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忠全

作品数:10 被引量:35H指数:3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放疗
  • 4篇肿瘤
  • 4篇肿瘤放疗
  • 3篇调强
  • 3篇调强放疗
  • 3篇鼻咽
  • 3篇鼻咽癌
  • 3篇鼻咽癌调强放...
  • 2篇在体
  • 2篇摆位
  • 2篇摆位误差
  • 2篇摆位误差分析
  • 1篇调强放射
  • 1篇调强放射治疗
  • 1篇学法
  • 1篇医用直线加速...
  • 1篇影像
  • 1篇神经外科
  • 1篇神经外科护理
  • 1篇体位

机构

  • 10篇南昌大学第一...
  • 1篇井冈山大学
  • 1篇江西中医药大...

作者

  • 10篇余忠全
  • 7篇黄焱秋
  • 7篇周春骏
  • 2篇张祥义
  • 2篇陶环明
  • 2篇何成
  • 1篇朱晓明
  • 1篇林红
  • 1篇陈少卿
  • 1篇周元波
  • 1篇万玉梅
  • 1篇叶丹

传媒

  • 2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江西医药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医疗设备信息
  • 1篇实用临床医学...
  • 1篇中华放射肿瘤...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2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放疗机房通风自控系统的设计
2007年
由于医用直线加速器(包括^60Co机等放疗设备)在出束时高能射线的电离作用,会产生一些有害气体或使空气活化,故保持放疗机房即时有效地通风换气是非常重要的。通常机房都是采用连续性通风,实践证明这种通风方式不尽合理。因此,设计了放疗机房通风自控系统,针对加速器机房,只有在出束时开始通风,而当加速器停止出束时,通风延时几分钟后自动停止。这样就减少了能耗,保护了设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陶环明余忠全何成
关键词:通风换气放疗设备自控系统医用直线加速器^60CO
鼻咽癌调强放疗摆位误差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 分析鼻咽癌调强放疗(IMRT)的摆位误差.方法 选择55例进行调强放疗的鼻咽癌患者,采用电子射野影像系统(EPID)于放疗过程中拍摄多角度适时野的EPID图像,将EPID图像与数字重建图像(DRR)通过射野及骨性标志的融合,分别测量出前后、左右及头脚三个方向的摆位偏差.结果 55例患者共拍摄269幅图像,测得前后、左右、头脚三个方向各有269个误差测定值,三个方向偏差≤±2 mm的分别占总数的93.3%、92.6%和90.0%.各方向偏差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咽癌调强放疗存在一定的摆位误差,但在各方向的误差均能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并可通过EPID的适时野图像与DRR图像融合的误差测量,提供计划设计时估算摆位误差的扩边值,也可以及时纠正和减少摆位误差,提高摆位精度.
黄焱秋周春骏余忠全张祥义
关键词:鼻咽癌调强放疗
胸腹网膜体位固定在体部肿瘤放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胸腹网膜体位固定在体部肿瘤放疗中的应用。方法60例体部肿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真空袋体位固定组和胸腹网膜体位固定组,每组30例。真空袋体位固定组采用真空袋体位固定,胸腹网膜体位固定组采用胸腹网膜体位固定。并比较2组的误差率。结果胸腹网膜体位固定组误差率为16.7%,明显低于真空袋体位固定组的40.0%(P<0.05)。结论胸腹网膜体位固定技术在体部肿瘤放疗中优于真空袋体位固定技术,且精确度更高。
黄焱秋林红余忠全周春骏
关键词:放疗
影像验证系统在鼻咽癌调强放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应用射野影像验证系统分析鼻咽癌调强放疗中摆位的重复性误差。方法选取80例进行调强放疗的鼻咽癌患者,利用电子射野影像系统(EPID)在放疗过程中每周拍摄0°、80°、280°的适时野图像一次。将每次的EPID图像与第一次的EPID图像进行融合比较,分别测量出前后、左右、头脚三个方向的摆位重复性误差。结果 80例患者共测得1125个有效误差测定值,在前后、左右、头脚三个方向上均以各方向的最大偏差作为该方向的摆位重复性误差,三个方向的摆位重复性误差范围在-3.5-4.0 mm。在前后、左右、头脚三个方向误差≤1 mm的分别占83.7%、91.7%、76%,1 mm〈误差≤2 mm的分别占13.9%、6.4%、19.2%,误差〉2 mm的分别占2.4%、1.9%、4.8%,各方向间的偏差具有显著差异性。结论鼻咽癌调强放疗摆位的重复性具有一定的误差,通过多分次的拍摄EPID图像进行误差测量,可以纠正和控制每次摆位的重复性误差,也可提供治疗计划设计时估算因摆位误差所致的靶区的扩边值。
黄焱秋周春骏余忠全周元波
关键词:鼻咽癌调强放疗
鼻咽癌调强放疗摆位误差分析
目的:分析鼻咽癌调强放疗(IMRT)的摆位误差.方法:选取55例进行调强放疗的鼻咽癌患者,利用电子射野影像系统(EPID)于放疗过程中拍摄多角度适时野的EPID图像,将EPID图像与数字重建图像(DRR)通过射野及骨性标...
黄焱秋余忠全朱晓明周春骏
关键词: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摆位误差
放疗排名管理系统的升级与应用被引量:1
2007年
为进一步拓宽“计算机放疗排名系统”的功能,作者对原系统进行了升级改进,增加了患者姓名语音提示和自动循环播放幻灯宣传片等功能,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本文对硬件制作和软件改进作了介绍。
陶环明何成余忠全
关键词:放疗
CBL教学法联合加涅教学理论在神经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意义研究被引量:17
2020年
目的:探讨CBL教学法联合加涅教学理论在神经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本院参与神经外科护理实习的实习生68名,按照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4名。对照组实习生采用CBL教学法进行教学,研究组实习生采用CBL教学法联合加涅教学理论进行教学。分析两组实习生教学效果,探究该教学模式在神经外科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结果:研究组临床思维以及操作技能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专业理论以及病案质量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神经外科护理实习生学习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神经外科护理教学总满意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神经外科实习生学习兴趣以及主观能动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神经外科护理教学工程中采用CBL教学法联合加涅教学理论教学可以有效提高神经外科护理实习生的技能掌握情况,提高其参与教学培训的依从性,对于患者学习兴趣以及主观能动性气道调动作用,增加实习生对于教学功工作的认可,可以在临床护理教学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叶丹余忠全万玉梅
关键词:护理教学CBL教学法神经外科
CBCT、EPID图像引导在肿瘤放疗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 研究分析CBCT和EPID两种图像引导技术对肿瘤放疗位置误差验证的差异。方法 将放疗患者根据肿瘤部位分为头颈部和体部2组,利用Varian Vitalbeam机载图像引导系统(OBI)提供的电子射野影像系统(electronic Dortal imaging device,EPID)和千伏级锥形束CT (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于患者每次治疗前先采集EPID(KV-MV)图像进行自动配准检测并记录在六维方向(vrt、lng、lat、rtn、roll、pitch)及各阈值区间的位置误差数据。在不纠正KV-MV检测的位置误差的情况下再次采集CBCT图像进行自动配准手动修正检测并记录和KV-MV(EPID)相同项目的位置误差数据。根据两种技术检测到的位置误差数据,分析比较两种图像引导技术在不同部位的肿瘤和六维各方向及误差阈值之间数据的差异性。结果 头颈组CBCT和EPID两种图像引导方式各获取252人次六维方向1512个误差数据。在六维Pitch方向及误差阈值≤1°和>1°之间对放疗位置误差验证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六维其它方向及各误差阈值之间,CBCT和EPID两种引导方式对放疗位置误差验证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体部组CBCT和EPID两种图像引导方式各获取186人次六维方向1116个误差数据。在六维方向及各误差阈值之间,CBCT和EPID两种图像引导方式对放疗位置误差验证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CBCT和EPID两种图像引导技术均能较好满足精准放疗的临床需求,CBCT引导在图像分辨率和六维旋转验证上具有优势。
黄焱秋郭斌黄滈骢周春骏余忠全陈少卿
关键词:CBCTEPID图像引导
数字化模拟定位机在肿瘤放疗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数字化模拟定位机在肿瘤放疗中的应用。方法:利用数字化模拟定位机于等中心复位时分别拍摄0°、90°方向、面积10×10 cm2矩形野和任意野号的适时野数字化模拟机图像,分别将拍摄的图像与TPS相对应的DRR图像通过骨性标志匹配测量出等中心点的误差和适时野误差。再利用直线加速器Iview-GT系统用同样的方法拍摄矩形野和适时野EPID图像,并与TPS相对应的DRR图像通过骨性标志匹配测量出等中心点误差和适时野误差。将数字化模拟定位机所测得的各项误差与Iview-GT系统所测得的误差进行比较。结果:数字化模拟定位机所测得的等中心点误差和适时野误差结果均优于Iview-GT系统所测得误差(均P=0.000)。结论:数字化模拟定位机在肿瘤放疗中的应用能够更准确地对各项误差进行测量,纠正摆位偏差,使得放疗定位更精确,治疗更准确。
黄焱秋周春骏余忠全张祥义
关键词:肿瘤
联合体位固定技术在体部肿瘤放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真空袋负压成型加胸腹网膜联合体架固定技术在体部肿瘤放疗中的应用。方法随机抽取实施放疗的体部肿瘤患者70例,50例体部肿瘤患者采用单纯真空袋负压成型固定体位,20例采用真空袋负压成型加胸腹网膜联合体架固定体位。采用魔十字技术CT定位,通过TPS计算出肿瘤中心相对于魔十字的三维坐标及零位源皮距进行治疗摆位。于放射治疗疗程中段观测零位源皮距并与首次放疗时的零位源皮距进行比较,分析两种不同的固定方法对放疗位置精确度的影响。结果50例采用单纯真空袋负压成型固定体位的患者零位源皮距误差≥3mm的为21例,20例采用真空袋负压成型加胸腹网膜联合体架固定体位的患者零位源皮距误差≥3mm的为2例。两种固定方法对零位源皮距(即Y值)的影响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体部肿瘤患者采用真空袋负压成型加胸腹网膜联合体架固定体位技术优于单纯采用真空袋负压成型固定体位,精确度更高。
黄焱秋周春骏余忠全
关键词:体位固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