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幸
- 作品数:463 被引量:2,762H指数:25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哲学宗教更多>>
- 早期子宫内膜癌保守治疗成功并完成生育后的处理探讨
- 毛愉燕谢幸
- 文献传递
- 微小RNA与肿瘤
- 2008年
- 微小RNA(miRNA)是一类小分子的非编码调控的单链RNA,它参与有机体的生长、发育等多种生理过程。近年来研究表明肿瘤组织具有不同的miRNA表达,异常表达的miRNA影响了肿瘤细胞的发生、进展、分化、转移和复发。miRNA的不同表达不仅有助于肿瘤组织的诊断,而且可以指导预后。针对miRNA为靶点的动物学研究也发现,干扰某种miRNA表达可以减小肿瘤体积,抑制腹膜转移而发挥治疗作用。
- 粟宝华谢幸
- 关键词:微RNAS基因沉默肿瘤基因表达
- MiR-375调控EMT参与宫颈癌泰素继发耐药
- 沈源明谢幸周建松王培李阳叶枫王芬芬万小云程晓东吕卫国
- 文献传递
- 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肿瘤浸润性树突状细胞的状态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相关性被引量:4
- 2004年
- 目的研究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肿瘤浸润性树突状细胞(TIDC)的状态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连接法和Picture二步法,检测57例卵巢上皮性癌(恶性组)、30例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良性组)及16例正常卵巢(正常组)组织中S100蛋白、CD83标记的TIDC状态及其VEGF的表达。结果(1)恶性组TIDC光镜下形态基本可分成两种,其分布有异质性。恶性组S100+TIDC中位数为43个/400高倍视野(HPF),分别与良性组(中位数为18个/HPF)和正常组(中位数为20个/HPF)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值分别为0000和0015)。恶性组中,早期(Ⅰ~Ⅱ期)肿瘤组织中S100+TIDC数量明显多于晚期(Ⅲ~Ⅳ期,中位数分别为60个和38个/HPF,P=0026)。恶性组中,CD+83TIDC浸润肿瘤间质者极少,中位数为0个/HPF。(2)恶性组细胞中VEGF高表达(50分),分别与良性组(38分)和正常组(24分)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00)。(3)恶性组中,S100+TIDC数量与VEGF表达呈明显负相关(P=0001)。结论(1)卵巢上皮性癌细胞可刺激TIDC的募集,但同时受VEGF的抑制。(2)卵巢上皮性癌中TIDC成熟严重受抑。
- 毛愉燕陈怀增谢幸叶大风吕卫国
- 关键词:卵巢上皮性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细胞负相关
- 宫颈癌及上皮内瘤变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型的检测
- 本文探讨了宫颈癌及上皮内瘤变HPV感染率及其基因型的分布情况.用PCR-RFLP法检测239例宫颈癌及上皮内瘤变忠者HPV感染并进行分型.先用PGMY09/11共同引物扩增生殖道粘膜型HPVL1区的高度保守区,然后联合使...
- 洪蝶吕卫国叶枫陈怀增谢幸
-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型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变
- 文献传递
- 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进展
- 2006年
- 子宫内膜癌为女性生殖道常见三大恶性肿瘤之一,近年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其发病率均有上升趋势。虽然子宫内膜癌大多发生在绝经后妇女,但25%左右患者为绝经前女性,且3%-5%发生在40岁以下妇女。由于年轻子宫内膜癌患者常常因有不孕史而未育,因此,强烈要求保留生育功能。所幸的是这些年轻患者的子宫内膜癌多为高分化,进展缓慢。无肌层浸润或肌层浸润浅。预后较好。这使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成为可能。该文就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现状进行综述。
- 钱学茜万小云谢幸
-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孕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
- 人乳头状瘤病毒核酸疫苗研究进展
- 2004年
- 人乳头状瘤病毒 (HPV)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HPVDNA在 99.7%以上的宫颈癌和其前体病变中存在 ,可通过诱发适当的病毒特异性免疫反应 ,预防和治疗HPV相关的宫颈恶性病变。HPVDNA疫苗能诱导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 ,有其他疫苗无法比拟的优点 ,成为目前HPV疫苗研究的热点。现综述HPVDNA疫苗的研究进展。
- 梁朝霞谢幸叶大风
- 关键词:癌症疫苗乳头状瘤病毒免疫疗法
- 汉族妇女中p21 codon31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宫颈癌易感性关系的研究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研究汉族妇女中p21codon31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宫颈癌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用DNA抽提试剂盒从研究对象的外周血标本中抽提基因组DNA,其中宫颈癌患者226例(鳞状细胞癌215例,宫颈腺癌11例),正常对照组196例;用错配扩增突变检测PCR的方法测定p21codon31单核苷酸多态基因型.结果: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的p21codon31AGA(精氨酸)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37.0%vs 24.0%,P<0.05,OR=1.9,95%CI=1.0~3.4);宫颈鳞状细胞癌与对照组之间的AGA/AGA、AGA/AGC和AGC/AGC等位基因型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AGA/AGA(OR=2.5,95%CI=1.4~4.5)和AGA/AGC(OR=1.8,95%CI=1.6~2.8)等位基因型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宫颈腺癌与对照组之间p21codon31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布没有显著差异.结论:p21codon31AGA(精氨酸)等位基因可能是汉族妇女患宫颈鳞状细胞癌的一个危险因素.
- 田其芳叶枫陈怀增吕卫国谢幸
- 关键词:宫颈肿瘤
- 早期子宫颈鳞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
- 2008年
- 目的探讨早期(Ⅰb~Ⅱa期)宫颈鳞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2月—2007年1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接受治疗、资料完整的135例早期宫颈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选择10个非重复的特征性因素,包括患者年龄、临床期别、肿瘤直径、病理分化程度、深肌层浸润、脉管浸润、治疗前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水平,以及治疗前血小板数量、血浆纤维蛋白原和血红蛋白水平,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研究这些特征性因素与盆腔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135例宫颈鳞癌患者中,术后病理检查证实共切除盆腔淋巴结3996枚,平均每例29.6枚(20—47枚)。其中,病理检查证实盆腔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有17例,盆腔淋巴结转移率为12.6%(17/13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P=0.003)、深肌层浸润(P=0.004)、脉管浸润(P〈0.01)、血小板数量(P=0.006)、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P〈0.01)是与盆腔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的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脉管浸润(OR=3.674,95%CI:1.825~7.393,P〈0.01)和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OR=4.568,95%CI:1.779—11.725,P=0.002)是与盆腔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的因素。结论脉管浸润和高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是影响早期宫颈鳞癌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
- 田其芳王新宇吕卫国叶枫谢幸
- 关键词:宫颈肿瘤鳞状细胞淋巴转移纤维蛋白原
- 肿瘤诱导树突状细胞凋亡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04年
- 树突状细胞作为最重要的抗原递呈细胞 ,在抗肿瘤免疫中起重要作用。恶性肿瘤可以通过分泌细胞因子、蛋白质、神经酰胺和神经节苷脂引起树突状细胞功能缺陷及数量减少 ,还可以诱导树突状细胞发生凋亡。因此 ,肿瘤相关抗原不能有效传递给T细胞 ,激活抗肿瘤免疫应答。利用某些蛋白和细胞因子对树突状细胞进行预处理 ,可以减少肿瘤诱导凋亡的发生 ,基因技术可以增强树突状细胞耐受凋亡的能力。现综述恶性肿瘤诱导树突状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 温弘谢幸叶大风
- 关键词:树突细胞肿瘤细胞凋亡脱噬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