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姣
- 作品数:6 被引量:40H指数:4
- 供职机构: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急性蜂蜇伤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1
- 2012年
- 目的探讨急性蜂蜇伤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8年8月—2011年10月我院确诊的急性黄蜂蜇伤患者133例,根据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水平分为3组:WBC≤10×109/L(A组,25例)、10×109/L20×109/L(C组,42例)。检测所有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6、IL-8、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乳酸脱氢酶(LD)、磷酸肌酸激酶(CK)、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清蛋白(ALB)、总胆红素(STB)及血肌酐(Scr)水平。结果入院时3组患者蜂蛰伤针眼数及TNF-α、IL-6、IL-8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入院第7天3组患者Hb、PLT、ALB、Sc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LD、CK、AST、ALT、STB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WBC是评价急性蜂蜇伤所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严重程度的早期敏感指标,且与器官功能损害密切相关,可推荐为早期判断急性蜂蜇伤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
- 张祥文徐双双杨芦蓉刘晓姣夏敬彪
- 关键词:白细胞
- 疾病病种式电话回访在优质护理服务中患者满意度的应用效果
- 2021年
- 探究疾病病种式电话回访在优质护理服务当中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择取我院2020年1月-12月收治的86例肾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后采取不同的护理服务,参照组患者接受普通优质护理服务,改进组患者加入电话回访服务,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结果:改进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改进组健康知识得分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优质护理服务中增设疾病病种式电话回访可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 刘黎娜刘晓姣
- 关键词:疾病病种电话回访优质护理服务患者满意度
-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的病原菌分析研究被引量:17
- 2015年
- 目的分析医院腹膜透析患者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病原因、病原菌及耐药性,为临床对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2013年8月住院的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46例患者病原菌种类、耐药性特点及转归。结果 46例患者腹膜透析液培养阳性32例,阳性率为69.57%;共分离鉴定出33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20株占60.61%,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阴性菌10株占30.30%,以大肠埃希菌多见,真菌3株占9.09%;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耐药率最高,达到85.00%,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阿米卡星等耐药率为0,革兰阴性菌对头孢唑林耐药率最高,为66.67%,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耐药率均为0;真菌性腹膜炎的预后最差。结论医院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但培养阳性率有待进一步提高;经验性治疗时可选用一代头孢菌素或万古霉素联合三代头孢菌素或氨基糖苷类的治疗方案,但应根据具体的药敏试验结果及时调整并合理的应用抗菌药物。
- 万力杨林杨芦蓉刘晓姣夏敬彪
- 关键词:腹膜透析腹膜炎病原菌耐药性
- 循证护理干预模式在慢性肾脏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 2021年
- 对慢性肾脏病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模式,对其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方法:于我院患者中选择慢性肾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纳入实验组55例、对照组55例,分别应用循证护理干预模式、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物质生活、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循证护理干预模式在慢性肾脏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良好。
- 刘晓姣夏蓉
- 关键词:循证护理慢性肾脏病
- 蜂蜇伤致肝脏损伤临床分析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探讨蜂蜇伤患者肝脏损伤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21例蜂蜇伤患者临床资料,分别根据蜂蜇伤针眼数、肝功能状态分组,比较各组肝功能和其他器官功能损伤。结果:蜂蜇伤肝脏损伤的发生率为45.45%;蜂蜇针眼数>10组与蜂蜇针眼数≤10组比较,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分别为(171±308)U/L、(47±56)μmol/L、(38±7)g/L;(53±76)U/L、(20±14)μmol/L、(42±5)g/L,ALT、TBI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B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肝功能异常组与肝功能正常组比较,WBC、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血肌酐(SCr)分别为(21±8)×109/L、(1799±1760)U/L、(4072±6667)U/L、(247±266)μmol/L;(13±5)×109/L、(288±311)U/L、(560±1270)U/L、(226±427)μmol/L,WBC、LDH、CK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r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蜂蜇伤患者肝脏损伤发生率高,损伤程度与蜂毒剂量有关,中性粒细胞引起的组织炎症反应,可能参与了肝脏损伤。
- 张祥文吴孟君徐双双刘晓姣夏敬彪
- 关键词:蜂毒炎症反应肝脏损伤
- 黄蜂蜇伤的临床特征及综合治疗被引量:5
- 2014年
- 黄蜂(wasp,又称胡蜂)蜇伤是基层医院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重症黄蜂蜇伤病死率高达66.7%。黄蜂蜇伤的临床报道较多,但较为系统的关于黄蜂蜇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器官功能支持治疗方案并不多见。多年来的临床实践,我们在黄蜂蜇伤的治疗上取得了满意的疗效,蜂蜇伤初期,对致敏性多肽诱发过敏反应的及时、正确处理,以及对序贯发生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综合防治,是提高重症蜂蜇伤抢救成功率的关键。为加强临床医师对黄蜂蜇伤诊治的认知,现对我院重症黄蜂蜇伤住院患者11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了总结,报道如下。
- 张祥文夏敬彪刘晓姣徐双双
- 关键词:中毒黄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