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性肺癌患者生存期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女性肺癌患者生存期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女性肺癌患者123例,收集其年龄、吸烟史、首发症状、病理类型、分期、手术、放疗及治疗过程中是否应用表皮生长因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等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变量Cox回归分析筛选影响患者生存期的因素。结果 123例女性肺癌患者中位年龄64岁,生存期1-271个月,中位生存期13个月。单因素及多变量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是否接受肺癌根治术以及治疗过程中是否接受EGFR-TKI治疗(HR分别为0.488、0.372、0.605,P均〈0.05)与女性肺癌患者生存期有关。结论临床分期、是否接受肺癌根治术及治疗过程中是否使用EGFR-TKI是女性肺癌患者生存期的影响因素。
- 李旭武晓楠丁丽李琳李元明别志欣胡雪晴艾斌
- 关键词:肺肿瘤肺癌根治术生存期
- 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和亚叶酸钙方案治疗70岁及以上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疗效和安全性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对比观察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和亚叶酸钙方案(FOLFOX4)治疗70岁及以上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与70岁以下患者的不良反应和疗效。方法61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其中≥70岁组28例,〈70岁组33例,两组患者均接受FOLFOX4方案化疗,14d为1个周期,治疗期间观察不良反应,3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61例患者均可评价不良反应及疗效。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及神经毒性,≥70岁组腹泻的发生率高于〈70岁组,但主要为1~2度不良反应。≥70岁组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下降的发生率高于〈70岁组(92.8%比78.8%和39.3%比36.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0岁组神经系统毒性发生率为46.5%,〈70岁组为36.4%,均为1~2度,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0岁组患者近期有效率为25%,疾病控制率为71.4%,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为6个月,〈70岁组患者近期有效率24.2%,疾病控制率84.8%,中位TTP7个月,两组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70岁组患者的中位TTP比≥70岁组略长。结论FOLFOX4方案同样适用于≥70岁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其耐受性较好且疗效肯定。
- 丁丽武晓楠程刚
- 关键词: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结直肠肿瘤
- 吉非替尼与厄洛替尼致间质性肺病的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探讨吉非替尼、厄洛替尼致间质性肺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中,检索2004年1月至2016年12月发表的吉非替尼、厄洛替尼致间质性肺病的文献报道,对筛选出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6例患者中,非小细胞肺癌45例,胰腺癌1例。多例患者具有放射性肺炎、肺间质病变、慢性支气管炎病史。吉非替尼剂量250mg·^(d-1),继发问质性肺病24例(52.17%),厄洛替尼剂量150 mg·^(d-1),继发间质性肺病22例(47.83%)。间质性肺病出现于用药后第2~730天,发生在用药1月内的占57.78%。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及发热。胸部X线片或CT可见磨玻璃影、斑片状或网格状阴影。所有患者停止EGFR-TKI治疗。43例患者采用了激素治疗,如地塞米松、甲泼尼龙、泼尼松。积极治疗后,症状改善、CT提示问质渗出吸收24例(52.17%),死亡20例(43.48%),其中1月内死亡的有14例。结论吉非替尼、厄洛替尼致问质性肺病起病急、死亡率高,用药后密切注意呼吸系统症状,必要时行胸部高分辨CT以尽早发现问质性肺病。一旦确诊,应停用EGFR-TKI、使用激素抑制炎症,同时加强抗感染等支持治疗。
- 别志欣丁丽
- 关键词:吉非替尼厄洛替尼间质性肺病
- 比卡鲁胺联合紫杉醇对雄激素受体阳性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比卡鲁胺(BIC)联合化疗药物紫杉醇(PTX)对雄激素受体(AR)阳性的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CCK-8试剂盒观察不同浓度的BIC(0.1、1.0、10.0μmol/L)和PTX(0.1、1.0、10.0、100.0、1 000.0、10 000.0 nmol/L)以单药及不同联合给药方式处理后,对MDA-MB-23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细胞增殖抑制率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法。选取10 nmol/L PTX及10 nmol/L DMSO分别处理MDA-MB-231细胞样品(各3个)72 h,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样品的相关基因表达芯片数据,采用校正t检验筛选出差异基因。结果使用不同浓度的BIC分别处理MDA-MB-231细胞24、48、72 h后,各组MDA-MB-231细胞增殖抑制率在不同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124、8.189、4.139,P=0.037、0.004、0.032)。BIC 10.0μmol/L组MDA-MB-231细胞增殖抑制率在48 h最高,为(12.9±5.5)%。不同浓度的PTX分别处理MDA-MB-231细胞24、48、72 h后,不同浓度组MDA-MB-231细胞增殖抑制率在不同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407、47.432、14.907,P均<0.001)。PTX在48 h时对MDA-MB-231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5 380.0 nmol/L。5 000.0 nmol/L PTX单药或联合不同浓度(0.1、1.0、10.0μmol/L)的BIC同时处理MDA-MB-231细胞48 h后,5 000.0 nmol/L PTX单药处理组与3个实验组中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53.2±2.7)%、(53.2±3.1)%、(51.7±3.4)%、(51.0±2.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831,P=0.492)。采用5 000.0 nmol/L PTX和10.0μmol/L BIC以不同的序贯方式联合给药处理MDA-MB-231细胞(PTX 24 h+BIC 24 h组、BIC 24 h+PTX 24 h组、PTX 48 h+BIC 24 h组、BIC 48 h+PTX 24 h组),并用5 000.0 nmol/L PTX(PTX 48 h组)和10.0μmol/L BIC(BIC 48 h组)单药处理及同时联合给药(PTX 48 h+BIC 48 h组)分别处理MDA-MB-231细胞后,各组间细胞增殖抑制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1.466,P<0.001)。其中,两两比较结果显示,PTX 24 h+BIC 24 h组细胞增殖抑�
- 丁钥许焱丁丽朱小泉张永强
- 关键词:雄激素受体拮抗剂联合药物疗法
- 2020年中国与韩国和日本肝癌发病和死亡的比较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2020年中国肝癌发病、死亡情况,并比较韩国、日本的肝癌负担,为我国进一步完善肝癌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从GLOBOCAN 2020提取中国、韩国及日本的肝癌发病及死亡相关数据,分析并比较不同性别、年龄别肝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差异。结果2020年中国肝癌新发病例410038例,发病率为28.3/10万(男性40.8/10万,女性15.2/10万),世标率18.2/10万。韩国肝癌新发病例14788例,发病率28.8/10万(男性42.6/10万,女性15.1/10万),世标率14.3/10万。日本肝癌新发病例45663例,发病率为36.1/10万(男性48.3/10万,女性24.4/10万),世标率10.4/10万。2020年中国因肝癌死亡病例391152例,病死率27.0/10万(男性38.8/10万,女性14.6/10万),世标率17.2/10万。韩国肝癌死亡病例11158例,病死率21.8/10万(男性31.6/10万,女性11.9/10万),世标率9.9/10万。日本肝癌死亡病例28155例,病死率22.3/10万(男性29.4/10万,女性15.4/10万),世标率4.8/10万。结论我国是肝癌高发地区,相较于东亚邻国韩国和日本,我国肝癌发病及病死年龄更早。应针对不同性别、年龄组以及不同地区,制订相应的肝癌防治策略。
- 李超许焱高婷李琳张永强丁丽
- 关键词:肝肿瘤发病率病死率
- 女性乳腺癌皮肤转移特征及其预后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分析乳腺癌皮肤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影响至皮肤转移时间的相关因素,总结皮肤转移后患者的生存情况。方法筛选2016-01-01-2018-12-31就诊于北京医院的乳腺癌患者,入组经病理确诊且非原发灶直接侵犯的皮肤转移患者,描述这些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根据随访时间及结局事件,描述乳腺癌合并皮肤转移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共入组乳腺癌患者608例,其中女性皮肤转移者26例。平均年龄50.27岁,中位年龄49岁。乳腺癌确诊至皮肤转移中位时间29个月(3~192个月)。结节型皮肤转移患者24例,其中Luminal型17例。原发肿瘤≤5 cm者18例,其中5例在24个月以内发生皮肤转移,原发肿瘤>5 cm者8例,其中6例在24个月以内发生皮肤转移,Fisher精确概率法验证肿瘤大小与皮肤转移时间之间的关系,原发肿瘤>5 cm者早发皮肤转移率更高(P=0.038),同法证明区域淋巴结多发转移者皮肤转移发生率更高,P=0.043。中位随访26.5个月(5~123个月),乳腺癌皮肤转移生存时间>1年者23例,1年生存率为88.46%;生存时间>2年者22例,2年生存率为84.62%。结论原发肿瘤的大小、区域淋巴结转移与皮肤转移时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关系,乳腺癌皮肤转移患者预后相对较好。
- 杨鑫苗丁丽许焱张永强
- 关键词:乳腺癌皮肤转移癌预后生存率
- 羟考酮控释片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85例
- 2009年
- 目的:对羟考酮控释片用于晚期肿瘤合并中重度癌痛患者时的剂量滴定、不良反应、生活质量变化及长期用药的安全性进行临床分析。方法:85例患者应用羟考酮控释片逐步滴定至疼痛评分(NRS)在3以下,记录起始剂量、起效时间、滴定达稳态时间、不良反应及其生活质量情况。结果:82例完成剂量滴定,达到了满意的疼痛缓解。68例患者(82.9%)在60 min内起效,平均起效时间46.3 min。78例(95.1%)患者镇痛持续时间可达12 h。49例(59.8%)患者发生至少1种不良反应。不良反应主要为便秘(49.4%)、恶心呕吐(10.6%)、头晕(5.9%)、排尿困难(4.7%)等,大部分患者经对症治疗可耐受。患者停药后未见成瘾。用药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P<0.01)。结论:羟考酮控释片可单独使用或与其他非阿片类镇痛药合用作为中重度癌痛患者的初始治疗和维持治疗,也可以作为治疗爆发性疼痛的即时给药。羟考酮控释片对各种性质疼痛疗效无明显差别,长期用药安全,不良反应可耐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武晓楠赵贇博丁丽伍建宇张萍程刚
- 关键词:羟考酮控释片中重度癌痛生活质量
- 雄激素受体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乳腺癌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探讨雄激素受体(AR)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及AR的表达与患者复发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9年8月就诊于北京医院乳腺外科及肿瘤内科患者共235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癌组织中AR的表达,并采用χ^2检验比较患者年龄、分子分型、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组织学分级及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Ki67、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表达情况与AR表达的关系;根据患者肿瘤复发转移的情况,通过χ^2检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分析患者无病生存期(DFS)与AR的表达是否相关。结果AR在77.9%的乳腺癌组织中有阳性表达,雌激素受体阳性的患者,AR阳性率高达84%(P<0.05)。年龄≥65岁的患者AR阳性表达率更高88.1%(P<0.05),在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AR阳性表达率更低(51.7%,P<0.05)。中位随访时间35个月(2~120月),共有72例患者出现复发转移,复发转移患者AR阳性率低于未复发的患者(P<0.05),AR阴性的患者有更易复发的趋势(P=0.072)。AR阳性和阴性患者的DFS分别为67月与46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0)。结论AR在77.9%的乳腺癌组织中有阳性表达,AR阴性的乳腺癌患者可能更易出现复发转移。
- 许焱杨鑫苗张永强丁丽
- 关键词:乳腺肿瘤复发肿瘤转移
- 腋窝淋巴结阴性浸润性乳腺癌的分子分型及预后观察
- 2014年
- 目的探讨腋窝淋巴结阴性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分子分型及其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2月至2009年6月间180例腋窝淋巴结阴性浸润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并按照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检测结果将其分为管腔上皮(Luminal)型、基底样(Basal-like)型及HER-2过表达(over-expression)型,观察不同分型乳腺癌在不同年龄、肿瘤大小及分期中的表达及预后情况。结果 180例腋窝淋巴结阴性浸润性乳腺癌患者中,Luminal型、Basal-like型、HER-2过表达型分别占54.4%(98/180)、27.8%(50/180)和17.8%(32/180)。Luminal型、Basal-like型、HER-2过表达型在不同年龄、肿瘤大小及临床分期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asal-like型患者术后36和60个月的转移率分别为14.0%和36.0%,高于Luminal型的3.1%、20.4%及HER-2过表达型的6.3%、2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asal-like型患者术后60个月的死亡率为24.0%,高于Luminal型(10.2%)及HER-2过表达型(15.6%),HER-2过表达型患者术后60个月的死亡率高于Luminal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腋窝淋巴结阴性浸润性乳腺癌的分子分型以Lumina1型最为常见,Basal-like型与HER-2过表达型构成比较低,其中Basal-like型患者预后较差,其次为HER-2过表达型患者。
- 丁丽赵婷婷黄莹莹武晓楠
- 关键词:浸润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分子分型预后
- 哺乳期直肠癌乳腺转移一例被引量:2
- 2015年
- 患者 女性,28岁,于1年半前分娩一女婴,母乳喂养。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大便次数增加,由每天2~3次增加至每天3~4次,伴稀便,偶伴便鲜血。近1个月出现黏液血便,于1周前在当地医院行结肠镜检查示:距肛门5cm直肠后壁不规则形肿物增生,病理活组织检查提示为直肠腺癌。
- 赵婷婷丁丽宋葵赵赟博
- 关键词:直肠肿瘤肿瘤转移哺乳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