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柱东

作品数:19 被引量:122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农业科学
  • 7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7篇大小蠹
  • 7篇小蠹
  • 6篇红脂大小蠹
  • 4篇入侵
  • 4篇生态学
  • 4篇生态学研究
  • 4篇棉铃
  • 4篇棉铃虫
  • 4篇昆虫
  • 3篇蛹重
  • 3篇松墨天牛
  • 3篇天牛
  • 2篇幼虫
  • 2篇越冬
  • 2篇植物
  • 2篇入侵行为
  • 2篇入侵种
  • 2篇侵种
  • 2篇外来入侵
  • 2篇外来入侵种

机构

  • 19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安徽大学
  • 2篇安徽农业大学
  • 2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加利福尼亚大...
  • 1篇浙江农林大学
  • 1篇安徽省出入境...
  • 1篇宝鸡市林业工...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19篇刘柱东
  • 5篇孙江华
  • 4篇吴坤君
  • 4篇龚佩瑜
  • 3篇李典谟
  • 3篇张龙娃
  • 2篇徐冰冰
  • 1篇杨燕涛
  • 1篇肖芬
  • 1篇姚剑
  • 1篇文礼章
  • 1篇高增祥
  • 1篇杨林
  • 1篇葛绍奎
  • 1篇谢宝瑜
  • 1篇张亚南
  • 1篇鲁敏
  • 1篇樊建庭
  • 1篇郭雅琦
  • 1篇鱼欢

传媒

  • 5篇昆虫知识
  • 5篇昆虫学报
  • 2篇应用昆虫学报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森林病虫
  • 1篇第八届全国化...
  • 1篇第三届全国生...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昆虫的夏滞育被引量:22
2002年
夏滞育作为昆虫越夏的生态策略 ,已广泛引起昆虫学家的重视。本文就几十年来夏滞育研究的进展进行综述。着重讨论诱导、维持、终止夏滞育的主要环境因子 ,夏滞育的生态特征和它的生态适应意义。
刘柱东吴坤君龚佩瑜
关键词:昆虫环境因子生态特征生态适应
外来入侵种红脂大小蠹入侵行为进化生态学研究
红脂大小蠹(Dendroctonus valens)是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从北美传入我国的毁灭性松树蛀干害虫。自1999年在我国山西暴发成灾以来,已扩散至相邻省份陕西、河南、河北、内蒙,在北京也发现其零星危害。当前,由于使...
刘柱东王波徐冰冰孙江华
文献传递
寄主植物对棉铃虫越冬蛹抗寒能力的影响被引量:23
2003年
通过对滞育蛹过冷却点的测定 ,初步明确寄主对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的越冬抗寒性有影响 ,幼虫取食棉花时产生的滞育蛹的过冷却点低于取食玉米的滞育蛹的过冷却点 ,即前者的抗寒能力高于后者 ;
杨燕涛谢宝瑜高增祥刘柱东李典谟
关键词:棉铃虫寄主植物抗寒力过冷却点
华山松大小蠹的一种高效引诱剂被引量:5
2020年
华山松大小蠹Dendroctonus armandi Tsai et Li是危害我国华山松Pinus armandii的主要蛀干害虫。收集和测定华山松树皮和华山松大小蠹的挥发物,根据挥发物组分设计配制8种诱芯,采用漏斗诱捕器进行林间诱捕筛选试验;应用诱芯Ⅱ进行多点诱捕验证和有效诱捕距离试验。结果表明:诱捕期内,诱芯Ⅱ平均诱捕华山松大小蠹1 070头/诱捕器,显著高于其它7种诱芯;单个诱捕器一天最多诱捕1 652头。诱芯Ⅱ在3个地点的平均诱捕量差异不显著,分别为83,114,101头/诱捕器,诱捕效果不存在地理差异;距离林缘50 m处诱捕量为43.5头/诱捕器,为最佳有效诱捕距离。该华山松大小蠹高效引诱剂可为我国华山松大小蠹的治理提供新技术。
李建康董鹏飞李福来王永康吴海云刘柱东
关键词:华山松大小蠹华山松引诱剂
昆虫夏滞育的调控及其遗传基础被引量:8
2002年
几十年来对昆虫夏滞育的研究不断深入 ,阐明了不少昆虫夏滞育的生态机理。目前 ,探讨其内在的机制已成为研究的方向。该文着重论述夏滞育的生理生化特征。
刘柱东吴坤君龚佩瑜
关键词:昆虫
昆虫的母代效应被引量:12
2003年
母代效应 ,由于其特殊的作用方式 ,引起了许多进化生态学家的极大兴趣。近年来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 ,特别是数量遗传学的引入 ,使该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该文就这几十年来对母代效应研究进行综述 ,论述昆虫生活史中的母代效应及其适应意义 ,阐明以下几个问题 :(1)母代效应影响昆虫哪些特征 ;(2 )环境因素对母代效应的影响 ;(3)母代对环境刺激的敏感期 ;(4)子代受母代效应调控的敏感期 ;(5 )母代效应调控子代生长发育的生化机制 ;(6 )种群内和种群间母代效应的基因差异。
刘柱东李典谟葛绍奎齐晔
红脂大小蠹入侵行为生态学研究的几点思考
红脂大小蠹是一种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原产于北美地区,1998年在我国山西省沁水县、阳城县首先被发现。1999年春、秋季相继在山西、河北、河南等省油松集中分布的太行山区暴发成灾。2001年5月,陕西省部分地区也发现该虫危害。...
刘柱东孙江华
关键词:红脂大小蠹入侵行为生态学
文献传递
高温处理棉铃虫对其子代生长发育的影响
本文报道高温处理棉铃虫对子代生长发育的影响,组建了实验种群生命表。发现高温处理棉铃虫子代(处理组)不同发育期的历期和存活率、世代存活率及种群增长指数,与对照组相比,有一定的差异。处理组未成熟期历期为33.5d,显著短于对...
刘柱东龚佩瑜吴坤君
关键词:棉铃虫高温生命表种群参数
文献传递
油松萜烯成分变化与红脂大小蠹的反应特性被引量:8
2009年
采用顶空采样方法,比较健康油松、人工损伤油松以及抗性油松在单萜烯成分组成上的差异。GC-MS分析表明,在自然状况下,油松树干释放的萜烯类成分很少,以α-蒎烯占绝对优势(>97%);人工损伤后,油松萜烯类成分明显增多,除α-蒎烯为主要成分外,还包括β-蒎烯、月桂烯、柠檬烯、萜品油烯、β-水芹烯、长叶烯等;而抗性油松萜烯类成分更为复杂。对3类油松主要单萜类成分的相对含量方差分析表明,α-蒎烯的相对含量呈显著降低;3-蒈烯在损伤寄主中相对含量最高,在抗性寄主中相对含量与自然状态下没有差异。柠檬烯、莰烯、萜品油烯在抗性寄主中相对比率显著增加。而β-蒎烯、月桂烯、β-水芹烯相对含量在3个处理中变化不大。在此基础上,比较红脂大小蠹Dendroctonus valens LeConte对油松主要单萜类成分的触角电位及嗅觉行为反应。结果表明,室内触角电位、嗅觉试验与先前林间试验结果相一致,即红脂大小蠹对(+)-3-蒈烯表现出最强的电生理和行为反应。对R-(+)-α-蒎烯和S-(-)-α-蒎烯研究发现,红脂大小蠹对α-蒎烯2个对映体的触角电位、嗅觉行为无显著不同。结合油松单萜类含量变化特点与红脂大小蠹行为反应,认为3-蒈烯相对含量上升可能作为易感寄主特点;而柠檬烯、莰烯、萜品油烯相对比率增加则代表了抗性或者非适合寄主的特征。
张龙娃刘柱东姚剑
关键词:油松红脂大小蠹电生理嗅觉行为
高温条件下棉铃虫化蛹率、夏滞育率和蛹重的变化被引量:9
2004年
在预蛹期 ,高温处理能诱导棉铃虫蛹进入夏滞育。本实验着重就 3 3~ 3 9℃的变温下滞育蛹和未滞育蛹的失重动态进行了对比研究 ,同时以常温 (2 7℃ )下蛹作为参照。研究发现 :在 3 3~ 3 9℃的变温条件下 ,棉铃虫化蛹率显著低于其在常温下的化蛹率 ,且所化蛹中有 63 2 %的雄性和 10 9%的雌性进入高温夏滞育 ,其中高温滞育蛹和未滞育蛹分别都轻于正常发育蛹。化蛹后第 2日至第 5日期间 ,高温滞育蛹失重量显著低于高温未滞育蛹和正常发育蛹的失重量 ,分别为 3 62、13 3 0和 5 49mg ;蛹期总失重量结果与化蛹后第 2~ 5日间蛹失重量趋势一致 ,高温滞育蛹、未滞育蛹和正常发育蛹失重量分别为 15 60、49 3 5和 2 6 3 0mg。蛹失重动态研究发现高温滞育蛹在夏滞育期间其失重曲线平缓 ,显著低于高温未滞育蛹和正常发育蛹 ;高温滞育蛹滞育解除后 ,其失重曲线与正常发育蛹的失重趋势基本一致。结果表明 ,棉铃虫夏滞育蛹能通过维持低的代谢水平来度过不利环境 。
刘柱东龚佩瑜吴坤君李典谟
关键词:棉铃虫高温失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