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继红
- 作品数:197 被引量:2,695H指数:23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然科学总论历史地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细胞周期关键分子标记物在HPV阳性宫颈癌中的表达被引量:7
- 2006年
- 目的研究人乳头状瘤病毒(HPV)E6、E7作用位点的各种细胞周期蛋白在宫颈癌的表达情况。方法选择73例HPV16阳性的宫颈鳞癌癌组织标本,其中35例来自澳大利亚,38例来自中国。采用半定量的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53、pRb、p16INK4A、p21CIP1/WAF1、p27KIP1和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的表达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平均年龄、淋巴结转移、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中国组较澳大利亚组进展期宫颈癌(>Ⅱa期)患者为多(P=0.007)。澳大利亚组宫颈癌组织p53的阳性表达率及pRb、p21和p27的上调率分别为3%、56%、63%和34%,中国组分别为23%、89%、97%和89%,两组癌组织中上述四种细胞周期蛋白的表达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16和cyclin D1的上调率在澳大利亚组分别为97%和3%,在中国组分别为和100%和1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资料合并,p53总的阳性表达率为13%,pRb、p16、p21、p27和cyclinD1总的上调率分别为74%、99%、81%、63%和7%。结论HPV16阳性的宫颈癌明显存在pRb、p16、p21和p27的过度表达,而中国组宫颈癌p53阳性表达率和pRb、p21、p27的过度表达率比澳大利亚组明显增高,这提示HPV诱导宫颈癌的分子学途径复杂,有必要在不同人种进行进一步研究。
- 刘继红黄鹤黄欣曾木圣李巍
- 关键词:宫颈肿瘤细胞周期
- IB~IIB期宫颈癌髂总淋巴结转移高危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被引量:21
- 2010年
- 背景与目的:盆腔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宫颈癌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有髂总淋巴结转移的患者预后更差,但目前单独对髂总淋巴结转移的系统研究少见。本研究旨在系统探讨宫颈癌髂总淋巴结转移特征、相关危险因素、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95年1月至2005年12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经根治术治疗的960例ⅠB~ⅡB期宫颈癌患者的髂总淋巴结转移特征、相关危险因素、治疗及预后。结果:288例患者有盆腔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30.0%,其中45例有髂总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4.7%。合并有髂总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患者5年总生存率为46.1%,而合并其它盆腔淋巴结转移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为67.5%(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治疗前SCC-Ag>4μg/L、宫颈浸润深度>2/3、宫旁切缘阳性与髂总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盆腔淋巴结阳性组数(除髂总淋巴结)≥3组、术后复发髂总淋巴结转移患者的预后差(P<0.05);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治疗前SCC-Ag>4μg/L(P=0.026,OR=2.303)、宫旁切缘阳性(P=0.045,OR=2.634)为髂总淋巴结转移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合并有髂总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患者预后较合并其它盆腔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差;治疗前SCC-Ag>4μg/L、宫旁切缘阳性为髂总淋巴结转移独立的危险因素;盆腔淋巴结阳性组数(除髂总淋巴结)≥3组、术后复发髂总淋巴结转移患者的预后更差。
- 黄龙郑敏刘继红熊樱丁慧唐莉王辉云
- 关键词:宫颈肿瘤高危因素预后
- 妇科肿瘤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临床应用指南被引量:6
- 2020年
- 妇科肿瘤是威胁女性身体健康的重大疾病,其发生发展与其他实体肿瘤一样有赖于血液供应,阻断血管生成是抑制肿瘤生长的新型治疗策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促进血管生成的主要生长因子,靶向VEGF的贝伐珠单抗在多种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中显示疗效,在妇科肿瘤治疗方面业已广泛应用。为规范用药,指导临床实践,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组织专家依据循证医学证据,结合临床治疗经验,形成以下临床应用指南。
- 无李晓姜洁尹如铁汪辉李艳芳林颖李小平李秀琴刘继红孔北华谢幸马丁
- 关键词:妇科肿瘤卵巢癌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最容易发现的肿瘤——外阴癌
- 2008年
- 外阴又称女阴,是女性外生殖器,包括阴阜、大阴唇、小阴唇、会阴等结构。外阴癌发病在体表,易于自我检查和及早发现,但在临床上发现多数患者就诊时已接近中晚期,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增加了治疗的难度,降低了治愈的机会。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病人多系老年妇女,对所出现症状的重要性缺乏认识,或因羞耻心理作祟,不愿进妇科检查。另外,外阴癌早期大多无特异症状,不易与外阴良性疾患相区别。因此,女性有必要学习了解一些有关外阴肿瘤的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有不适及时就医。
- 冯艳玲刘继红
- 关键词:外阴癌外阴白斑妇科检查老年妇女手术范围小阴唇
- 208例低危型宫颈癌患者的辅助治疗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8
- 2014年
- 目的:探讨辅助化疗对低危型(指不具有盆腔淋巴结转移、宫旁组织受累、手术切缘阳性、原发肿瘤大(&gt;4 cm)、宫颈间质深层浸润以及淋巴脉管浸润)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8例低危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辅助化疗的指征及其与复发和生存的关系。结果208例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73个月,总复发率为4.8%,5年总生存率为96.0%。69例术后接受了方案为Taxol+Cisplatin的辅助化疗,中位疗程数2.5疗程(2~4疗程)。组织学Ⅲ级的患者接受辅助化疗的比例为50/114,Ⅰ~Ⅱ级者为19/94,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的组织学分级与是否接受了辅助化疗显著相关(P&lt;0.001)。114例组织学Ⅲ级的患者中,辅助化疗组复发率为4.0%,5年总生存率97.0%,而未接受辅助化疗组复发率为4.7%,5年总生存率95.0%,两组复发率及5年总生存率无显著差异(all, P&gt;0.05)。208例患者中肿瘤≤2 cm的患者复发率为1.1%,5年总生存率100%,而肿瘤&gt;2 cm的患者复发率为7.5%,5年总生存率为93.0%,肿瘤大小与患者复发率、5年总生存率显著相关(P=0.034,P=0.042)。139例仅接受了手术治疗的患者中,组织学分级、年龄、FIGO分期、大体类型、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与复发和5年生存率均无显著相关(all, P&gt;0.05)。结论宫颈癌的组织学分级作为低危型患者术后辅助化疗的指征依据不足,术后根据组织学分级给予的辅助化疗亦无益于减少复发或改善远期生存。
- 孙菲李艳芳刘继红熊樱
- 关键词:宫颈癌化疗组织学分级
- MTT法体外药敏试验预测宫颈癌药物敏感性的初步探讨
- 目的:通过宫颈癌体外药敏试验来预测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筛选对宫颈癌相对敏感的化疗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MTT法测定九种药物对32例宫颈癌患者的原代培养癌细胞的抑制水平。结果:①宫颈癌细胞对九种药物的敏...
- 肖艳李俊东史鸿洌刘继红冯艳玲
- 文献传递
- 妇科恶性肿瘤聚乙二醇化脂质体多柔比星临床应用专家共识被引量:6
- 2020年
- 妇科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重大疾病,以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最常见,手术治疗、放射治疗(放疗)和化学药物治疗(化疗)是其主要治疗方法,其中化疗因其具有全身治疗的特点而在综合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聚乙二醇化脂质体多柔比星(pegylated liposomal doxorubicin,PLD)是妇科恶性肿瘤常用化疗药物,尤其对卵巢癌具有显著的疗效,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专家组在循证医学证据基础上,经过多次讨论,形成《妇科恶性肿瘤聚乙二醇化脂质体多柔比星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以下简称本共识)。
- 无孔北华尹如铁李小平姜洁鹿欣李秀琴张国楠向阳刘继红沈铿谢幸马丁
- 关键词:妇科恶性肿瘤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
- 血清CYFRA21-1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5
- 2011年
- 目的:探讨治疗前血清CYFRA21-1水平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90例FIGOⅠB1~ⅡB期宫颈癌患者行治疗前CYFRA21-1检测,结合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对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90例患者CYFRA21-1的检测值为0.61~30.30mg/L(3.15±3.57mg/L)。以3.30mg/L为阈值,CYFRA21-1升高者占26.7%。不同FIGO期别、肿瘤大小、大体类型、病理类型,术后有或无盆腔淋巴结转移、宫颈深肌层浸润、淋巴血管间隙浸润的患者间的CYFRA21-1均值及升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42个月中位随访期,不同CYFRA21-1值(0.10~3.30mg/Lvs>3.30mg/L)患者间的复发率(19.7%vs25.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血清CYFRA21-1值对预测治疗后复发无价值,曲线下面积(AUC)为0.456±0.087。CYFRA21-1升高与否患者间的总生存率(79.0%vs82.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IGOⅠB1~ⅡB期宫颈癌患者血清CYFRA21-1的升高与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后复发及远期生存率之间无明显关系。
- 熊樱梁立治郑敏刘继红
- 关键词:宫颈癌CYFRA21-1预后
- 年轻子宫内膜癌患者保留卵巢功能的可行性分析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探讨年轻子宫内膜癌患者行保留卵巢功能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市番禺中心医院妇产科1998年1月至2008年1月期间经病理检查确诊的23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单因素精确概率检验法,研究子宫内膜癌患者发生卵巢转移的高危因素。结果病理类型、子宫病灶大小(>2 cm)、深肌层浸润、CA125水平及腹水癌细胞阳性是发生卵巢转移的高危险因素(P<0.05);患者年龄,宫颈受累,子宫病灶部位与是否发生卵巢转移无明显相关性(P>0.05)。保留单侧或双侧卵巢并未增加年轻患者复发转移的风险(P>0.05)。结论年轻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在进行彻底手术病理分期,确定无卵巢转移高危因素后,可以选择保留卵巢功能,并应对保留卵巢患者严密随访。
- 李虎何蕾杨丽刘继红徐燕
-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保留卵巢年轻妇女
- 中国版NCCN卵巢癌临床实践指南解读
- 通过对比英文版的内容,《卵巢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包括了三部分内容,即上皮性卵巢癌(包括输卵管癌和原发性腹膜癌)、交界性上皮性卵巢肿瘤(低度恶性潜能)和少见病理组织学类型的卵巢肿瘤。同时总结了卵巢癌的诊治经验,按照临...
- 刘继红
- 关键词:卵巢癌病理诊断手术治疗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