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志平

作品数:15 被引量:58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资助常州市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动脉
  • 4篇心力衰竭
  • 4篇衰竭
  • 3篇造影
  • 3篇疗效
  • 2篇单核
  • 2篇单核苷酸
  • 2篇单核苷酸多态
  • 2篇单核苷酸多态...
  • 2篇动脉病变
  • 2篇多态
  • 2篇多态性
  • 2篇心肌
  • 2篇心肌病
  • 2篇型心
  • 2篇血管
  • 2篇血管造影
  • 2篇早搏
  • 2篇室性
  • 2篇室性早搏

机构

  • 14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作者

  • 14篇刘志平
  • 6篇蒋建光
  • 4篇丁志坚
  • 4篇纪元
  • 3篇周学军
  • 3篇王芳芳
  • 3篇钱惠农
  • 2篇蒋健光
  • 2篇曹音
  • 2篇陈芷若
  • 2篇邹瑞秀
  • 1篇支颖
  • 1篇潘敏
  • 1篇陈解忠
  • 1篇龚坚
  • 1篇何文建
  • 1篇耿晓增
  • 1篇马玲娣

传媒

  • 4篇实用临床医药...
  • 2篇江苏医药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介入心脏...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国心血管病...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eriostin基因多态性与汉族人群心力衰竭发病的初步研究
2014年
目的:研究Periostin基因多态性与汉族人群心力衰竭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法(PCR-RFLP)检测Periostin基因启动子区功能性位点(SNP C-33G)基因型。病例组选自心内科住院的心衰患者464例,对照组选自同期在医院健康体检或住院的正常人群640例。基因型及其他危险因素与心衰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经过年龄、性别、血压、血糖、吸烟、高脂血症等多因素Logistic回归校正,Periostin基因rs3829365位点的CG or GG基因型是心力衰竭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在吸烟的心衰患者中,Periostin C-33G的CG or GG基因型可能起到保护作用。结论:Periostin基因rs3829365位点可能有助于心衰易感性和严重性的判断。
纪元王芳芳蒋建光刘志平周学军丁志坚
关键词:心力衰竭PERIOSTIN单核苷酸多态性吸烟
卡维地洛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疗效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邹瑞秀刘志平蒋建光
关键词: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卡维地洛
经颅多普勒监测重型颅脑外伤后椎-基底动脉痉挛被引量:8
2003年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椎 基底动脉 (V BA)血流速度的变化。方法采用经颅多普勒 (TCD)对 2 8例重型脑外伤 (GCS 3~ 8分 )和 2 6例轻、中型脑外伤 (GCS 9~ 15分 )患者在伤后 2周内进行连续动态监测。并研究其与颅内压 (ICP)、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及预后 (GOS)等的关系。结果重型脑外伤组V BA在受伤当天血流速度即明显加快 (P <0 .0 5) ,伤后第 3天到达峰值 ,12天以后恢复正常 ;而轻、中型脑外伤组仅在伤后第 2天有血流速度加快。重型脑外伤组 6 0 .7%的患者发生椎 基底动脉痉挛 (V BAVS) (流速≥ 6 0cm s) ,轻、中型脑外伤组为 15.4 %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V BAVS组患者预后不良率 (GOS≤ 3)为 6 1.9% ,而无V BAVS组患者为 15.2 %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颅内压与颅内血管流速无明显关系 (P >0 .0 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V BAVS的比例很高 ,V
钱惠农龚坚刘志平支颖耿晓增
关键词:经颅多普勒监测重型颅脑外伤
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脑动脉痉挛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8
2004年
目的 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 (TCD)诊断大脑中动脉 (MCA)、椎动脉 (VA)、基底动脉 (BA)痉挛的可靠性。方法 对 5 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同时行TCD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检查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DSA发现MCA痉挛 2 6条 ,其中TCD检出 2 1条 ,DSA未证实有痉挛的MCA中 ,TCD检出 4条 ,TCD诊断MCA痉挛的敏感性为 80 8% ,特异性为 84 0 % ,而且MCA痉挛程度越重 ,TCD敏感性越高。DSA发现BA痉挛18条 ,其中经TCD检出 13条 ,DSA未证实有痉挛的BA中 ,TCD检出 4条 ,TCD诊断BA痉挛的敏感性为72 2 % ,特异性为 76 5 %。DSA发现VA痉挛 2 8条 ,其中经TCD检出 2 0条 ,DSA未证实有痉挛的VA中 ,TCD检出 6条 ,TCD诊断VA痉挛的敏感性为 71 4 % ,特异性为 76 9%。结论 TCD诊断MCA、VA、BA痉挛有较高的可靠性。
曹音钱惠农刘志平陈芷若
关键词:经颅多普勒超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脑动脉痉挛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及冠状动脉病变关系的初步探讨被引量:3
2007年
潘伟方长庚刘志平杨瑞丰光雪峰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冠状动脉病变阻塞性OSASACS
19例主动脉夹层分离临床诊治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笔者对2008年6月--2009年6月本院心血管内科ICU收治的19例主动脉夹层分离(AD)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提高临床诊治水平,增加抢救成功率,减少病死率。
吴晓松刘志平蒋健光丁志坚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高血压
导管射频消融治疗严重症状性室性早搏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索导管射频消融治疗严重症状性室性早搏(室早)伴或不伴室早诱发的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室速)的安全性、效率和方法学。方法:18例严重症状性室早患者入选本研究,术前室早数量平均(117±37)次/h。术前根据同步12导联体表心电图初步推测室性早搏产生部位,术中依据初步推测的室早产生部位采用心室激动顺序标测法与起搏标测法进行室早标测定位,大头消融电极标测到室早最早激动点较体表心电图QRS波提前25ms以上或消融电极起搏心电图QRS波图形与室早图形11/12以上一致时放电消融。结果:18例患者导管射频消融即时成功16例,术后室早数(6±2)次/h,较术前显著减少(P<0.05);随访12个月,18例中16例消融成功,成功率88.9%;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导管射频消融治疗严重症状性室早伴或不伴室早诱发的短阵室速安全、有效,同步12导联体表心电图对室早的定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邹瑞秀刘志平蒋建光纪元
关键词: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导管射频消融
Periostin基因多态性与苏皖汉族人群冠心病发病的初步研究
2012年
目的研究Periostin(POSTN)基因多态性与苏皖汉族人群冠心病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法检测POSTN基因启动子区位点(SNP A-953T)基因型。观察POSTN基因突变率与冠心病发病的可能关系。结果证实在中国人群POSTN A-953T存在TT基因型。冠心病患者基因型分布:POSTN A-953T(AA型275例,AT型202例,TT型16例)。正常人群基因型分布:POSTN A-953T(AA型368例,AT型266例,TT型31例)。POSTN基因型分布冠心病组与正常人群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POSTN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发病危险未发现明显相关。
周学军纪元蒋建光刘志平王芳芳丁志坚
关键词:冠心病单核苷酸多态性血浆
长春西汀治疗青少年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探讨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青少年突发性耳聋中的临床疗效。方法突发性耳聋青少年患者36例,长春西汀治疗后,TCD动态检测用药前后患者大脑后循环平均血流速度(Vm),电测听测定听阈的变化,评价长春西汀治疗青少年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结果 TCD显示31例(86.11%)治疗前大脑后循环Vm异常,治疗后30例Vm恢复正常,总有效率为83.33%。电测听显示,31例中,治疗后12例(33.33%)痊愈,9例显效(25.00%),10例有效(27.78%),总有效率86.11%。结论长春西汀对因大脑后循环缺血所致的青少年突发性耳聋有较好疗效。
刘志平马玲娣何文建
关键词:突发性耳聋
CARTO电解剖标测指导右室流出道图形室性早搏的射频消融治疗
2011年
目的:评价CARTO电解剖标测系统指导消融治疗右室流出道图形室性早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CARTO电解剖标测系统在相关心室进行标测,构建心室三维电激动图并指导消融,治疗22例药物治疗无效、非器质性心脏病患者频发右室流出道图形室性早搏(常规心电图QRS波呈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图形,Ⅱ、Ⅲ、avF呈高幅R形态)(右心室室性早搏19例,左心室室性早搏3例)。患者在术前、术后分别填写SF-36调查表,观察术前、术后患者一般健康状况、生理功能等,并进行评分、统计分析。结果:22例患者均消融成功,放电次数(2.6±1.2)次。术前室性早搏总数(17932±3816)个/24 h,术后(13±6)个/24 h,患者症状消失。患者整体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应用CARTO电解剖标测系统标测和消融经药物治疗无效而症状明显的右室流出道图形室性早搏,可实时重建心腔三维结构,定位准确可靠,安全高效,并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纪元丁志坚蒋建光刘志平周学军
关键词:室性早搏导管消融术CARTO系统电解剖标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