、提供稳定收购渠道、加强农业科技投入力度和拓展服务内容等方面调动农户种地积极性、优化农作物结构,并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石淑芹李正国唐华俊杨鹏吴文斌田媛媛夏天刘珍环余强毅
家庭属性对农户选择种植作物的影响机制——以黑龙江省宾县为例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微观层面的农户作物选择行为过程及其机制研究对于农业或农村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具有重要意义,也是目前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利用农户调查数据,重点分析研究农户自身的家庭属性对其作物选择和作物种植更替的影响。【方法】以中国东北地区具有典型代表性、黑龙江省的宾县为研究区域,通过实地农户调查,获取了384户农户调查数据;将调查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后导入SPSS统计分析系统,利用单变量多因素方差分析法解析农户家庭属性对选择种植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及其它经济作物等五类作物的影响。【结果】总的来说农户的年龄、教育程度、家庭劳动力数量、家庭人数和承包耕地类型条件等家庭属性因素对农户选择种植作物具有重要影响;年龄相对越大并且家庭劳动力较少的农户更趋向选择种植玉米,劳动力较多的农户更愿意选择种植大豆,当地种植小麦可能会对农户家庭收入有负面影响,传统的农民在耕地条件合适更加愿意选择种植水稻,家庭总人口多、劳动力丰富并且有文化的农户更加愿意选择种植经济作物。【结论】农作物实际种植过程中农户受到种植作物的工时量、种植作物所需农业知识水平、种植环境要求或资金投入产出比等各种因素影响,这些因素直接导致农户家庭属性中相应的属性因素对农户选择行为的影响。
夏天吴文斌唐华俊周清波杨鹏李正国刘珍环余强毅
关键词:多因素方差分析
基于农户行为的农作物空间格局变化模拟模型架构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农作物空间格局是农业土地系统中景观功能层面的核心特征之一,农作物空间格局变化较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更为频繁,但并不易于监测与分析。本文拟提出一个基于农户(Agent)作物选择行为的农作物空间格局动态变化模拟模型(CroPaDy)的构建方案。【方法】参考Agent农业土地变化模型的建模思路,按照"ODD标准化建模程序"和"一般性的模型计算化设计框架"进行模型的概念化设计与计算化设计。【结果】概念化设计方面,将模型设计成一个闭合的环路(驱动因素分析—决策过程分析—行为结果分析)。其中,驱动因素分析影响农户决策的内/外部因素,而非传统的自然/社会经济因素。模型模拟步长为一年,状态变量每年更新,并将行为结果作为反馈从而更新内/外部影响因素,由此体现农作物空间格局变化的动态过程。计算化设计方面,将模型设计成3个既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的子模块,分别是:Agent生成模块、Agent简化与分类模块以及Agent决策分析模块。模型计算化设计过程应用蒙特卡洛以及效用函数等常见方法,此外,尝试使用因子分析方法对Agent进行分类与简化。【结论】经检验,CroPaDy模型充分考虑了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的交互作用,能够用以表达特定区域内的农作物空间格局及其动态变化过程。
余强毅吴文斌唐华俊杨鹏李正国夏天刘珍环周清波
共2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