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骥

作品数:9 被引量:57H指数:4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电子电信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理学
  • 3篇电子电信
  • 2篇化学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4篇卟啉
  • 3篇酞菁
  • 2篇电导
  • 2篇电导性
  • 2篇电荷
  • 2篇电荷转移
  • 2篇质子
  • 2篇质子化
  • 2篇四苯基
  • 2篇四苯基卟啉
  • 2篇全氟
  • 2篇聚集态
  • 2篇功能材料
  • 2篇光电导性
  • 2篇光电导性能
  • 2篇光电功能材料
  • 2篇光敏性
  • 2篇分子
  • 2篇苯基
  • 2篇苯基卟啉

机构

  • 9篇浙江大学

作者

  • 9篇黄骥
  • 8篇孙景志
  • 8篇汪茫
  • 4篇杨新国
  • 3篇陈红征
  • 2篇宋学良
  • 2篇李寒莹
  • 1篇陈顺国
  • 1篇雷鹰
  • 1篇赵会芳

传媒

  • 4篇高等学校化学...
  • 3篇功能材料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年份

  • 3篇2005
  • 4篇2004
  • 2篇200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三氟乙酸对无金属卟啉-苝酰亚胺分子阵列激发态衰变过程的影响
2004年
用紫外 -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 CF3COOH浓度变化对 CHCl3溶液中 N -[p-5′-( m-1 0′,1 5′,2 0′-三苯基卟啉 )基 ]-N′-正十二烷基 -3 ,4∶ 9,1 0 -四羧基二酰亚胺分子阵列 ( Tr PP-MDPTCDI)的光致激发态衰变机理的影响 ,发现无论激发无金属卟啉还是酰亚胺基元 ,分子阵列均表现出质子化无金属卟啉生色团的特征荧光发射 .对电子结构的分析说明质子化使 [H2 + 2 Tr PP* -MDPTCDI]成为各种激发态中相对稳定的物种 ,因此 ,未质子化前占主导的从卟啉到酰亚胺基元的光致电子转移衰变途径在质子化后受到有效抑制 ,激发卟啉生色团 (λ=43 9nm)直接得到 [H2 + 2 Tr PP* -MDPTCDI],并以辐射衰变方式回到基态 ;激发酰亚胺生色团 ( λ=491 nm)得到的 [H2 + 2 Tr PP-MDPTCDI* ]通过电荷分离态迅速弛豫到 [H2 + 2 Tr PP* -MDPTCDI],并辐射荧光 ,同时伴随少量的从酰亚胺到质子化无金属卟啉生色团的能量转移 .
孙景志杨新国李寒莹黄骥汪茫
关键词:质子化电荷转移激发态
基于外围氟取代有机共轭体系的有序复合光电功能材料被引量:1
2005年
外围氟取代的有机共轭分子在结构和性能上有许多特殊性质,使其可以和非氟取代的对应物之间发生类似氢键的弱相互作用,从而使二者在适当条件下发生有效的有序复合,本文具体分析了分子络合物的形成、二维有序结构的构筑和诱导两种非介晶基元组装成液晶材料的研究事例,展示了一个关于芳香族化合物和全氟取代的芳香族化合物有序复合材料设计的概念。
宋学良黄骥孙景志汪茫
关键词:共轭分子光电功能材料
四苯基卟啉对二苯并咪唑光电导性能的敏化被引量:13
2003年
采用溶剂球磨分散法制备了四苯基卟啉 (H2 TPP) /二苯并咪唑 (Im-PTC)复合光生材料 ,用浸涂法将其制成功能分离型双层光导体 .采用光致释电法对其光电导性能进行测试 ,发现在 5 0 0 nm下 ,由质量分数 5 % H2 TPP/4 0 % Im-PTC复合光生材料制备的光导体的光敏性比单纯 4 0 %的 Im-PTC制备的光导体提高了 3.5倍 ,说明 H2 TPP对 Im-PTC有明显的敏化作用 .进一步研究了该复合材料的电子结构 ,结果表明 ,H2 TPP与 Im -PTC存在分子间的光致电荷转移 ,从而提高了电荷的光生和分离效率 ,增强了光导体的光敏性 .
杨新国孙景志汪茫陈红征黄骥
关键词:四苯基卟啉光电导性能敏化光敏性光致电荷转移
衬底温度对全氟取代酞菁锌固体薄膜微结构的影响被引量:5
2005年
用 UV-Vis光谱、 X射线衍射 (XRD)和原子力显微镜 (AFM)对全氟取代酞菁锌 (F1 6 Pc Zn)在不同温度下的石英衬底上的分子堆砌方式进行了研究 ,F1 6 Pc Zn分子沉积按 3个阶段进行 .首先通过 F-原子与石英衬底的强相互作用形成“card-packing”奠基层 ,进而形成“amorphous accumulation”过渡层 ,最后形成有序的“brick-stacking”结晶层 .三种分子堆砌方式对应的吸收光谱谱峰分别出现在 640 ,670和 81 0 nm附近 . 81 0nm附近吸收峰形状的变化说明衬底温度升高有利于“brick-stacking”堆砌方式的实现 ,AFM观察的结果证实衬底温度升高使结晶微畴增大 .常温下结晶层中分子以单斜点阵平行排列 ,点阵常数 a为 1 .494nm ,在2 5 0~ 3 0 0℃下分子发生位型微调 ,F1 6 Pc Zn分子采取更致密的堆积方式 (a=1 .42 8nm) .
陈顺国孙景志黄骥汪茫
关键词:表面形貌
卟啉类光电功能材料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2
2003年
卟啉及其衍生物是一类具有优良的光电性能的有机半导体材料,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本文对卟啉类光电材料在模拟生物光合作用中心的光致电荷转移和能量转移,有机太阳能电池,分子光电器件,有机电致发光和光存储等领域的研究进展做一简要介绍。
杨新国孙景志汪茫陈红征黄骥
关键词:卟啉有机太阳能电池分子开关有机电致发光光电功能材料
酸碱控制的卟啉-苝酰亚胺分子阵列荧光开关被引量:6
2004年
研究了氯仿溶液中分子阵列 N,N-二 [对 -5′-(间 -1 0′,1 5′,2 0′-三苯基卟啉 )基 -苯基 ]-3 ,4∶ 9,1 0 -四羧基二酰亚胺 ( Tr PP-PTCDI-Tr PP)在不同浓度的三氟乙酸作用下荧光光谱的变化 ,质子化无金属卟啉的光致激发态成为各种激发态中相对稳定的物种 ,因此无论激发无金属卟啉基元 ( λ=43 9nm)还是酰亚胺基元( λ=491 nm) ,分子阵列都表现出质子化无金属卟啉生色团的特征荧光发射 ,酸的引入使激发态下高效率的电荷转移衰变途径被关闭 ,辐射衰变途径被打开 .在溶液中引入三乙胺去质子化使电荷转移衰变途径被打开而辐射衰变途径被关闭 ,因此分子阵列构成了一个通过酸碱控制的荧光开关 .考虑到酸碱中和反应的方便性及分子阵列对不同波段光激发同时敏感的广谱性 ,该分子阵列开关具有特殊优势 .
孙景志杨新国李寒莹黄骥汪茫
关键词:质子化酸碱中和荧光开关
四-(全氟苯基)-卟啉锌与四苯基卟啉锌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循环伏安法对四-(全氟苯基)-卟啉锌和四苯基卟啉锌的电子结构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外围氟取代可以有效提高卟啉锌的氧化电位而不改变其电子跃迁能隙。通过四-(全氟苯基)-卟啉锌和四苯基卟啉锌的吸收性状、透射电镜下的微观形态和X射线衍射图样的对比分析,发现外围氟取代使分子的排列方式、晶体生长模式和晶格类型都明显改变。
宋学良孙景志黄骥赵会芳汪茫
关键词:卟啉电子结构聚集态
芴酮基偶氮/酞菁氧钛复合单层光导体的光电导性能
2004年
芴酮基偶氮(F-Azo)/酞菁氧钛(TiOPc)复合光生材料的光敏性在整个可见光区域有明显的提高.与氯丹蓝偶氮/酞菁氧钛复合体系比较发现,在一定的配比下芴酮基偶氮/酞菁氧钛体系的光导性能明显优于氯丹蓝偶氮/酞菁氧钛复合体系.光致放电研究表明复合光生材料的最佳光敏性出现在比吸收峰能量低的波段,意味着复合体系中的隙间态跃迁对光导有重要贡献;复合体系的表面光电压谱证实了复合体系中存在隙间态,并可能发生电荷转移引起的电子重新布居.X射线光电子能谱数据证明复合体系中发生了从F-Azo到TiOPc分子的、定向的、部分电荷转移.
黄骥孙景志雷鹰陈红征汪茫
关键词:光敏性有机半导体材料
氟取代平面共轭大环分子聚集态结构的研究
氟取代的有机半导体材料在光电性能和固体结构上表现出与未取代的同类材料不同的特征.有机薄膜的生长、结构的演变及其对光电性能的影响对于以异质结为基础的若干有机光电器件十分重要.该论文合成和提纯了三种典型有机半导体材料的氟取代...
黄骥
关键词:酞菁苝酰亚胺卟啉薄膜生长聚集态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