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伟雄

作品数:12 被引量:43H指数:4
供职机构:英德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清远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影像
  • 2篇肿瘤
  • 2篇腺癌
  • 2篇CT
  • 2篇CT诊断
  • 1篇带教
  • 1篇胆囊
  • 1篇胆囊结石
  • 1篇等密度
  • 1篇等密度硬膜下...
  • 1篇碘造影
  • 1篇碘造影剂
  • 1篇动脉
  • 1篇多层螺旋CT
  • 1篇血肿
  • 1篇一对一
  • 1篇一对一教学
  • 1篇影像学
  • 1篇影像学特点
  • 1篇影像医学

机构

  • 12篇英德市人民医...

作者

  • 12篇吴伟雄
  • 7篇郑华英
  • 6篇梁树生
  • 4篇朱玉莉
  • 3篇陈华英
  • 3篇周国永
  • 2篇刘伟波
  • 2篇武义
  • 1篇罗志宏
  • 1篇陈小翠

传媒

  • 1篇现代医用影像...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影像诊断与介...
  • 1篇甘肃医药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临床新医...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影像研究与医...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09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的CT诊断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的CT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收集经手术证实的等密度硬膜下血肿35例,分析其CT表现。结果主要CT征象包括:血肿等密度、脑室变形、脑沟消失、灰白质界面内移。结论脑室、脑池及脑沟的变形移位及灰白质界面内移是诊断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的重要CT征象。
李启锡郑华英刘伟波朱光源吴伟雄
关键词:硬膜下血肿
前列腺癌经直肠超声和CT征像的敏感性探析
2017年
目的:应用直肠超声及CT影像学检查对前列腺癌患者征象敏感性进行相关分析。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38例,在入院后分别接受CT检查,经直肠超声检查,接受手术治疗证实,统计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38例前列腺癌患者经直肠超声检出者33例,相符率约86.84%,7例误诊为前列腺增生。不相符率约13.16%;38例前列腺癌患者经CT检出者35例,相符率92.11%,3例误诊为7.89%。结论:在前列腺癌治疗中应用直肠超声检查,图像分辨率除前列腺下端、前列腺肥大情况外均良好,能够清楚反应癌组织内低回声信号及低速血流信号,CT检查对微小包膜侵犯敏感度较小,对微小钙化病灶(<0.5 cm)敏感度较好,但若小病灶位于前列腺中央区,则敏感度较差,可在临床联合应用,并结合症状进行综合性判断。
吴伟雄罗志宏李伟钦梁树生
关键词:前列腺癌直肠超声CT
非影像医学专业本科生在放射科的实习带教探索被引量:2
2023年
文章探索和总结了非影像医学专业本科实习生在放射科的实习带教实践,分析非影像医学专业本科生的实际情况,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有效指导学生树立影像医学的诊断思维观念。针对当前非影像专业本科实习生的特点,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基础、不同特点的学生,研究采用由专人负责的“一对一”配合“分组联合”的教学模式与实习带教方法,对入科、出科考核成绩及医学生实习带教满意度调查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非影像医学生在放科科的教学质量。新教学模式最大程度地达到了教学大纲的要求,提高了非影像专业实习学生在影像领域的学习积极性、影像诊断分析能力,同时也促进了带教老师的继续学习,使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进入了良性循环,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与反馈。
麦神忠郑华英周国永武义吴伟雄王金宝
关键词:本科实习生一对一教学实习带教
肾上腺髓样脂肪瘤的CT诊断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分析10例肾上腺髓样脂肪瘤的CT表现,加深对其认识。方法收集10例临床及病理证实的肾上腺髓样脂肪瘤,回顾性分析其CT表现。结果本组10例肾上腺髓样脂肪瘤,均为单侧发病,呈圆形或类圆形,边界光整。其中以脂肪为主7例,以软组织为主3例。增强后所有病例软组织成分均轻至中度强化,脂肪成分均无强化。结论CT对肾上腺髓样脂肪瘤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李启锡刘伟波郑华英朱光源吴伟雄
关键词:肾上腺肿瘤髓样脂肪瘤CT诊断
急性阑尾炎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分析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分析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特点及CT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5-11~2017-10经外科手术切除和病理证实的62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62例急性阑尾炎中,阑尾位置:常见位置56例,低位5例,高位1例。CT征象:4例阑尾CT无法辨出,58例阑尾的直径为(1. 04±0. 31) cm,其中> 6 mm的53例,<6 mm的5例。阑尾积液41例,阑尾壁增厚(> 2 mm) 48例,阑尾结石17例,阑尾周围渗出54例,蜂窝织炎10例,阑尾周围脓肿5例,阑尾周围积气6例,腹膜炎29例,腹水9例,回盲部肠壁增厚39例,淋巴结增大10例。1例急性阑尾炎增强CT表现阑尾壁肿胀增厚、强化明显。手术及病理结果:单纯性阑尾炎8例,化脓性阑尾炎37例,坏疽性阑尾炎17例。并发症中,穿孔9例,脓肿形成5例,弥漫性腹膜炎11例,局限性腹膜炎18例。结论急性阑尾炎的CT征象中,阑尾增粗、阑尾积液、阑尾壁增厚、阑尾周围渗出有较高的特异性。CT对急性阑尾炎诊断率高,在临床上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梁树生莫永灿朱玉莉吴伟雄黄大成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体层摄影术多层螺旋CT
1.5T核磁共振检查对胆囊结石并肝外胆总管结石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分析在胆囊结石并肝外胆总管结石诊断中应用1.5T核磁共振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择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40例胆囊结石并肝外胆总管结石患者,所选患者均实施1.5T核磁共振检查和64排CT检查,以手术结果为准,对照分析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符合率,并对不同大小结石的诊断符合率进行对照分析。结果:40例胆囊结石并肝外胆总管结石患者均经手术确诊,其中23例结石直径在8.0mm及以上,17例结石直径在8.0mm以下。1.5T核磁共振检查的诊断符合率97.50%显著高于64排CT的72.50%(P<0.05);1.5T核磁共振对于直径在8.0mm及以上的结石诊断符合率为100%,64排CT诊断符合率为95.65%,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1.5T核磁共振对于直径在8.0mm以下的结石诊断符合率为94.12%,显著高于64排CT的41.12%(P<0.05)。结论:在胆囊结石并肝外胆总管结石诊断中,1.5T核磁共振检查的应用诊断符合率高,特别是对于直径在8.0mm以下的结石,具有显著临床价值。
莫永灿梁树生吴伟雄
关键词:胆囊结石
MRI对卵巢上皮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2021年
目的:探讨MRI对卵巢上皮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20例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患者(恶性组)和42例良性肿瘤患者(良性组)进行MRI检查。观察两组MRI诊断准确率、扫描表现、ADC值及信号表现。结果:MRI诊断良性肿瘤40例,准确率为95.2%(40/42),恶性肿瘤19例,准确率为95.0%(19/20);恶性组肿块直径>4 cm、肿块囊实性、肿块囊内分隔厚度>3 mm、肿块见结节状或菜花状突起及肿块坏死率高于良性组(P<0.05);恶性组囊性部分ADC值与良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实性部分ADC值低于良性组(P<0.05);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囊壁多呈厚而不均匀,边界模糊,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良性则囊壁薄而均匀,边界清晰,T1WI低信号,T2WI低信号,恶性组与良性组的囊壁、边界及T2W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MRI的扫描特点及信号表现,在鉴别卵巢上皮性肿瘤中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为后期诊疗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值得推广。
陈华英吴伟雄郑华英
关键词:MRI诊断卵巢上皮性肿瘤
DR 双能量减影技术在气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 DR 双能量减影技术在气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2016年5月经双能量减影技术检查的气胸患者46例,所有患者一次检查同时得到3幅图像,分别为常规 DR 片、骨组织图像、软组织图像,比较双能量减影技术与常规 DR 对气胸的检出率,同时观察双能量减影技术与常规 DR 对气胸的潜在病因肺大泡的检出率。结果双能量减影技术对中、大量气胸检出率与常规 DR 相同;对少量气胸的检出率双能量减影技术高于常规 DR,检出率分别为90.0%(18/20)、60.0%(12/20);两者肺大泡检出率分别为81.3%(13/16)、37.5%(6/16),双能量减影技术肺大泡检出率高于常规 D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能量减影技术对气胸及肺大泡的检出率高于常规 DR,可降低漏诊率,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梁树生周国永郑华英吴伟雄朱玉莉
关键词:气胸双能量减影数字化摄影
脑动脉介入术后碘造影剂外渗与颅内出血的CT鉴别诊断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总结脑动脉介入术后碘造影剂外渗与颅内出血的CT鉴别诊断要点。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9月于我院行脑动脉介入术并通过24~48小时复查证实为造影剂外渗的患者21例,分析其CT表现。结果:结合文献将本研究21例脑动脉介入术后颅内高密度灶分为3型,其中2例同时具有Ⅱ及Ⅲ型混合表现,故共有23例颅内高密度灶表现;Ⅰ型为造影剂正常分布,7例(30.4%);Ⅱ型为造影剂外渗,13例(56.5%);Ⅲ型为颅内出血,3例(13.1%)。Ⅱ型造影剂外渗特点为分布对称、密度较高(CT值60~95HU,局部达150HU)、周围缺乏低密度水肿、24~48小时复查消失或明显吸收,脑出血则缺乏此类征象。结论:CT对脑动脉介入造术后碘造影剂外渗与颅内出血可以做出较为准确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头颅双能量CT平扫尤能作出准确区分;血脑屏障破坏是造影剂外渗的原因。
梁树生莫永灿陈华英朱玉莉吴伟雄
关键词:造影剂外渗颅内出血X线计算机断层
探究被误诊成肺癌的不典型肺结核CT影像学特点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究被误诊成肺癌的不典型肺结核CT影像学特点以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材料与方法:对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28例肺部CT影像不典型但经病理检查证实为肺结核患者进行分析研究。结果:28例患者中,病变部位表现为结节或者肿块的患者有17例,肺部表现为实变或不张的患者有5例,有4例患者表现为肺部粟粒样结节,有2例患者出现肺门及纵膈淋巴结肿大。结论:不典型肺结核通过影响学很难确诊,在临床中要结合CT影像和强化后影像进行仔细鉴别,必要时可通过纤维支气管镜或者肺部穿刺活检等相关检查进行诊断,避免武断,防止出现误诊情况。
吴伟雄郑华英周国永武义
关键词:不典型肺结核误诊肺癌CT特点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