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典谟
- 作品数:136 被引量:2,425H指数:31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我国农业重要害虫成灾机理和控制研究的若干科学问题被引量:17
- 1999年
- 李典谟戈峰王琛柱葛绍奎张钟宁
- 关键词:农业害虫成灾机理
- 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的数量与能流量多样性特征分析被引量:31
- 2000年
- 根据香农 -维纳信息多样性指数的定义 ,提出了能流量多样性指数的计算公式 ,并以此分析了棉田生态系统中节肢动物群落特征。结果表明 :害虫与天敌群落的能流量多样性指数比数量多样性指数变化更为敏感 ,更能反映害虫与天敌的群落特征。作者认为 ,这是一个比较好的多样性测定指标。
- 戈峰李典谟谢宝瑜丁岩钦刘向辉
- 关键词:节肢动物群落棉田
- 生物多样性价值在空间上的流动和过程──效益评价法被引量:11
- 1997年
- 郭中伟李典谟
- 外来种入侵的过程、机理和预测被引量:190
- 2003年
- 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原来的分布区域扩展到一个新的 (通常也是遥远的 )地区 ,在新的区域里 ,其后代可以繁殖、扩散并持续维持下去。生物入侵成功的原因 ,既与入侵者本身的生物学、生态学特征有关 ,也与群落的脆弱性有关。入侵者可能较本地种的竞争能力强 ,更适应当地的环境。有的入侵者还可以改变环境 ,使之对己有利 ,而不利于本地种。缺乏天敌制约、群落的稳定性低和异常的环境扰动往往导致生物入侵。生物入侵的预测包括哪一种外来种会变成入侵种 ?哪些生态系统或区域会被入侵 ?影响程度如何 ?入侵种的扩散态势如何等内容。对有关的理论和模型作了评介。
- 高增祥季荣徐汝梅谢宝瑜李典谟
- 关键词:外来种入侵种生物入侵群落生态位
- 寄主植物对棉铃虫越冬蛹抗寒能力的影响被引量:23
- 2003年
- 通过对滞育蛹过冷却点的测定 ,初步明确寄主对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的越冬抗寒性有影响 ,幼虫取食棉花时产生的滞育蛹的过冷却点低于取食玉米的滞育蛹的过冷却点 ,即前者的抗寒能力高于后者 ;
- 杨燕涛谢宝瑜高增祥刘柱东李典谟
- 关键词:棉铃虫寄主植物抗寒力过冷却点
- Bt毒蛋白对棉铃虫的生长发育和相关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22
- 2004年
- 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幼虫取食不同浓度Bt毒蛋白的人工饲料后 ,随着Bt毒蛋白浓度的升高 ,幼虫的体重增长量和蛹重下降 ,死亡率明显上升。羧酸酯酶和乙酰胆碱酯酶的活力也呈升高趋势。在棉铃虫中肠内蛋白酶中 ,类胰凝乳蛋白酶的活力随Bt蛋白浓度增大而显著升高 ;类胰蛋白酶活性在Bt蛋白浓度为 2 0 μg g时达到最高 ,随后开始下降。
- 张少燕李典谟谢宝瑜
- 关键词:棉铃虫BT毒蛋白相关酶活性生长发育蛋白浓度类胰蛋白酶
- 棉铃虫成虫种群的空间结构分析
- 葛绍奎李典谟
- 关键词:生物学种群生态学
- 生态学研究中的若干新理论和新方法被引量:9
- 1996年
- 生态学研究中的若干新理论和新方法NewTheoriesandMethodsinEcologicalResearch¥//李典谟,郭中伟,周立阳(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100080)一、理论生态学和生态建模1.时空动态的建模生态系统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显...
- 李典谟郭中伟周立阳
- 关键词:生态学生态系统浑沌学分子生态学
- 展望数学生态学与生态模型的未来被引量:39
- 2000年
- 首先简要回顾了 2 0世纪数学生态学发展的历史 ,特别是半个世纪以来在中国的发展。然后指出了生物学的进步为数学生态学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作者列出了当前数学生态学和生态模型研究的几个热点 :( 1 )非线性动力学 ;( 2 )种群的时空动态 :包括异质种群动态 ,源 -汇理论以及种群对时、空变化的响应等 ;( 3)多样性和稳定性的关系 ;( 4)行为的动态模型 ;( 5)基于个体的模型。最后指出 ,生态学中的混沌现象 ,可能表明多年来理论生态学家寻找的种群动态及生态系统动态的一般规律根本就不存在 ;然而还原论和整体论的相互补充促进 ,可能会对 2 1世纪生态学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影响。
- 李典谟马祖飞
- 关键词:数学生态学生态模型混沌还原论整体论
- 朱鹮分布与栖息地内农民的关系被引量:22
- 2002年
- 1998到 2 0 0 0年间 ,我们在陕西省洋县应用样方法调查了朱 (Nipponianippon)活动区 (面积约10 0 0平方公里 )内所有正在使用的巢和部分往年的旧巢 ,以及主要夜宿地和觅食地 ,并将当地的地形、水系和居民区数字化 ,建立了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通过对其空间位置的统计分析 ,发现朱显著倾向于在村庄附近栖息。朱的活动区与湿地的分布密切相关 ,而村庄都分布在湿地附近。朱与人类保持一定的预警距离 ,同时也对农民的日常活动表现出一定的适应性。我们分析了朱二十年来的繁殖成功率 ,发现它与巢址到农户的距离无关。而且 ,朱营巢的海拔逐年降低 ,其主要活动区正向人口更密的低海拔农村转移。因此 ,我们认为朱对以人类为主导的山村生态系统有良好的适应性。
- 李欣海马志军丁长青翟天庆李典谟
- 关键词:栖息地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