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蓉

作品数:40 被引量:129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经济管理社会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哲学宗教
  • 13篇经济管理
  • 10篇社会学
  • 3篇历史地理
  • 2篇政治法律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宗教
  • 7篇佛教
  • 5篇马克斯·韦伯
  • 4篇政治
  • 4篇社会
  • 3篇中国佛教
  • 3篇社会学
  • 3篇太虚
  • 3篇太虚大师
  • 2篇学术历程
  • 2篇政治经济
  • 2篇知识
  • 2篇知识人
  • 2篇志愿
  • 2篇寺院
  • 2篇中西
  • 2篇经济发展
  • 2篇经济学
  • 2篇个案
  • 2篇佛教寺院

机构

  • 32篇中国社会科学...
  • 3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哈尔滨工程大...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中国艺术研究...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作者

  • 34篇何蓉
  • 1篇姚中秋
  • 1篇方朝晖
  • 1篇陈明
  • 1篇高超群
  • 1篇吴增定
  • 1篇赖骏楠
  • 1篇任锋
  • 1篇吴飞
  • 1篇马小红
  • 1篇苏国勋
  • 1篇梁治平

传媒

  • 4篇社会学研究
  • 3篇社会
  • 3篇佛学研究
  • 3篇社会学评论
  • 2篇广东社会科学
  • 1篇世界宗教文化
  • 1篇法音
  • 1篇广西民族研究
  • 1篇开放时代
  • 1篇新华文摘
  • 1篇学习与探索
  • 1篇青海师范大学...
  • 1篇社会科学论坛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普陀学刊
  • 1篇广西民族大学...
  • 1篇江苏师范大学...
  • 1篇外国文学动态...
  • 1篇宗教社会学

年份

  • 3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5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5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营造神圣之地:作为宗教与社会关联的核心的宗教场所
2015年
本文以不同的宗教活动场所的建设过程为案例,试图揭示相关宗教群体与社会发生关联的方式及其意义。其中首要的是清理宗教场所中广泛存在的非宗教的经营和利益主体,在此基础上才能理解宗教场所本身所包含的神圣性前提,以及作为宗教与社会联结枢纽的重要意义。在理论范式的层次,以宗教场所的研究为起点,本文试图推进宗教与空间的研究路向,实现中国宗教研究中的空间转向。
何蓉
关键词:宗教场所传统宗教
多宗教并存的乡村传统之人类学考察——读《乡村社区的信仰、政治与生活》
2014年
当今之世,一方面是全球化的大潮席卷而至,一方面是各种本土力量对“本真”的追求纷纷而起。前者讲求包容差异、多元共生,后者呼吁存留文化的原味或本质。两者之间的张力若是走向极端,则会产生种种冲突。冲突发展到极端状况,多样的、开放的、陌生人群聚的大都市,尽管是迄今为止最为精妙周密的人造环境,却可能在瞬间溃于极端主义者的暴力袭击。因此,一个重要的时代问题就是,作为当代人之主体的“我”中怎样融入了多种身份、价值且相处和谐?
何蓉
关键词:乡村社区人类学信仰宗教政治
因开放而科学——恩格斯的社会主义思想及其现实基础
2017年
社会主义自其诞生之日起,就既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批判,又是对美好社会的设想。自19世纪中期以后,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路线指导了国际工人运动及各国工人阶级政党的实践,其本质不仅是批判的,更是面向现实的一个充满活力的思想体系,这使得社会主义可以成为科学分析的主题。本文认为,马克思、恩格斯有关社会主义的未来设想有其历史的演变过程,这一方面表现为其著作中对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取舍评判,另一方面表现为面对全球社会经济变化的积极因应。恩格斯在19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有关社会主义所有制、发展策略等论述表明,面对工业化、城市化与全球化的诸种挑战,社会主义理想仍然有实现之途,恩格斯本人作为社会理论家的特色亦得以充分体现。对当前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中国社会而言,恩格斯晚年的社会主义思想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何蓉
关键词: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主义所有制
佛教寺院经济及其影响初探被引量:34
2007年
本文以宗教与经济生活的关系为基本视角,考察了中国中古时期佛教寺院经济的内容、规模和经营方式,指出在其物质化的外表之下包含着宗教的理念,而且,通过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寺院经济在宗教上的正当性得到了保障,体现并传播了佛教的基本伦理原则。本文以中古佛教的经济经营与社会影响为核心,剖析了其宗教性的特征,为进一步综合研究中国社会经济的演进提供了初步的框架。
何蓉
关键词:佛教寺院经济
走出韦伯神话--《儒教与道教》发表百年后之反思被引量:20
2016年
韦伯之《儒教与道教》一书,连同其《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对中国知识界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许多人接受了韦伯或者漫画化了的韦伯观念,即只有新教支持资本主义,儒家不利于经济发展。清算韦伯是儒家在思想学术上得到重估的前提之一。为此,弘道书院联合开放时代杂志社,借韦伯《儒教与道教》一书出版百周年之际,邀请多个学科领域中对韦伯已有所反思的学者,于2016年1月22日在北京举办题为"走出韦伯神话"的第二次开放时代工作坊。以下文字根据现场录音整理并经发言者审定。因篇幅限制,编辑时略有删节。发言者发言标题为编者所加。
苏国勋黄万盛吴飞何蓉梁治平马小红泮伟江赖骏楠高超群吴增定陈明方朝晖任锋姚中秋
关键词:《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道教儒教神话中国知识界经济发展
《儒教与道教》里的世界与中国被引量:4
2020年
1920年,马克斯·韦伯逝世,《儒教与道教》遂成为他在世时出版的最后一部书。本文对学术史的考察表明,这本书不啻为时代思潮的一个“标本”或“化石”,保留了19世纪后半期以来欧美的各种中国观,影响着世界对待中国的态度与策略、中国看待自身的方式,并通过韦伯、而对新生的社会学发挥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梳理韦伯阅读史的基础之上,可以认为《儒教与道教》不仅是对资本主义发生学命题的拓展,还潜藏着对中国历史与文明的多种评价,有可能构成某种文明演化的动力学。韦伯认为,中西文明在源头上表现出相当多的相似之处。基于散见于书中各处的相关论述,本文尝试针对近世以来中西异途的现象,提供文化、制度等方面的解释。
何蓉
关键词:马克斯·韦伯
“异域”何以“同天”:《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所见之中日交流机制
2020年
圆仁所录《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呈现出作为佛教徒与作为日本人的两个认同维度。本文以圆仁及其《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所记述的在唐游历与交往过程为中心,从两种认同维度出发,分析作为中日交流直接参与者的圆仁所呈现出的信仰世界与当时的社会情态,从而体会以宗教为媒介的中日交流机制之运行与影响。
何莹何蓉
关键词: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
韦伯来到中国(1920-2020):百年学术历程中的当代知识人重建
2022年
20世纪80年代起,中文学术界出现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韦伯热”,即马克斯•韦伯(1864-1920)成为人文社会科学诸领域乃至更广泛的公共阅读领域的一个焦点,韦伯著作受到社会学及相邻学科的广泛关注,并不时弓I发公共话题。苏国勋先生很早就关注到世界范围内的“韦伯热”现象,指出这一学术发展潮流首先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激发了20世纪60年代联邦德国的“韦伯复兴”,此后,西方学界的韦伯热潮开始东渐。这样看来,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韦伯热”并非孤例,进而产生的一个问题是,各个国家与地区的学术背景不尽一致,发展阶段亦有参差,为什么均产生了韦伯研究的热潮?
何蓉
关键词:相邻学科学术历程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背景西方学界
中国历史上的“均”与社会正义观被引量:10
2014年
本文从基本意涵、多种应用及语境等方面入手,追溯了中国历史文献中的"均"字所体现出的制度设计、社会思想的历史演变及影响,例如,以"井地之均"所体现的土地制度与社会建设理想,以"均输"所体现出来的分担、摊派的做法,以"均贫富"所体现出来的财富平均分配要求,等等。基于此,本文认为,"均"体现着中国历史上的一种独特的社会正义观,其含义是多重的,与近代以来源自西方的平等思想在表面上有相似之处,但在实质内容、前提条件、实现途径等方面则截然不同,同时,其影响的长期性、深刻性和社会动员的潜力也是不容忽视的。
何蓉
关键词:社会正义观
行走之思:作为侨易个案的1904年韦伯美国之行及其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1904年8-11月间,马克斯·韦伯在美国旅行,一方面与学术界进行交流,另一方面亲身考察了美国社会中的移民、教派与族群融合、经济发展与城市化等问题,其足迹东至纽约以北,西至芝加哥,南抵俄克拉荷马。本文对其1904年美国之旅进行梳理,并从侨易学角度,阐明这次旅行成为韦伯个人思想发展、社会学学科史和德美两国学术交流史中的一个重要事件:一方面,韦伯作品中可以见到在美国旅行带给他的冲击与影响;另一方面,韦伯作品在英语学界的广泛传播,反过来对美国学者乃至社会学学科打上了深刻的烙印。理解这一事件有助于探讨侨易过程的特征与机制。
何蓉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