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焱秋
- 作品数:13 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影像验证系统在鼻咽癌调强放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应用射野影像验证系统分析鼻咽癌调强放疗中摆位的重复性误差。方法选取80例进行调强放疗的鼻咽癌患者,利用电子射野影像系统(EPID)在放疗过程中每周拍摄0°、80°、280°的适时野图像一次。将每次的EPID图像与第一次的EPID图像进行融合比较,分别测量出前后、左右、头脚三个方向的摆位重复性误差。结果 80例患者共测得1125个有效误差测定值,在前后、左右、头脚三个方向上均以各方向的最大偏差作为该方向的摆位重复性误差,三个方向的摆位重复性误差范围在-3.5-4.0 mm。在前后、左右、头脚三个方向误差≤1 mm的分别占83.7%、91.7%、76%,1 mm〈误差≤2 mm的分别占13.9%、6.4%、19.2%,误差〉2 mm的分别占2.4%、1.9%、4.8%,各方向间的偏差具有显著差异性。结论鼻咽癌调强放疗摆位的重复性具有一定的误差,通过多分次的拍摄EPID图像进行误差测量,可以纠正和控制每次摆位的重复性误差,也可提供治疗计划设计时估算因摆位误差所致的靶区的扩边值。
- 黄焱秋周春骏余忠全周元波
- 关键词:鼻咽癌调强放疗
- 魔十字技术在肿瘤放疗定位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07年
- 黄焱秋
- 鼻咽癌调强放疗摆位误差分析
- 目的:分析鼻咽癌调强放疗(IMRT)的摆位误差.方法:选取55例进行调强放疗的鼻咽癌患者,利用电子射野影像系统(EPID)于放疗过程中拍摄多角度适时野的EPID图像,将EPID图像与数字重建图像(DRR)通过射野及骨性标...
- 黄焱秋余忠全朱晓明周春骏
- 关键词: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摆位误差
- 鼻咽癌调强放疗摆位误差分析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 分析鼻咽癌调强放疗(IMRT)的摆位误差.方法 选择55例进行调强放疗的鼻咽癌患者,采用电子射野影像系统(EPID)于放疗过程中拍摄多角度适时野的EPID图像,将EPID图像与数字重建图像(DRR)通过射野及骨性标志的融合,分别测量出前后、左右及头脚三个方向的摆位偏差.结果 55例患者共拍摄269幅图像,测得前后、左右、头脚三个方向各有269个误差测定值,三个方向偏差≤±2 mm的分别占总数的93.3%、92.6%和90.0%.各方向偏差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咽癌调强放疗存在一定的摆位误差,但在各方向的误差均能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并可通过EPID的适时野图像与DRR图像融合的误差测量,提供计划设计时估算摆位误差的扩边值,也可以及时纠正和减少摆位误差,提高摆位精度.
- 黄焱秋周春骏余忠全张祥义
- 关键词:鼻咽癌调强放疗
- CBCT和光学体表监测系统在左侧乳腺癌深吸气屏气放疗摆位误差比较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基于CBCT图像配准和光学体表监测系统(optical surface monitoring system,OSMS)比较两种体位固定方式在左侧乳腺癌深吸气屏气(deep inspiration breath hold,DIBH)调强放疗中的摆位误差。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2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50例左侧乳腺癌放疗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组和B组各25例。A组采用Klarity多功能体位固定板,B组采用Klarity多功能体位固定板结合头颈肩部塑形垫固定,两组患者均采用DIBH模式进行全乳放疗。应用CBCT在前3次放疗及以后的每周进行1次摆位验证,CBCT扫描与模拟定位CT配准记录得到误差数据,比较两组摆位误差的差异。治疗全程采用光学体表监测系统(Optical surface monitoring system,OSMS)在线监测。结果:B组在Lat(左右)、Lng(进出)、Pitch(侧倾)、Roll(纵倾)、Rtn(旋转)6个维度方向的配准误差小于A组的摆位误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Vrt(升降)的摆位误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多功能体位固定板结合头颈肩部塑形垫固定技术能够降低左侧乳腺癌放疗患者的摆位误差,推荐使用多功能体位固定板结合头颈肩部塑形垫固定和DIBH技术对左侧乳腺癌患者进行放疗。
- 李克李勇邱凌平张战民黄焱秋阙与清
- 关键词:摆位误差乳腺癌
- 胸腹网膜体位固定在体部肿瘤放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胸腹网膜体位固定在体部肿瘤放疗中的应用。方法60例体部肿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真空袋体位固定组和胸腹网膜体位固定组,每组30例。真空袋体位固定组采用真空袋体位固定,胸腹网膜体位固定组采用胸腹网膜体位固定。并比较2组的误差率。结果胸腹网膜体位固定组误差率为16.7%,明显低于真空袋体位固定组的40.0%(P<0.05)。结论胸腹网膜体位固定技术在体部肿瘤放疗中优于真空袋体位固定技术,且精确度更高。
- 黄焱秋林红余忠全周春骏
- 关键词:放疗
- 不同的固定技术在头颈部肿瘤放疗中的应用
- 2008年
- 目的探讨普通U型网膜与头颈肩网膜固定在头颈部肿瘤放疗中对摆位精度及重复性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头颈部肿瘤患者10例,6例采用普通U型网膜固定,共治疗摆位120次,4例采用头颈肩网膜固定,共治疗摆位80次。每次摆位重复性及精确度的优劣以相对于标示在固定网膜上的肿瘤中心十字线的位移来评价,分析两种不同的固定方法对摆位重复性及精确度的影响。结果采用普通U型网膜固定的患者在120次治疗摆位过程中,每次与肿瘤中心十字线的位移≥2mm的在Z方向为20次,在Y方向为23次。<2mm的在Z方向为100次,在Y方向为97次。采用头颈肩网膜固定的患者在80次治疗摆位过程中,位移≥2mm的在Z方向为5次,在Y方向为6次。<2mm的在Z方向为75次,在Y方向为74次。两种固定方法对摆位精确度和重复性的影响具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在头颈部肿瘤放疗中,采用头颈肩网膜固定比采用普通U型网膜固定具有更好的摆位精确度和重复性。
- 黄焱秋林红周春骏张祥义
- 关键词:头颈部肿瘤摆位重复性
- 利用电离室阵列验证并校准加速器MLC叶片到位精度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对直线加速器的MLC叶片到位精度进行验证和精确调整。方法使用IBA公司的StarTrack电离室阵列测量医科达直线加速器Precise的MLC叶片到位精度,对超出精度许可范围叶片进行精确调整。结果对MLC叶片调整后,拍摄其offset位置的验证胶片,分析表明MLC叶片到位精确。结论通过此方法对直线加速器MLC到位精度进行测量和校准.简单方便,满足直线加速器对MLC到位精度要求。
- 黄焱秋邱凌平周春骏
- 关键词:MLC校准电离室
- 真空袋联合体架固定技术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真空袋联合体架固定技术在体部肿瘤放疗中的应用。方法:抽取实施放疗的体部肿瘤患者70例,50例体部肿瘤患者采用单纯真空袋负压成型固定体位,20例采用真空袋联合U型体架固定体位。采用魔十字技术CT定位,通过三维治疗计划系统计算出肿瘤中心相对于魔十字的三维坐标及零位源皮距进行治疗摆位。于放射治疗疗程中段观测零位源皮距,并与首次放疗时的零位源皮距进行比较,分析两种不同的固定方法对放疗位置精确度的影响。结果:50例采用单纯真空袋负压成型固定体位的患者零位源皮距误差≥3mm的有21例,20例采用真空袋联合U型体架固定体位的患者零位源皮距误差≥3mm的有3例。两种固定方法对零位源皮距的影响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体部肿瘤患者采用真空袋联合U型体架固定体位技术优于单纯采用真空袋负压成型固定体位,精确度更高。
- 黄焱秋
- 关键词:体位固定技术
- 胸腹膜真空袋体位固定技术在胸腹部肿瘤放疗中的临床应用
- 2007年
- 目的探讨胸腹膜真空袋体位固定技术运用于体胸腹部肿瘤放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实施胸腹部放疗患者30例采用Med Tec胸腹膜加真空袋成型体架固定完成放射治疗,另随机抽取30例胸腹部放疗患者实施非胸腹膜真空袋成型体架固定(指用沙袋、胸腹带体位固定完成放射治疗),通过放射治疗计划系统(TPS)数字影像DRR图象及模拟定位机摄片与放疗投照前、后射野验证片上的相关点的偏移情况与对照组测量比较,探讨采用胸腹膜真空袋成型体架固定技术完成放射治疗过程的误差及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可控制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自主移动,有效控制定位与摆位的误差。结论胸腹膜真空袋成型体架固定技术的偏差明显少于非胸腹膜真空袋成型体架固定技术,在胸腹部肿瘤放疗中的应用是可行的。
- 张晓华黄焱秋许海富丁生苟李勇
- 关键词:体位固定技术摆位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